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在广州收容所被殴打致死的湖北大学生孙志刚,已经离开20年了

2003年3月17日晚,在广州打工的湖北小伙孙志刚打算到网吧上网,结果被几名警察拦住。警察让他出示身份证,他没有带,在得知他不是广州本地人时,警察又让他出示暂住证。孙志刚因为刚到广州没有办理。之后警察将他当作“三无人员”送到了广州市收容所,后又被送到了收容人员救治站。

但在这里,孙志刚遭到了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3月20日,年仅27岁的孙志刚不治身亡。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也被称为“孙志刚事件”,此事件影响巨大,也让收容遣送制度被彻底废止。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回顾一下孙志刚短暂的一生。

孙志刚

1976年7月29日,孙志刚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4组,父亲孙禄松是一个木匠,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种田,孙志刚还有一个弟弟,弟弟则早年辍学,在外打工。孙志刚好学。

在1997年时,复读一年的孙志刚终于考上了大学,他拿到了武汉科技学院(今武汉纺织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个时候,家庭也没多少钱,母亲一度要让孙志刚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但父亲孙禄松却觉得,儿子能考上大学,对于全家人来说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他砸锅卖铁也要供儿子读大学。

就这样,孙禄松四处借钱终于给孙志刚凑够了学费。上大学以后,孙志刚也知道家里的困难,他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在大学同学眼里,孙志刚是一个“简单”的人,在他的思想中,总觉得只要学成了,能为国家做事了,同时能赚钱了,才会改变贫穷的家境。

孙志刚和大学同学

所以在整个大学时期,孙志刚都要比其他同学认真,也从不浪费光阴和金钱,甚至在大学时,帅气的孙志刚也未谈过对象。

2001年,孙志刚从武汉科技学院毕业,因为他学习的专业是染美专业,在找工作时,对口的专业非常少,在武汉当地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好工作。

不甘心的孙志刚决定南下,他只身一人来到了深圳,并很快在深圳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每个月下来有近2000元的收入,孙志刚一干就是一年多。期间,他赚得钱大多数都寄回到了家中。

2003年2月份,孙志刚受到朋友邀请跳槽到了广州达奇服装公司,经过面试,孙志刚成为了一名平面设计师。

暂住证

在广州扎根后,按道理,孙志刚作为一个外地人,他必须办理暂住证,才可以在广州生活,但因为刚到广州20多天,孙志刚又忙活租房子、有忙活搬家,一时之间还未来得及办理。

估计大家听到暂住证这三个字都有点懵,现在的人会好奇怎么在国内任意走动还需要暂住证呀!这其实和当年的收容遣送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2003年6月以前,收容遣送制度规定“三无人员”,即无身份证、暂住证和务工证的流动人员。要求居住3天以上的非本地户口公民办理暂住证,否则视为非法居留,须被收容遣送。

这样看来,以前农村人想要进城难度不小!

收容遣送制度原本是一项社会救助的好政策,但各地在实施该制度时也经常出现各类违法行为。以致于该法律沦为一项严重威胁人权的带有惩罚性的强制措施。

到了广州的孙志刚和朋友租住在广州市天河区黄村街道的一处民房里。在工作之余,孙志刚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到网吧上网。

2003年3月17日晚上10点左右,当时已经是深夜了,大街上人不多。此时,孙志刚却从出租屋走了出来,他打算到附近的网吧去上网,因为走得匆忙,孙志刚连身份证都没带。

到了街上时,他遇到了巡街的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黄村街派出所民警。民警看到孙志刚在大街上晃悠,便将他拦住,让他掏出身份证,在得知孙志刚没拿身份证后,民警又询问孙志刚家庭住址,在得知对方不是本地人后,民警又让孙志刚拿出暂住证,很明显,孙志刚也没有暂住证。

这不就是收容遣送制度里说的三无人员吗?简短对话后,民警将孙志刚带回到了黄村街派出所。

黄村街派出所

当时,广州市公安局正在开展“严打”的统一清查行动,三无人员是重点清查对象。和孙志刚一样,当晚有110人被先后带到了黄村街派出所,

孙志刚随后跟随两名辅警做了笔录。奇怪的是,在后来披露的笔录上,孙志刚在被问到有无固定住所、稳定生活来源和合法证件时,他的回到全部都是无。但事实上,孙志刚除了没有暂住证外,其他都有。很明显,这份笔录像是提前准备好的。就这样,孙志刚被划入了“三无人员”。

不过,在将这110人带回派出所后,警察允许这些人和亲朋联系,让亲朋来保他们出去。

晚上11点,孙志刚给和自己合租的朋友成先生打去了电话,在电话中,孙志刚说自己因没有暂住证被带到了黄村街派出所,希望朋友去保释他。

成先生挂完电话后便来到了黄村街派出所。他告知了孙志刚在广州有工作、有稳定住所,并且还带来了孙志刚的身份证。但成先生却被告知,孙志刚不能被保释。成先生有点好奇,明明当时有很多人都被保释出去了,为何孙志刚不能。

成先生在广州待了几年,在广州也有朋友。他给朋友打去电话,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广州当地的朋友则说:“这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孙志刚的确犯事了,二是孙志刚态度不好,顶嘴了。”

成先生随后在一个办公窗口和孙志刚搭了几句话,孙志刚表示自己的确和警察顶过嘴,但在他看来也是很普通的一句话。

但结果就是,成先生最终也没能将孙志刚保释。

当天和孙志刚一起的有30人被送到了天河公安分局收容待遣所。到了这里时,已经是3月18日凌晨2时了,待遣所民警极不负责任,未认真审核孙志刚的手续便将其送到了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

孙志刚向来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突然被限制人身自由,他有点接受不了,当天晚上他一整晚都没睡好。

3月18日上午,孙志刚浑身冒汗,整个人心跳加快。他主动向中转站护士报告,还称自己患有心脏病,希望能让自己出去到医院治疗。但到了中转站后,孙志刚就由不得自己了,即使有病了,也需要中转站的人来安排。

随后孙志刚在3月18日晚被送到了广州市收容人员救助站。到了救助站后,医生对孙志刚的身体进行了检查,并没有发现异常,给出了其“焦虑症”的诊断。随后,孙志刚被关进了救助站的201仓,这个房间里关着10多个精神病人,孙志刚进去后,被两个精神病人殴打。

3月20日凌晨,孙志刚在看到有家属来接病人出院时,他向家属大声求助:“我叫孙志刚,达奇服装公司职工,武汉科技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在里面挨打!”但并没有人愿意搭理他,反倒是救助站护工乔燕琴觉得孙志刚太吵,影响到了他的休息。

乔燕琴名字很温柔,但他是一个男人,山西吕梁人。身材高大脾气暴躁,在整个救助站里,他一向蛮横霸道,整个救助站在他的影响下,似乎打人已经成为了惯例,每有新人进来,必须要接受毒打。

乔燕琴

而在整个救助站里,206仓就是专门打人的地方,不听话的新人都会放到206仓,被打后再关到其他仓里。

于是,在被孙志刚吵醒后,乔燕琴来到206仓,他对李海婴(此前在广州做小买卖,后因患皮肤病和性病被送到救治站)等人说道:“孙志刚太闹,呆会儿把他弄过来让你们玩玩。”之后他还补充道:“那小子过来后,过半个小时,给我狠狠地打。不要打头,不要打出血。反正打死也没事。”“这里死一个人像死个蚂蚁一样!”

之后,乔燕琴亲自到201提人,他看到孙志刚已经睡下,便喊了一声,但孙志刚没有答应,乔燕琴随后上前用右脚往孙志刚的小腹部踹了好几脚,再上去用右脚往他的肩膀和背部踹了好几脚,孙志刚起身跪在地上,求乔燕琴不要打他。但乔燕琴却又再孙志刚的肩部及背部连踹几脚。接着他将孙志刚带到了206仓。

围殴

刚进去时,孙志刚找到一处地方自己躺下了,大约半个小时后,仓头李海婴示意其余7人动手,就这样8个人开始对孙志刚拳打脚踢。毫无还手之力的孙志刚多次下跪求饶但仍没有让对方停下。期间,乔燕琴还来到206仓门口,对打人的8人说道:“继续打,打得还不够狠。”

凌晨1点钟左右,护工胡金艳在监控中发现孙志刚被打,他来到206仓将孙志刚调到了205仓,但到了205仓后,孙志刚又遭到了吕二鹏的殴打。

2003年3月20日上午9时50分,换班护士在查房的时候发现,孙志刚趴在水泥床上一动不动,但还有微弱的呼吸,护士随后将他送到抢救室。但10分钟后,孙志刚因为抢救无效死亡。这件事并没有吓到乔燕琴,救助站值班医生任浩强则在死亡证明上写道:脑血管破裂。心脏病猝死。

3月21日,孙志刚的父母来到了广州市殡仪馆,他们在听闻儿子是心脏病猝死后,他们不愿相信,因为儿子从未患有这种疾病,他们家族也没有这种疾病,更关键的是,他们在看到儿子的遗体后,发现儿子的遗体很明显有被殴打的痕迹。

就这样,孙志刚父母不愿让儿子火化。他们选择报警,并要求让法医介入,对儿子的尸体进行鉴定。

2003年4月18日,广州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出具尸检检验鉴定书,结果表明:被害人孙志刚因背部遭受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背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父母这才知道,儿子是被人活活打死的,这种结果对于二老是难以接受的。可一时之间,他们也不知道该到哪里求助。就在此时,南方周末的记者王雷关注到了此事。他经过多番采访后撰写了一篇新闻稿。

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发表了一篇名为《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的文章报道了孙志刚被打死的事件。

很快,这篇文章被各大媒体转发报道。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到了这件事,这件事一度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在怜悯孙志刚的同时,也在质疑收容遣送制度的合理性,多个学者和法律界人士联名上书给全国人大,建议对《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

2003年6月9日,孙志刚被故意伤害致死案一审宣判,被告人乔燕琴被判死刑立即执行,李海婴被判死刑缓刑2年执行,其余多名被告也都受到了惩罚。

乔燕琴

因为事件影响非常大,广州相关部门也给孙志刚的家人赔偿了近50万。之后孙志刚的父亲孙禄松接受了这一结果,在儿子火化后,他抱着儿子的骨灰乘坐飞机回到了湖北。谈及自己为何会乘坐飞机,孙禄松说:“儿子身前总说要带我坐一次飞机,我抱着他的骨灰坐飞机,也算完成了他生前的一个愿望”。

孙志刚父母和弟弟

2003年6月20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标志着《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

时至今日,再也没有了这一制度 ,我们中国人在国内到任何城市都可以无理由居住,作为法治国家的公民,这是我们的自由。

孙志刚事件距今已经过去20年了,我们替孙志刚感到遗憾,但孙志刚事件的发生,促使了中国法制的进步。他无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收容遣送制度成为了过去,人们不会忘记孙志刚,历史也不会忘记孙志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天河   收容所   暂住证   中转站   广州市   湖北   武汉   广州   民警   派出所   身份证   儿子   警察   事件   人员   制度   大学生   朋友   孙志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