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立誓让美国飞机变废铁的中国科学家,如今24年过去,做到了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99年,中国驻南大使馆公然遭受北约轰炸。

整个大使馆顷刻间化作一片废墟,中国三名在场记者不幸遇难。

对此,罪魁祸首美国,却只是云淡风轻地解释一句:“我们无意误炸了。”

“无意”“误炸”,完全视他人生命如芥末的美国,竟然有脸用如此轻飘飘和伪善的口吻狡辩。

这是多么令人愤慨和悲痛!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目睹美国所言所行,33岁的他——中国科学家吴剑旗,气得握紧拳头,并信誓旦旦地承诺道:

我要让美国的飞机变成一堆废铁!

时光荏苒,岁月飞逝。

现在是2023年,距离大使馆事件已过去24年。

吴剑旗究竟实现了他的承诺没?

中国飞机技术现在又到了什么水平?

大义凛然,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

拨开中国崛起历史的云雾,我们来到重要的1991年。

那一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大国宣告落幕。

那一年,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大秀特秀。

其使用了一架隐形战斗机,让全世界大开眼界,大惊原来这才是最先进的技术。

更让中国科学家大为震撼,深感原来国内科技和美国居然有着如此深的鸿沟。

隐形战机究竟有多厉害?

据说,它配备了一种高超的反雷达技术。

其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他国的防空网穿梭、探测情报。

这对没有该技术的国家,尤其是中国来说,当然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要知道,苏联垮台后,中国就是美国绝对针对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我国国防力量薄弱的时候,美国就耀武扬威地使用自己的隐形战机,放肆翱翔于我国南海地区。

目睹美国的霸权举动,科学家吴剑旗握紧拳头,在心里暗暗发誓道,一定要突破隐形战机的技术,让中国国防的脊梁挺起来。

说到做到,吴剑旗焚膏继晷,呕心沥血。

那段时间,他每天的生活是最简单的两点一线,不是实验室,就是家。

1992年,吴剑旗正式开始展开相关领域的研究,并成为了主要负责人。

技术壁垒突破面前,光有雄心壮志、铿锵激情,自然远远不够,切实可行的突破思路更是关键。

那年,吴剑旗不过只有26岁。

但他的思考力一点儿也不输其他老牌科学家。

关于技术突破,他就很有想法。

他认为,中国可以利用米波雷达以应对美国的隐形战机。

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吴剑旗的提议并不受欢迎。

甚至有很多科学家极力反驳。

这些科学家是这么想的,米波雷达在雷达领域中,是较为落后的一种。

怎么个落后法?

根据科学家的讲述,米波雷达身上的缺陷,在当时的中国乃至全世界,根本就无法突破。

显而易见,如果中国要使用米波雷达,那无疑要花费超负荷的时间和精力。

况且,谁能保证,研究就一定会成功?

且美方对中方可是实行了重重的技术封锁!

要是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不就是白白浪费时间,拖累中国本就不快的步伐吗?

当然,吴剑旗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其他科学家提出的问题?

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

米波雷达虽然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

但它的的确确能比其他雷达,更加准确地捕捉到隐形战机的踪迹。

以此帮助中国国防有针对性地对抗美国的隐形战机。

为此,吴剑旗犹如一位“视死如归”的战斗英雄。

他面无惧色,大义凛然地向其他科学家承诺道:“请你们相信我的判断!”

紧接着,吴剑旗为说服众人,立马查阅了大量的证明材料,以证明自己猜想的合理性。

最后,科学组在数据面前,半信半疑地通过了吴剑旗的提议。

从此以后,吴剑旗的世界再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而只有研究,马不停蹄的研究。

他曾经说过:

我们想到用米波雷达,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如果(米波)雷达没有用的话,那我们的饭碗其实也没了。

所以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了捍卫我们这个饭碗,为了捍卫雷达职业,研制出可以反隐身的雷达技术!

挑战重重,他能成功吗?

然而,现实是无比残酷和无情的。

吴剑旗的研究进展速度,和慢悠悠爬行的小乌龟一般缓慢。

这让众人难免有些灰心丧气。

同时,困难总是一发不可收拾。

1999年,中国驻南大使馆公然遭受美国轰炸,整个大使馆顷刻间化作一片废墟。

中国三名在场记者不幸遇难。

而本次美国使用的,正是隐形轰炸机。

对此,罪魁祸首美国,却只是云淡风轻地解释一句:“我们无意误炸了。”

“无意”“误炸”,完全视他人生命如芥末的美国,竟然有脸用如此轻飘飘和伪善的口吻狡辩,这是多么令人大为愤慨和悲痛!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目睹美国所言所行,科学家吴剑旗气得握紧拳头。

他信誓旦旦地再次承诺道:“我要让美国的飞机变成一堆废铁!”

另外,他也积极动员队员说:“这一仗,我们必须打赢!这个雷达项目,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上帝关闭你的门后,有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同年,吴剑旗和团队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关键点。

那就是,在美国对南联盟的战斗中,美方有一架F-117A的隐身飞机被击落。

怎么做到的?

正是吴剑旗心心念念的米波雷达。

这说明,中国前期的研究方向完全是正确的,成功或许就在不远处。

只可惜,美国不是“乌龟”。

他们自然也发现了隐身飞机这一致命的缺点。

于是,美方科学家也迅速进行技术升级的研究。

过了一段时间后,美国还真的研发出了第二代隐身轰炸机。

其隐身技术更加高超,甚至还新增了超音速巡航和能提高机动性的性能buff。

得知这消息后,吴剑旗所在的团队,就如泄了气的气球般失望。

毕竟,项目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突破点。

如今,美国走快的这一步,对他们来说,是一大步呀。

这意味着,他们先前所有的一切研究几乎都是“无效”的,他们需要推翻重来!

对此,吴剑旗向团队,义无反顾地表示道:“我们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那就绝对不能半途而废!我们必须把它走下去!”

多次许下关键承诺,吴剑旗最终成功了吗?

或者,这只是英雄的渺茫激情?

振聋发聩的答案是,他做到了!

在中国人面前,根本不存在所谓隐形的战机!

当时,吴剑旗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完全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

内忧外患,内部忧虑的是成本和时间;

外部担忧的则是西方为遏制中国突破“卡脖子”技术,采取的一系列制裁打压、孤立封锁的卑鄙手段。

同时,为了检测信号,他们常常要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到各种可能带有危险的地貌上去实地研究,以求研发出更为精准的米波雷达。

偶尔,团队也会缺少资金支持,陷入可能要中断研究进度的困境。

为此,吴剑旗会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来为团队“加血”。

一言以蔽之,吴剑旗团队,简直就是诗歌《行路难》中,那个“拔剑四顾心茫然”的青莲居士,左边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右边是“将登太行雪满山”。

好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成功,还是站在于日夜里高歌的人这边的。

经过殚精竭虑的技术钻研,吴剑旗最终交出了一份足以震撼全世界的优秀考卷。

他真的探索出了米波雷达的奥秘,突破了专门针对隐身先进雷达的技术。

这让美国曾不可一世的战机,再也无处遁形。

值得注意和强调的是,吴剑旗科学家,为此花费了他青春年华的整整20年。

在这漫长的20年内,我们岂能轻易感受到无数次失败后,科学家们那种失望懊恼的心情;

又岂能轻易想象出,失败的他们是如何以“火箭般”的速度恢复情绪,继续投入新的研究之中去的?

然而,或许对于吴剑旗等科学家来说,20年根本“不值一日”。

他们更加关注的是,从理论到模型,从模型到实践的这条路,果然没有走错。

而这对他们来说,是最温暖的鼓励和拥抱,是最震耳欲聋的宣告:你们是对的!你们值得!美国的战机确实是一堆“废铁”!

美军连连破防,吴剑旗:我还年轻着呢

2013年,美国再度自以为是地派出先进的F-22隐身战斗机,浩浩荡荡闯入我国的南海海域。

美方以为,自己的升级版隐身战斗机可是所向披靡的。

然而,他们的飞机刚飞进来,就秒速被我国三坐标的米波雷达,精准锁定。

不一会儿,美方战机就接收到我国发出的严正警告。

对此,美国瞠目结舌,瞳孔地震,我们居然会被中国人发现?

眼看行动败露,美国战斗机自知失言,只得夹起尾巴,灰溜溜地回到美国“反思反思”……

因此,他们的霸权行为,才消停了一阵子。

2015年9月3日,我国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70周年阅兵仪式。

在以“中国红”为最亮眼特色的阅兵仪式上,中国自主研发的米波雷达,犹如一道金光闪亮登场,震惊全世界,“炸裂”美国。

看到中国赶上来了,美方直接“破防”。

一年后,也就是2016年,美国再度厚颜无耻地,破坏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和国际和平条约。

他们故技重施,派出F-22战机,盘旋于我国的东海上空,简直是放肆无比。

不过,美国很快就被啪啪“打脸”了。

因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美方战机刚飞进中国的领空,就又被我国的雷达锁定。

然后,他们再次受到我国的严正警告。

两次行动败露,美国迅速狗急跳墙。

在2017年,美方特意在海军部队制定新一年的年度预算时,刻意拨出一笔足足20亿美元,约130多亿人民币,专门用在新型干扰机上。

他们想借此,增加战机对中国的米波雷达的反抗能力。

对此,吴剑旗“欣慰”地笑了。

他表示:

这笔预算显然针对我们的先进米波雷达。

以前,美方认为米波雷达不构成什么威胁。

那么它现在的举动,无疑证明,米波雷达对隐身战机的威胁不小。

这也就说明,当年我们的路子是正确的!

另外,对于美军新的挑战,吴剑旗科学家依旧从容淡定,他坚定说:“我现在不过50岁出头,还年轻着呢,我起码还能和美国的科技, 再较量20年!”

是的,我们完全相信,以吴剑旗为突出代表的中国科技,一定能在新的挑战中,焕发出新的光芒,成就更好的自己,让中国科技能够昂头挺胸,骄傲自信地走在世界前列,守护好国人的安危和世界的和平!

结语

奥地利伟大作家茨威格,在他的著作《人类群星闪耀时》中曾落笔道: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最富创造力的壮年之时,发现了他的人生使命!

我想,这句话,应该就是对吴剑旗科学家一生最生动的注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废铁   美国   严正   飞机   美方   战斗机   大使馆   战机   中国   科学家   全世界   对此   团队   中国科学家   我国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