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越南订购900万吨大米,越南坐地起价,中方直接叫停


在商业领域,诚信是最为重要的准则之一,然而这一观念在不同国家之间却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回顾2019年,中越签订了一份900万吨大米的订单,然而在交货期限到来之际,越南却以坐地起价的方式出人意料地毁约,这一事件引发了不小的风波。然而,命运的轮回似乎总是出人意料,疫情爆发后,正陷入出口困境的越南却再度将目光投向了慷慨的中国市场,希望重新开启大米贸易。这一次,中国又会做何选择?越南的大米又代表着怎样的意义呢?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经历了2019年的毁约事件,中国并未将越南大米从其进口清单中一笔勾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的大米中约有38%来自越南,越南仍然是中国最主要的大米进口来源国。这种选择似乎颇为出人意料,特别是越南不仅在贸易问题上曾出尔反尔,还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那么,为何劣迹斑斑的越南依然能够在中国大米市场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首先,保障粮食安全仍然是中国的首要任务。相较于饲料用粮如大豆和玉米,中国大米的进口依赖程度尚不深。然而,根据海关数据,大米在中国进口粮食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仅2022年一年,中国进口了619万吨大米,同比增长24.8%。尽管我们对粮食安全仍然有信心,但必须认识到大米进口需求正在迅速增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受到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包括印度在内的国际主要大米生产国已正式停止大米出口。2022年,印度是中国最大的大米进口来源国,然而上半年印度大米在中国进口大米中的份额不到12%,甚至不及越南大米的一半。国际大米价格的不断攀升,也导致国内大米市场产生了明显的波动。在这种背景下,不仅应该继续进口越南大米,还应扩大其进口规模,以确保中国的口粮安全。


其次,大米贸易在促进中越经贸合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中国这一正处于“开放下半场”的经济体而言,拓宽外贸渠道至关重要。在中国的贸易伙伴中,东盟地区占据重要地位,而越南是与中国贸易往来最为频繁的东盟国家之一。根据统计,上半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达到3.08万亿元,其中越南贡献了约24%的份额,成为东盟国家中对华贸易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中越贸易的增长速度高达3%,仅次于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在东盟国家中排名第三。


鉴于中越经济格局的不同,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今年上半年,中越贸易顺差达到169.3亿元。尽管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外贸产业,但长期的顺差状况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贸易争端。因此,为越南创造一些利益空间,成为必要之举。除了大米进口外,中国今年还着手推动跨境电力输送事宜,这些举措均旨在深化中越经贸合作。


信用作为抽象的概念,尤其在两国之间的商贸往来中显得更为复杂。事实上,在国际贸易中,完全按照合同执行的情况并不多见。因此,过于纠结于越南是否信守承诺似乎并不切实际。中国选择继续与越南开展大米贸易,更多地出于实际利益的考量。中越之间确实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有些分歧甚至至今未解,也难以找到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若因这些分歧而放弃越南作为贸易伙伴,不仅无法解决已有问题,还可能因经济停滞而面临更大挑战。


综上所述,取消了900万吨越南大米订单并不代表中国将永远放弃与越南的贸易往来。此举主要旨在确立中越贸易的诚实守信准则,同时也提醒越南不要重蹈覆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越南   厄尔尼诺   中国   大米   印度尼西亚   东盟   经贸合作   印度   起价   叫停   出人意料   中方   分歧   上半年   份额   贸易顺差   国家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