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瞒着妻子,拿亲生儿子试药,用一颗糖丸拯救了数千万中国孩子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麒阁史观

编辑/麒阁史观

在他生前,曾经拯救了数万万家庭于水火之中,多少家庭因为他而幸免于难!正如他的名字里的“方舟”一样,给亿万名中国人带来一艘“诺亚方舟”让未来的中国栋梁们迎来曙光,这其中究竟会是怎么一个伟大的故事?

一场可怕的浩劫

1955年的冬天,南通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小儿麻痹症,这场疾病给城市带来了极大的伤痛。一时间,整座城市都陷入了末日般的恐慌。

当时,南通市有1680多名儿童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死亡率更是高达28%。更令人揪心的是,即便孩子存活下来,也有接近70%的概率终生残疾。这一现象如同晴天霹雳一样,困扰着南通人民。

说起这场灾难,很多经历过的人或许早已不在人间了,那正是我国建国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传染病—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感染的患者大多都是儿童,初期感染时孩子会出现发烧,食欲不振等现象。时间长了会导致四肢酸痛,全身无力。

面对孩子的病情,父母各个都焦急万分,为了让孩子有一线生机,于是他们便背着竹篓将孩子放在里面。辗转全国各地为孩子治病,有的家庭为了给孩子治病,不仅倾家荡产而且还欠下一屁股债,但最终还是没有挽救孩子的生命。

国外已经研究出来针对小儿麻痹症的疫苗,可由于种种原因,疫苗始终没有进入中国。然而就在关键时刻,刚从苏联留学回来的顾方舟站了出来,毫不犹豫的承担起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那个时候的顾方舟虽然只有三十岁,但他已经下定决心,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从小顾方舟对传染病就有着深刻的印象。

立志报国

顾方舟出生于1926年,他的家庭是当地的一个富商家庭,在顾方舟四岁的时候,父亲染上了黑热病,这种病在14世纪的欧洲曾导致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而他的父亲没能扛过黑热病,年仅33岁就去世了。

父亲的去世,使得年幼的顾方舟第一次感受到传染病的痛苦。也正是如此,让他从小就坚定了学医的决心。1944年时顾方舟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北大学医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国家的革命事业。

在战乱的年代,我国新生婴儿的死亡率高达17%到20%,农村成年人的寿命平均不到五十岁。由于当时缺乏卫生意识加上连年的战争,导致了数以万计的百姓因患上传染病而死亡。

当得知这一情况后,顾方舟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他决定在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向其他同学一样成为一名医生,而是从事国家的公共卫生事业,在传染病方面进行研究。他在研究所内工作突出,对国家的病毒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因为顾方舟明白,中国缺外科医生,但目前最缺的还是公共卫生的医生,在当时公共医生十分的稀缺,有了这个想法后,顾方舟便投身到公共卫生事业上。

如果当年顾方舟选择做一名外科医生,他的事业肯定是顺风顺水,但这样的话,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则会少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所以说选择很重要,这决定了一个人可以达到的人生高度。

1949年,顾方舟来到了大连卫生研究院里,专注于当时最普遍的疾病—痢疾。虽然现如今痢疾已经不是什么大病,但在当时痢疾的死亡率非常高。顾方舟每天都会接到大量患有痢疾的病人,他总是细心的帮助病人调理身体,给病人开药,受到了患者们的普遍尊重。

1951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了,顾方舟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将新生产制造的几箱痢疾噬菌体运往鸭绿江边的丹东市,因为痢疾在丹东志愿军后方医院的伤员中流行,年仅25岁的顾方舟奔赴前线去控制传染疾病。

当顾方舟看到战士们在冰天雪地吃冻土豆、喝雪水,令他记忆深刻。多年后顾方舟曾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这样说道:“原本我以为,因为生活条件的限制,才会迫不得已患上痢疾。可到了战场后才发现,他们本可以不用患病的”

我们的战士为了打倒敌人,早已将自身的安危抛在脑后。这样不顾一切的精神令他感动,也让他下定决心:“不仅要救治战士,更要使千千万万的人免受疾病的痛苦。”

在丹东执行任务不到一个月,顾方舟就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当时上级发布了一份为“顾方舟速回”的电报将其紧急召回大连环境卫生研究所内,当他回来后,上级告诉他:组织要求你去苏联,顾方舟得知后,接下了这个命令。

1951年时,仅仅结婚7天的顾方舟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留苏的学生,他被派到苏联的医学科学院进行病毒方面的研究学习。在顾方舟临行前,周总理特意勉励他们这一批留学生,并留下了激励他们一生的16字: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努力学习、为国增光。

来到苏联后,顾方舟更是跟随苏联的著名脑壳病毒专家列科维奇教授学习,不过当时的他不会俄语,与人交流变得十分困难,为了尽快的学会俄语,顾方舟会争分夺秒的学习。在经过大半年的积累后,他基本上能够听懂俄语了。

在苏联留学的四年时间里,顾方舟并没有时间回国,每天都在努力学习知识。日常生活中也是用信件和妻子交流,毕业时他以优异论文《乙型脑炎的免疫机理和发病机理》,从而获得了苏联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的医学副博士学位。

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苏联医学院的副博士学位,更是得到了教授们的认可。顾方舟在苏联留学的四年时间,也为中国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之后顾方舟回到了祖国,然而当他回到祖国后,就前往北京传染病研究所研究。

有一次,顾方舟和团队来到上海,发现上海的很多医院里,都是大人和孩子看病的身影,还有不少的家长背着自己的孩子来看病。如此惨状令顾方舟心痛不已。

当时为了控制疫情,我国特意请来了苏联的病毒专家克索洛夫,当苏联专家刚到中国后,就要求顾方舟来帮助自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顾方舟临危受命,立即投身到了病毒的研究工作,当务之急就是研制一款能够抵御治疗小儿麻痹的疫苗。

用一岁的儿子做实验

顾方舟在云南昆明建造了一座山洞,并在山洞中搭建了一个疫苗生产基地,但由于缺少设计资料、物资,因此实验一度十分难以进行。在那个时候,美国已经生产出来了脊髓灰质炎疫苗,不过由于价格昂贵,性能十分不稳定。

因此美国并没有将疫苗大批次的生产,而有关该疫苗的临床实验也是少之又少。为了能够更好的研究出疫苗,顾方舟用自己从苏联带来了疫苗样本为基础,开始没日没夜的进行研究。早一秒研究出疫苗,就能多救一个孩子的命。

为了测试疫苗的是否对人体有是否具有副作用,顾方舟多次以身试药,直到实验到疫苗对自己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为止,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摆在了顾方舟的面前,自己毕竟是成年人,抗药物副作用力要比儿童更强,尽管在自己身上已经实验过了,并不能代表疫苗对儿童能使用。

但到哪里找一个活生生的孩子来做试药呢?家长更不会将自己的孩子来做试药,顾方舟有了一个胆大的决定,那就是拿自己不满一岁的孩子来做试药,为此他瞒着妻子对自己不满一岁的孩子进行实验,顾方舟拿着一瓶脊髓灰质炎液体疫苗灌进了正在熟睡的儿子口中。

此时的顾方舟心理非常的紧张,一旦孩子发生异常现象,那么极有可能祸害他的一生,到那时顾方舟就无法和妻子交代。不过幸运的是,孩子并没有出现任何的情况,还像往常一样乖巧可爱。

此时的顾方舟喜极而泣,因为他的疫苗成功了。数万个孩子有救了!之后妻子知道了顾方舟拿儿子试服疫苗的事,不过妻子不仅没有责改,反而表示理解。顾方舟的同事得知此事后,被他的行为所折服,于是纷纷拿着疫苗溶液给自己的孩子服用。

最终结果表明,这些服用过疫苗的孩子,身体状况没有出现任何的异常。随后顾方舟和团队又将疫苗注射到了200多个孩子的身上,疫苗的安全也再一次得到验证。很快就被批量生产了。

然而有一个问题却摆在了顾方舟的面前,那就是孩子都不愿意服用疫苗。因为小孩普遍不接受味道不好的东西。

糖丸的发明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顾方舟买来牛奶、黄油、奶粉、糖,做成了糖粉,他将药材粉末和糖粉融合在一起制作成了丸子的形状。这种小球形状的药物被称为“糖丸”,因其美味香甜,容易服用的特点,被广泛接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糖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小儿麻痹症上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且普及到了各个地区的城市和农村,正是有顾方舟发明的糖丸,才使得中国孩子患小儿麻痹症的概率大幅降低。

到了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经核实后宣布,中国本土的小儿麻痹症已经被完全隔离,并宣布成为了无脊灰的国家。此时的顾方舟已经年满74岁了。历经四十年的努力后,总算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在顾方舟一生中,一共发明了67个中药制剂以及9种化学药品,为中国民族的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贡献被人们铭记于心并给予了他“糖丸爷爷”的美誉。遗憾的是,在2019年,92岁的顾老医治无效去世。

虽然顾方舟老人离开了我们,但他研制的糖丸将永远活在千千万万中国人心中,成为他无私奉献的符号。没有他的毕生努力,就没有今天健康快乐的中国孩子。感谢伟大的科学家顾方舟,感谢他给予我们生命的糖丸。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试药   中国   方舟   俄语   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症   妻子   苏联   孩子   痢疾   疫苗   传染病   儿子   病毒   家庭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