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话食疗:处暑节气建议这么吃→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在古籍中对“处暑”的解释就有:“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天气逐渐转凉,但秋老虎的余热还没有退,温差变大,早晚会比较凉、中午依旧闷热。所以处暑并不是意味着“出暑”,此时暑湿余热未消,人还是比较容易乏力、困倦的,仍需解暑化湿,但由于秋燥悄悄生成,所以也要补充水分。

处暑节气怎么吃?吃什么?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张健医生推荐了几款适用不同症状的食疗“菜单”:

处暑节气的慢支咳嗽多为痰浊壅肺或肺阴亏虚导致,可选用萝卜、茨菇、生梨、扁豆、生姜、百合、白木耳等。

多汗、神疲乏力患者多为气阴亏损,湿浊交阻,可用西洋参、绿豆、生姜、藿香、佩兰、扁豆、西瓜翠衣等。

秋燥容易伤阴,适合阴(血)虚的食品有红枣、龙眼、各种动物肝类、血制类品、猪牛肉、葡萄、桃、百合、胡萝卜、枸杞子、山药、黑大豆、桑椹、扁豆、猕猴桃、核桃、海松子、淡菜、苹果、梨、香蕉等。

食疗即以食品的属性及功能,来辅助治疗疾病或调理身体的一种疗法,中药的最初来源于食品,故中医有“食药同源”之说。张健医生强调,一般无特殊情况下不要刻意强求食疗,因人体有自我调节功能,每当人体出现阴阳气血失调时,就会产生对某种食品的渴望,通过该食品的摄入,进行自我调节,使阴阳气血得到相对平衡。故日常生活中食谱宜广,荤素搭配,不宜过于抑制阶段性对某些食品的渴望。如有特殊情况,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相应的食疗方案。

此外,食疗应根据节气及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切忌一成不变,故中医云“病有常变,医无常方”也。由于各人体质的不同,食疗时还必须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选用与其体质相应的食疗。

“说到食疗就免不了‘忌口’与‘发’的问题。当生病时,吃了某些食品可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或加重疾病发展,这类食物应忌食,故称之‘忌口’,反之有利于机体康复以及某些药物的有效发挥的,就是‘食疗’。”张健医生科普道,一般情况下,不提倡无科学依据的“忌口”,这样只会导致营养失调,不利于身体健康。食品中是否存在“发”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惑人们。“发”是某食品让某个体产生的过敏,这是因人而异的特殊现象,故在日常食疗中不宜过度解读。

记者:杨宜修

编辑:陈思宜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处暑   节气   食疗   扁豆   余热   生姜   气血   阴阳   中医   医生   建议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