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害15万人!比恒大、碧桂园暴雷更惊人,官媒:谁的墓志铭?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玉莹沙

编辑|玉莹沙

近日来,中国市场风云突变,前方战场恒大、碧桂园集团遭遇暴雷,后脚一篇来自于著名财经媒体的标题为《中植系暴雷,谁的墓志铭》的文章便在网络疯传。

文章的大概内容为,一段聊天记录爆出中植系暴雷导致中融信托的产品不兑付,这一猛料还牵扯进了其他三家央企控股的信托公司。

那么中植系的暴雷会对金融市场市场造成怎样的动荡,对于我国的产业发展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中植系到底是怎样的企业?

中植系是指由解直锟直接控制的数十家金融平台和上市公司的总称,全称是中植企业集团。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解直锟只是黑龙江当地的一家印刷厂的普通工人,但是印刷厂遭遇了严重亏损即将倒闭之时,解直锟看见商机,承包下了印刷厂。

在他的带领下,这家印刷厂转亏为盈,也为他积累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续解直锟又相继承包服装厂、养殖场等许多领域,迅速积累了大量企业经验。

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解直锟在1995年时就创立了中植企业集团,主要经营造纸材料生意。

中植系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民营企业中白手起家的模范都不为过,其掌门人在上世纪90年代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开始发展金融行业。

在2001年时,其靠着乘风而起金融行业进行了资本的快速积累,迅速让中植集团强大了起来。

到了2008年时,解直锟又将视线转向了金融投资领域,为自己在新金融领域进行先一步布局。

到了2013年时,他完成了对新金融领域的布局,对实体经济领域进行多轮投资,开始将重心向实体经济领域转移,成为了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他34岁开始创立中植集团到现在到2021年为止,已经是发展涵盖这实体经济产业、金融管理产业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公司规模达到2.5万亿。

解直锟花了26年缔造了资本可达万亿庞大帝国,但就在2021年,他因为心脏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61岁。

但他一手打下的江山在今年遭遇暴雷,近2300亿的资金逾期兑付,受影响的投资金额超100万的人就超过了15万人次,其中最大的金额就高达50亿。

这让中植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企业危机,又是为何曾经强大的中植集团如今面临这样的窘境?

信息流出,遭遇暴雷

在解直锟离世时甚至未能钦定下他的继承人,这也导致了整个中植集团群龙无首,高层变动不断,内部管理混乱,金融版图收缩等各种问题导致了企业内部经营出现了问题。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无论什么资本背后的背景多么雄厚,只要是底层资金链出了问题,那么风险就会暴露出来。

在8月11日爆出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出,中植集团暴雷,同时还牵扯入三家央企信托公司。

在当天夜里,被牵扯的三家公司均发出公告,称网上流出的消息均为造谣,公司内部未出现产品不兑付的情况。

但是早在今年七月时,市场中就有着多位投资人反映,他们在中植系的四大财管平台上所投资的定融产品遭遇延期兑付,这些产品都是经过备案,向客户定向发行的非标准公司债。

这些债券多为100万元以上起投,为期是三个月到几年不等,年化业绩对比其他高达6%到10%。

而通过多方认购协议调查得知,这些金融产品背后的控制人均为中植集团,这些产品表面上看是资本管理产品,但是实际上则是中植集团向投资者打下的“欠条”。

由于受到了中植系产品逾期的影响,中植集团旗下的中融信托的资金产品也无法继续正常募集发行,最终坚持到今年八月份也无法完成正常兑付,导致出现了“聊天”事件。

但为何中植系要借这种方式来包装自己的这种行为呢?有一种可能是借款利率要远高于市场利率,中植系通过包装自己,达成让投资者以相对较低的利率进行投资。

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吸引到投资者的目光,增加中植系产品的客流量,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中植集团对于融资的需求。

从表面上来看,这种局面对于投资者和中植系都有很大的利益,但实际上,这一投资并不能完成双赢。

我们必须要知道,在这其中借款方所设计的信用风险依然存在,反而增信方却并不需要承担多少责任。

在这一情况下,中植集团以及融资方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投资者获得的回报还要取决于中植集团的经营状况,已经并非投资者自身可控了。

有相关媒体报道,中植系的产品规模已高达2300亿元,其中包含超15万的净值投资人,而中融信托的到期产品已有33个仍未兑付,未兑付金额总和超过了1500亿元。

因为本身的产品底层资产不透明,加上集团资金池混合运作,导致一旦产品项目的资金链出现问题,现金无法周转,就会遭遇崩盘,这也让他们的运营更像一场庞氏骗局。

而如今中植系背后所要面临的严重问题是什么呢?

如今中植集团面临的问题

由于中植集团是由大量子公司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企业网,深究导致其暴雷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中植集团金融系统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由于中植集团过度的资本运作,导致金融社会弥漫起严重的投机之风,让一些企业为了追逐短期的高利率进行投资,反而没有看清楚背后所蕴藏的风险。

由于内部高层人员变动不断,加上公司股权结构混乱,这也导致在集团面临决策时,下达的决策无法稳定高效的实行,这也是中植系暴雷的原因之一。

中植系由于离开了实体经济转向金融投资,这也导致了其缺乏可持续性的长线盈利模式,无法保证公司长期的稳定发展,这也是导致其暴雷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融本身就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金融需要与实体经济相互结合、互相促进才能够达成共赢。

一旦金融脱离了实体经济,反而转向追求短期的高利润而忽略长期的发展,就还导致出现暴雷问题。而这也是中植集团出现暴雷问题的根源所在。

经历了中植系的暴雷会给金融市场和投资者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和带来怎样的警示呢?

中植系暴雷带来的影响和警示

一鲸落万物生,中植系暴雷后也给财管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警示,让其他企业看到以如今的经济背景,无什么样的公司,一旦底层资产出现问题,谁都无法为其兜底。

同时企业需看到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经济不仅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可以构建起数字化产业集群,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转型数字化,还有利于企业在面临市场动荡时,拥有更高的抗风险性,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金融公司更应该重视对于底层资产风险的把控,加强风险管理,只有通过稳定的运营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才能够为投资者营造一片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保护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重新审视自身定位,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在投资理财过程中,会遇到格式各样的投资陷阱诱惑,他们抓住投资者想要追求高收益的心里加以诱导,让投资者陷入他们编织好的陷阱之中。

而本次中植系暴雷也给我们投资者敲响了警钟,要时刻警惕各种方式的理财陷阱,保持理性思考,远离不确定的投资渠道,选择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理财方式。

总而言之,这次暴雷事件的出现根本原因是其金融系统内部出现的问题,中植集团脱离实体经济所造成的影响也给社会上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

同时也提醒我们投资者需要理性思考、慎重选择,在面对理财陷阱时可以更好地规避,保证个人财产不受侵害。

也希望政府机构可以加强监管措施,以此来整顿金融机构,防止像中植系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为我国经济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总结

中植系的暴雷事件提醒着市场上所有的金融企业,金融本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左膀右臂,一旦脱离了实体经济就可能导致缺乏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导致局势崩盘。

也在借这次中植系暴雷遭到亏损的15万投资者为警示,告诫投资者们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要警惕金融陷阱,慎重选择投资渠道,保护自己的资产安全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墓志铭   年时   底层   印刷厂   实体   陷阱   投资者   惊人   资金   风险   领域   金融   集团   经济   产品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