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绝出席后,中俄又拒绝签字,G20联合声明又流产,莫迪难受


近日,印度迎来了举办二十国集团发展部长会议的重要时刻。然而,在这场会议的帷幕即将落下时,却发生了出人意料的事件:中国和俄罗斯在讨论发表联合声明的问题上拒绝签字,这一举动使得原本旨在凝聚共识的联合声明最终流产,给整个会议蒙上了一层意外的阴影。

此番中俄双方的表态,实则源自一连串国际局势的波动。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便努力将乌克兰问题引入各大国际组织的议程中。然而,G20作为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平台,其焦点本应是全球发展,然而不少国家却在其中夹杂私人议题,试图就俄乌冲突展开讨论。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次会议前,一些国家竟借G20的舞台力图对俄罗斯进行谴责。联合声明中,多数国家纷纷发出强烈的声讨,要求俄罗斯在毫不附加条件的情况下从乌克兰撤军。然而,这样的内容显然对于俄罗斯毫不利好,因此其拒绝签署也在情理之中。在中方看来,本次会议应专注于全球发展议题,而俄乌冲突并不应成为主要讨论焦点,因此在象征本次会议成果的联合声明中,应摒弃对此的提及。


事实上,早在去年的G20领导人峰会上,各国已就G20不涉及安全问题达成共识。然而,近来有些国家仍力图将G20会议变为在俄乌冲突问题上表态的舞台。不过,因各国立场不一,迄今为止尚未就俄乌冲突问题取得一致意见。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成员国未能就俄乌冲突问题达成一致表示:“我们注意到二十国集团成员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我们希望各国相互尊重,传递团结合作的信息,而非分裂指责的声音。”他再次强调,G20应是协商合作的平台,而非争端抬杠的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印度担任G20轮值主席国,本是一次展现影响力的难得机会。然而,印度在会议筹备过程中却陷入了不小的争议。早在G20旅游工作组会议上,印度选址克什米尔地区,引发多国反对。印度的这一做法不仅无视国际惯例,更加剧了争议,中国等国均以拒绝出席作为反对的方式。

综上所述,印度举办的G20发展部长会议原本是一次推动全球发展议题的盛会,然而因不同国家对俄乌冲突问题立场的分歧,会议的氛围却被带入了暗流涌动的境地。这一事件不仅凸显出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提醒我们在国际合作中务必坚守合作与理性的原则,共同推动全球繁荣稳定的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克什米尔   中国   乌克兰   声明   俄罗斯   印度   议题   共识   部长   难受   冲突   立场   舞台   会议   国家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