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污染水或240天到达中国沿岸海域,专家:将影响远洋捕捞产业,要加强对海水水质检测

北京时间12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自2011年海啸引发地震,使得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已过去12年。事发之后,为冷却核反应堆,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持续注水为反应堆降温,加上地下水和雨水渗入,形成大量核污染水。

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图/法国24新闻台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团队从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角度,分别建立了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模型,并实现了福岛核污水排放计划的长期模拟。

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污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

广西海洋研究院经济所高级工程师吴尔江对九派新闻表示,这会影响我国海产贸易,海洋生物可能吸收核放射性元素,直接影响鱼类生长环境,民众对此也会很敏感,不敢去买这些海产品,造成远洋捕捞行业的损失。

日本政府推进核污染水排海,日本国内渔业团体、太平洋沿岸地区、南太平洋岛国和国际社会对此强烈反对和质疑。

核污染水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处理技术。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影响人类健康。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毛亮表示,“核辐射暴露分为内暴露跟外暴露,氚释放的是β射线,氚水排放到海洋里,藻会利用氚水把它合成蛋白有机物,藻又是虾和鱼的食物,它就会被鱼和虾吃掉,成为鱼和虾体内的蛋白。那么在我们食用鱼和虾的过程中,就可能把在蛋白中的氚就引到体内,它就成为了身体的一个部分,这就会发生长期的内暴露,势必会影响到健康。”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也引起中国消费者对日本进口产品安全的担忧。

吴尔江建议,国内的检测机构,要加强对沿海海水水质的检测,及时向公众公布检测结果;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如果接触了核污染产品,要如何处理;相关部门做好应急预案,如果出现不好的情况,要及时处理。

九派新闻记者 李曾卓

编辑 任卓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南京大学   核素   太平洋   核电站   放射性   日本   远洋   海域   水质   中国   污水   海水   民众   研究院   蛋白   体内   水中   对此   海洋   来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