在中国,房子可以降吗?

《在中国,房子可以降吗?》

最近后台有人留言:

允许房价下跌了,这事你怎么看?

都允许房价下降了,你怎么不说?

已经允许房价下降了,你还在说救市

...................

公众号运营的小伙伴第一次和我反馈消息的时候,我没太在意。

毕竟现在的房价不低,能买得起房子的人永远都是少数。

所以我把这些留言当成幻想房价暴跌的情绪宣泄。

没过几天,运营的小伙伴又告诉我:这类留言有增多的趋势。

这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般情况下,某种观点的流言增多时,一定是外部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上网搜了一下,发现确实出现了“允许降房价的新闻“。

大家可以看下我搜到的内容。

我又翻看了这些新闻的来源,情况如下:

两家大型的媒体报道了“允许房价下跌”的观点。

分别是——

8月20日,中国房地产报发表文章《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剧 期待调整优化政策尽快落地》提出降首付、降税费、降房价;

其中,中国房地产报在文章《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剧 期待调整优化政策尽快落地》明确阐明:

应当允许开发商以降价促销的方式展开自救。

8月25日澎湃新闻的自媒体澎湃号再次阐述了降首付、降税费、降房价的观点,同时附议了中国房地产报的观点。

至此之后——

全网多家媒体围绕“官媒定调,允许降房价”进行了展开性的观点阐述。

有部分自媒体加入报道后,直接将观点演绎成“已经允许降房价”。

这就是“允许房价下跌”言论由来的始末。

那么,这种言论已经有多家媒体报道,并且形成了舆论的趋势,是不是就意味着“吹风”、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跌”了呢?

毕竟,珠海5折销售房子刷屏抖音;

毕竟,长春、黄冈、巴中、普洱、铜陵、桐庐、沈阳、中山、太原、四川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以“团购优惠价”的方式突破限价,成为下跌的最好佐证。

面对这种言论和情况,大家有疑惑:

允许降价已经来临了吗?

今天的文章就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01

《唐旧书》有这样一句话: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如果把这两句话具象到房地产这个行业,或许有些偏颇,但比较贴近的理解是:

房价?回看过去20年发生了什么!

搞钱?看看富人是买房还是租房!

既然如此,还是让媒体的过去来回答吧。

来~,先看一份报纸!

这是1989年2月20日《市场报》的一篇文章。

对于《市场报》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我把《市场报》的受众群体是谁,用图片的形式发出来大家看吧。

在《市场报》的图片中,有这样一段话:

今年1月,上海住宅市场年初出售11000多套住房,成交不到1/10,栋栋楼房无人买,几十平米新住宅空空荡荡。

原因是价格昂贵,平方米最高价格已达2300元,令人咋舌

北京最近提供2万多平米住房,每平方米为1600元——1900元。

若购买两居室,少说也要6万多元。

一名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节衣缩食,每个月存储50元,已经是最高极限,需要100年才能买上两居室。

读完这三段文字,你感受到什么,再看看大标题那20个字:房价猛涨 百姓望楼兴叹 势在必行 国家正拟法规

再回看这份报纸,你是什么感觉?

悔不当初?望房兴叹?无力哀叹?.............

通过这张34年前的报纸,我想告诉大家:

媒体观点,什么都不代表。

很多时候很多媒体的文章,即不代表专业,也不代表决策,更不代表趋势,只是基于“群情”的一种呼应。


02

文章看到这里,有些伙伴肯定不认同,会指着下面这段文字说“这是呼应吗,这明明就是事实”

——长春、黄冈、巴中、普洱、铜陵、桐庐、沈阳、中山、太原、四川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10个地区以“团购优惠价”的方式突破限价;

——珠海5折销售房子,刷爆媒体;

那么,这些情况到底是不是事实,分两个纬度说说。

第一个维度——

我让爬虫公司爬遍全网,也没有找到10个地区突破限价的新闻来源。

只发现这样一个情况——

10个地区团购突破限价的新闻并不是2023年8月份发生的事情,而是一年前的2022年7月份某个不知名自媒体的报道的内容。

然后这条信息就在今年“允许降价”的文章中再次被引用。

也就是说——

没有任何公开、可信的出处,拿着1年前的新闻来说事

第二个维度,大家要记住:

突破了“限跌令”还是突破了“备案价”根本就是两回事。

限跌令是在2021年楼市下跌行情刚刚开启的时候,21个城市出台的“愚蠢”政策,出台没有几个月就名存实亡了。

而备案价是项目向地方城市住建局申报的销售价格,本身具有很大弹性。

例如,

珠海5折销售房子,就属于“备案价”弹性范围内的调整。

珠海的备案价,也就是购房者理解的销售价格每三个月调整一次,

涨跌皆可。

开发商在备案价调整的基础上,最大的降价授权就是85折。

那么,珠海降价楼盘“某某楼盘”最开始销售价格是多少呢?

——2021年最初的备案均价26889.95元/㎡,后下调至20804.33元/㎡。

——2023年8月三期D栋备案均价为18967.07元/㎡。

开发商的销售价格是备案均价为18967.07元/㎡X8.5折=16121元/㎡

将2023年8月分备案价格16121元/㎡与2021年最初的备案价格26889元/㎡相比,销售价格等于打了6折。

所以,网上所说的5折销售过于夸张~

针对这种情况,我也联系了珠海的朋友,从房子价格角度看,确实从2021年开始下跌,但也没有网上疯传的那么夸张。

因为——

项目进行了价格调差。

也就是开发商拿出了一部分低楼层房源做特价房,拉低整体均价。

一方面吸引低价客户,另一方面又以“五折销售”让全网媒体替他们免费打广告。

不仅如此,这个项目的开发商还启动了高佣转介,目前借着热度中介都在猛推。

从价格角度看,确实是下降了,大概在6折到7折。


03

允许房子下降吗?

肯定允许。

无论是深圳的二手房参考价、还是珠海的三个月备案价调整机制,都是同意降价的一种表现啊!

也就是说,这事早就存在。

可怎么就变成“此时此刻,允许降价”的热点新闻呢?

再说,房子下降有什么可怕吗?说得好像很难下跌一样?

大家把时间拉回过去,2007年下半年、2014年下半年房子都降了啊。

——2008年,深圳房价由1万降至7000元/㎡,部分着急出货的二手房业主把价格降至5000元/㎡-6000元/㎡;

——2014年下跌更夸张,70个大中城市有66个城市环比下跌。

在中国从不存在“是否允许降”的情况,因为下跌行情,每轮楼市周期都会出现。

再说——

从购房者的角度看,每一轮下跌都是进场的好时机;

比如我,

我希望房子永远都处于跌跌涨涨的状态,因为只要发生“涨跌”才会有预期博弈,才会有钱赚。

关于房子,问题的关键从来都不是“是否允许下跌”,而是下跌多少?下跌多久?

而你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踩准节奏、踩准城市、踩准区域........

如果你想搞钱,你想踩准节奏就不要听风就是雨,被一些错误言论和信号带歪!

记住我今天说的:

未来的行情,一定是牛短熊长的行情,大部分城市会阴跌,一旦暴力拉升上涨就是调控再次降临的时候。

而我们要博弈的,永远都是“熊牛交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巴中   普洱   桐庐   雅安   黄冈   铜陵   房子   珠海   中国   开发商   房价   观点   情况   媒体   价格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