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退休定居美国,78岁回国住养老院,却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星宫

编辑|威猛舒克

前言

靠着演红军出名,一退休就跑到了美国?

当年一部《红色娘子军》让祝希娟火遍全国,曾是周总理的舞伴,到了迟暮之年却想落叶归根,最终落得无人赡养只能住进养老院的境地......

有人说她是在家挣钱,出国消费。她在国外这么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她在晚年的时候,经历波折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

回国

祝希娟今年78岁了,她在2016年离开了美国洛杉矶,返回了中国。当她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时,却感到了一丝久违的熟悉感,只是她没想到自己的归来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第二天,祝希娟被送进一家高档疗养院,关于她回国的事情,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在国内传播开来。

第三天,一时间,国内群情激愤。他们认为她不能适应美国的生活,所以决定返回美国退休,并认为她在中国领取养老金,这不也是她作为一个外国人应该做的。

祝希娟曾经遭受一些人的嘲笑,被称为"现世报",因为她曾经离开祖国前往美国,如今却被子女遗弃,只能独自返回国内并住在养老院

然而,具体情况只有祝希娟自己和亲近的人才最清楚。

那么,事实又是如何?

艺术之初

谢晋导演是一位文艺工作者,他深刻意识到在1958年全国上下都在努力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作为一名艺术家,他也应该在艺术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他决定将电影《红色娘子军》打造得尽善尽美。

经历了一番曲折之后,电影《红色娘子军》已经准备就绪,唯独缺少了女主角琼花的扮演者。谢晋导演面临着一个难题,尽管有许多知名女演员渴望出演琼花,但在试镜过程中,却没有人能完美地演绎出谢晋心中对琼花的理想形象。

正当谢晋感到无奈之际,上海戏剧学院的校长向他提出了指导演出的建议。谢晋原本打算拒绝,但校长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想法:“也许在学生中有你一直在寻找的‘琼花’。”正好在校园里进行排练的祝希娟引起了谢晋的注意。

谢晋导演在学生的彩排中立刻注意到了祝希娟,她眼中的坚定和愤怒与“琼花”的形象非常贴切。于是,谢晋当场做出了决定,确定祝希娟将扮演女主角“琼花”。

祝希娟毫无疑问是个幸运的人,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懈怠,相反,导演对她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这也给了她很大的压力。

尽管在14岁时,祝希娟就曾在电影中扮演配角,并且在上海戏剧学院勤奋学习,受到了戏曲大师梅兰芳和导演黄佐临等杰出艺术家的教导,但她明白仅凭演技和专业知识所形塑出的角色形象是空洞的,缺乏灵魂,远远无法满足导演的要求。

要让角色形象真正立体生动,她必须全情投入到娘子军当时的生活环境中去。

为了更好地了解琼花团的本来面目,祝希娟特意与他们的队长冯增敏进行了一次访谈,听她介绍了自己在团的作战经历。接下来,祝希娟还去看望了几个退伍军人,了解了一下女性军人的真实生活。

她常常穿戴老红军的作战服装,在酷热的夏天脚踏草鞋手持枪支,绑腿负重艰难前行,以更好地感受娘子军老战士们的经历。这样的努力让她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海南岛酷热夏日的景象之中。

经过日复一日的艰苦努力,她以最佳状态成功地诠释了女主角琼花从奴隶到共产主义战士的成长历程。

1961年,《红色娘子军》一经发行,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祝希娟凭借吴琼花这个角色,在24岁的时候,获得了百花最佳女主角的殊荣。在颁奖仪式上,郭沫若亲手给她配了一副精美的字画。

其中写道:“破旧的笼子中经历生死,海南岛上到处吹着东风,流淌的血液滋养着英勇者,一朵琼花异常鲜红。”

这首四句七言律诗表达了吴琼花一生的艰辛奋斗,同时也赞扬了祝希娟精彩的演绎,让这个经典形象在众人面前得以展现。

令人惊讶的是,在百花奖颁奖典礼现场竟然有周总理的身影。晚会上,周总理亲切地邀请祝希娟与他共舞,成为众人羡慕的焦点。

事业进步

希娟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资源找上门来。然而,她没有过度消费自己的成功,而是决定在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深造

在希娟看来,在这个圈子里,唯一需要的就是一个人的实力。毕业后,她在舞台上表演了《无事生非》、《刘胡兰》等,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但希娟始终认为,她的理想不只是在银幕上大放异彩,更希望能为祖国做点什么。她自幼生长于书香门第,却是家中的特例。相比于父母兄妹的温和,希娟更多的是一种“假小子”的气质,和气质没有任何关系,更多的是一种豪迈。

希娟从小就对表演充满了热情和野心,因此,她不断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最终,她被录取到了梦想中的上海戏剧学院。

在大学里,希娟结识了美术教师侯烽民,希娟对他颇有好感。但那时的师徒关系的爱还未为社会所认可,所以希娟与侯烽民很久未在一起。

大学毕业后,希娟成功进入娱乐圈发展,而侯烽民则实现了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画家的梦想。他们不再受制于师生关系的束缚,可以在光明正大的情况下在一起。

很快,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希娟成为了一个贤妻良母类型的女人,婚后她相继为丈夫生下了一儿一女,众人都羡慕他们幸福的生活。

然而,希娟因为幸福的生活而忘记了自己的梦想。在孩子出生后,她决定重新捡起自己的事业。希娟希望为祖国做出贡献,她相信祖国一定会需要她的才能

在拍完《再见了,巴黎》之后,希娟常常问自己一个问题,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作为一个演员,竞争激烈,每年都有无数新人涌入。希娟认识到,她已日渐老去,而中国的电影产业,亦应不断更新,给予年轻一代更多的机会。

希娟正为自己的前途而发愁,一场意想不到的活动却让她重新燃起希望。她去了意大利,因为她是中国电影的代表。在那儿,她认识到了意大利电影工业的发达程度,并坚信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将会跟上。

后来,深圳成立了经济特区,深圳也迎来了大批人才的涌入。希娟意识到她不应该仅局限在表演上,所以不久便带着儿子离开,去了深圳发展。

她在深圳已有数十年的时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曾获得过无数的荣誉和成功。不过,到了六十多岁的退休年龄,希娟却有了另一个主意。于是,她带着自己的孩子,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要搬到美国去住,于是,她便带着自己的孩子,从深圳出发。

去往美国

很多人都不理解希娟的做法,觉得她在华夏赚了那么多钱,却跑到国外去了。但是,希娟并不在乎,她还是毅然决然的去了美国。

希娟一到美国,就没有停止自己的发展,而是在美国开了一家公司。她的宗旨是推动中美两国的交流和合作,并为中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从以往拍摄经验来看,希娟发现不少中国人都有“崇洋”心态,尤其《北京人在纽约》大受欢迎之后,更有不少人选择去国外。她觉得人云亦云很糟糕,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美国不是电视里演的那样,是一个完美的国家。

因此,她决定和洛杉矶合作拍摄一部作品,展示华裔在美国的日常生活,告诉大家美国并非天堂,也并非如表面所看到的那么美好。

随后,希娟意识到不能仅仅接受外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同样需要传播因此,在退休后,她决定在美国创业,致力于在国际舞台上推广中国文化。

在创业的过程中,祝希娟与当地导演合作,共同制作了一部名为《百老汇100号》的电影。该电影以真实的华人生活在美国为主题,旨在向国人介绍美国的文化和生活,并向西方传播最真实的华人形象

在她留美的日子里,祝希娟努力学习先进的影视知识,致力于实现她在国内建设影视事业的梦想。

然而,离开故土已经几十年,尽管如何努力,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深植着“落叶归根”的执念。每个晚上,她几乎都会思念着故土的山水风景和美味佳肴。

在2016年,终于到了祝希娟下定决心放弃美国的事业、不顾儿女劝阻回乡的时刻。

尽管她的回国引起了广泛争议,但祝希娟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努力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除了和养老院的朋友外出旅行,她还经常返回剧组参与拍摄工作,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成功。

2018年,祝希娟获得了百花终身成就奖,这是对她一生努力的最佳认可。在百花奖颁奖台上,祝希娟激动地说道:“我是新中国最早培养出来的电影演员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加入少先队的成员。我由衷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她对党和人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结语

祝希娟将《红色娘子军》中的“永远向前进”视为铭记于心、一生践行的信条

祝希娟经历了一生的辛劳奔波,回到家乡是理所应当的。我们真诚地希望她身体健康,能够在她热爱的演绎事业中继续取得辉煌成就!

我们的祖国永远是我们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养老院   百花奖   美国   百花   娘子军   深圳   中国   艺术家   祖国   导演   形象   努力   事业   梦想   红色娘子军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