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局180度变化,泽连斯基和拜登爆发内讧,轮到俄军高歌猛进

在6月初真正开始反攻前,无论北约还是乌克兰,都已考虑过各种情况。包括顺利还是不顺利?什么地方可能会遇到阻碍?俄军会采取哪些对策?毕竟军人的职业就是战争,所有可能性就必须考虑到。

不过像今天这样,几乎把所有的乌军筹码都压上,打了快三个月,竟然一个像样的目标都没能实现,这应该是乌克兰和北约的将军们都没想到的。

(乌军的火力比起俄军还是不足)

当然,乌克兰和北约的参谋们究竟制定了什么样的作战计划,战役战术目标是什么,准备付出多少代价夺取多少土地,这些具体内容外界无从知晓。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既然乌军发起了反攻,就说明双方对既定作战计划有信心,至少是认同的,否则别说春季攻势拖到夏天,就是拖到明年夏天都正常。现在,随着反攻越来越看不到希望,乌克兰与北约之间,也开始互生间隙、互相埋怨起来。

日前《纽约时报》刊文转述了一些北约军方专家的看法,表示反攻焦灼的不利状况,都是由于乌军总参谋部指挥无能。代表高层意见的这些北约专家,倒是也没有空谈,指责过后给出了解决方案,认为很大原因是乌军部署过于分散,应该集中力量主攻梅利托波尔方向,切断俄军通往克里米亚的唯一陆上通道。

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当前俄乌冲突局势发生180度变化,乌克兰军队的猛烈攻势已经成为强弩之末,《纽约时报》的文章实际上代表了拜登政府的强硬态度,显示拜登团队对当前俄乌战场局势表达强烈不满,泽连斯基当局则暗示美方军援不能到位,造成反攻仓促上马最终寡不敌众,总之双方就反攻失败的原因相互指责,甚至逐渐出现内讧迹象。

(乌军在库普扬斯克有可能被合围)

实际上,《纽约时报》提出的问题其实我们以前也谈过。乌军虽然把指向梅利托波尔和别尔江斯克的库班作为主攻方向,也确实调集了重兵连续猛攻,但在其他战场也没少投入军队,甚至不乏精锐力量。从北到南,乌军在摇摇欲坠的库普扬斯克方向部署了第14、41、67、115机步旅和95空突旅,还有一个民间武装“海怪团”,总兵力两万多。随着俄军持续推进,乌军这几支部队近期损失不小,预计也就万余人还有战斗力。

(“海怪团”与亚速营类似,属于极端民族分子组成的志愿者部队)

斯瓦托以西,由于俄罗斯西部军区舍得下血本,乌军不得不跟着下注,先后调集了第32、43两个机步旅,第1总统旅、25空降旅、103旅等部队,总兵力也有两三万,防的就是俄军尖刀近坦4师突然西进,截断乌军战线;克里米纳附近,乌军第44、63两个机步旅,还有58摩步旅、81空降旅也就一两万兵力,需要面对俄军第74近卫摩步旅、 98空降师和76空突师等多支俄军精锐部队。

(博罗瓦是乌军最紧张的方向)

苏勒达尔方向,乌军在这里的部队更多,包括第10旅、第54、56和93机步旅,第43、45炮兵旅等等。但对面的俄军却不多,只有第200摩步旅和106空降师;巴赫穆特方向,这里是进攻重点,乌军部署的第3亚速突击旅,都是狂热民族主义分子,还有第28、57机步旅,17坦克旅和40炮兵旅等部队,兵力三四万;至于顿涅茨克方向,这段时间反而平静下来,阿夫迪夫卡、马林卡等地战事有限,大概是因为双方都把能用的部队全调走了。

(乌克兰在北东南三线,都集结了重兵)

扎波罗热是另一个反攻重点,乌军在大诺沃西尔卡集中了第23、31机步旅,36、37海步旅,第4坦克旅、第55炮兵旅、第80空突旅等主力部队,主要是与俄军反复“拉锯”;再往西的罗博季涅,乌军集中了真正的精锐,包括第71猎兵旅、第46和82空突旅,以及116、118机步旅等等,具体数目不详,但也不会低于两三万人。

(乌军集中重兵,俄军下的注也不低)

这个部署方案,导致北约认为最应该集中力量的扎波罗热地区,乌军兵力反而并不太多,虽然都是能打的精锐主力,但也只占到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远远达不到北约专家认为应该有的数量,也确实很难称得上是主力。对于巴赫穆特,北约则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动用那么多军队。

(重新收复巴赫穆特这个目标,已经较难完成)

对于北约专家这些想法,泽连斯基政府并不买账,因为确实有些纸上谈兵了。这些专家并没考虑到,整个东部战区有多少万俄军虎视眈眈?是20多万。一旦乌军从其他战线多撤掉一些兵力,俄军随时都可能利用这些弱点快速突破,届时乌克兰防线将全线快速崩溃,死得很惨。乌军只能靠主动进攻,确保不被突破。乌克兰政府并非不懂优势兵力的作用,只是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坐在后方的北约,或许觉得为了反攻胜利值得冒险。但那些以命相搏苦战一年多的乌军,真原意冒全军覆没、死伤百万的风险,走这步险棋吗?

(乌克兰女兵也已走上前线)

乌军并非不知道反攻焦灼的症结在哪里,只是没得选。乌克兰现在征兵十几轮,兵力捉襟见肘,老人小孩都上战场也满足不了兵力所需,眼下靠不断进攻拖住俄军是唯一的办法。即便如此,北线已经有了崩溃的兆头,库普扬斯克守不住,哈尔科夫和伊久姆也就危险了。

(北线乌军兵力不占优,而且已经有崩盘的危险)

另外一个让北约不满的事情,是北约指挥部明确要求乌军不要使用小分队分散进攻,这些小规模进攻完全是“添油”,是给俄军刷战绩。但乌军为了维持攻势,至今还在这么干,无疑让北约的军官和专家们觉得,乌军这是故意的,就是打算打打停停,走几步歇口气,要求北约送更多的援助来,这岂不是把北约当肥羊地宰吗?

可是北约对此有办法吗?怕是也没有,而且每拖一天,乌军失败的可能就多一分。这不是北约给什么装备,乌军换什么战术决定的,也不是乌克兰政府和西方集团谁对谁错的问题,根子在“国力”差距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俄军   波尔   北约   巴赫   波罗   乌克兰   高歌猛进   重兵   内讧   炮兵   战局   纽约时报   精锐   兵力   攻势   部队   方向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