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茶究竟有何魅力?什么是古六大茶山

易武街


一、易武 中国贡茶第一镇


“普洱茶的故乡”、“普洱茶的皇后”、“茶叶历史书”、“古六大茶山之首”、“茶马之源贡茶之乡”、“茶人的归宿”等等。这些都是茶友们对易武茶的定义标签。


对于很多茶人说,易武是新茶客的起点,老茶人的终点!但众多新茶友还是一头雾水,易武茶究竟有何魅力?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图为易武风采 由双贵摄影师拍摄

易武是傣语地名,意为美女蛇所在之地,位于勐腊县东北部,距景洪仅12km,易武是一座坐落在山脊之上的移民城市,也是云南现存古建筑较多、茶文化积淀较为丰厚的千年茶马古镇。


唐朝时期,易武就在南诏银生节度使的管辖之下,属于产茶的“ 银生城界诸山”的范围,李石的续博物志亦有记载“茶出银生诸山,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易武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贡茶第一镇”,是世界顶级普洱茶核心产区,一度成为普洱茶的生产、集散、交流中心,人们开办茶庄商号,创造了同兴号、福元昌、车顺号等数十家老字号古茶庄,时代在变迁,易武种茶、制茶的脚步从未停止,在继承中积极探索发展,形成了最具特色、最具风味的“七村八寨”。

图为车顺号老宅


二、易武有名的“七村八寨”茶区


七村: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张家湾村;


八寨:刮风寨、丁家寨(瑶族)、丁家寨(汉族)、旧庙寨、倮德寨、大寨、曼洒寨、新寨。



三、越陈越香的价值


易武茶有别于其他茶类的特性,即新茶口感柔而偏薄,但经过后期陈放陈化,茶味会越来越劲。

易武茶,因其表面革质密度大,新茶阶段口感比较柔和。而长期存放的易武茶,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陈化(有部分属于氧化) ,它原有的强劲内质会慢慢显现,导致后期转化物质易溶于水,口感上变得浓厚。因此人们常说:易武普洱茶越放越好,它的茶味、茶气、茶香会越放越浓。

在自然转换中,年份较久的易武老茶,茶气与韵味更足,即很多内行人所说的“霸道中有温柔”。有人用“丰韵细腻沉稳厚实”、“蜜韵浓郁而持久”来形容其茶汤的品质与饱满程度。

号级茶,印级茶存在的历史,证明了易武茶的越陈越香,是可以肯定的。而现今许多百年的易武茶品,在收藏界享有高度的地位,更是增加了易武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图为2005年易武车式“香扬水柔”的著称“一山一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茶叶,从产区到山头,各个地方与众不同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孕育了各自茶叶的独特韵味,从而造就了易武茶的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口感香甜,回甘生津明显等品质特点而著称。

2005年刮风寨茶汤


相比老班章的“霸猛强劲”,“香扬水柔”的易武茶无疑更具接受度。无论是刚入门的新茶友,或是饮茶多年的资深茶友,都不会排斥易武的高扬茶香和汤甜水柔。新茶时期就具有极高接受度的易武茶,经过良好仓储转化,香气层次更加丰富,茶汤醇润而不失浑厚气韵,完美诠释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核心价值。

车秀刮风寨大饼


在易武茶“七村八寨”的划分上,通常说的易武正山,讲的是整个易武镇产区。易武正山的大体方向是香扬水柔,但是它每一座山的韵味是不同的。


从调查研究分析来看,品种是一样,最核心是土壤环境不一样,土壤有砖红壤土、黄壤土、还有紫色土,即易武人说的五色土。我们又分析了易武茶土壤里面的营养成分,包括氮、磷、钾的含量,有机质的含量,和其他产区的不一样。还有滋味、香气,以及整个后韵,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易武街


正因为不同村寨的易武茶都能呈现不同的风味品质,且都是高品质好茶,所以才能在市场上得到广大茶友的高度认可。


我认为这个特色越多,说明茶的魅力越丰富,这是好事情,也是易武茶的一大特色。正因为易武茶的多样性和差异化,才更加彰显易武正山贡茶的特色,也凸显了易武品牌的含金量。

几经沉浮,易武历经了十年余的复兴时光,这十年余的易武茶山,得到进一步的探索和开发,曾经散落在易武茫茫大山中的古老茶园,再度光芒闪烁,知名小产区浮出于世,但复兴贡茶荣光之路依旧漫长。

四、什么是古六大茶山?


古六大茶山是云南最古老的茶山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现均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清乾隆进士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曾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周八百里。”

图为车秀2015年古六大茶山


这里提到的六大茶山就是现在大家说的古六大茶山,它们分布在澜沧江以东,分别是: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这“周八百里”不仅指茶山的面积,而且也表明六大茶山是连成一片的。西面是攸乐茶山,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蛮砖茶山,东面是易武茶山。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其余五大茶山均在勐腊县。

图为古六大茶山的地理位置

来源于网络


曼撒最初是古六大茶山之一,后期因为瘟疫、地名更变、战乱等因素,曼撒逐渐没落而名存实亡,距离曼撒20公里外发展为茶叶重镇的易武,迅速取代曼撒成为古六大茶山之一。

现在曼撒和易武所产的茶叶统称易武茶,或易武曼撒茶。所以,如今提起的古六大茶山,指的是易武、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古六大茶山是普洱茶重要的原产地,是七子饼茶的故乡,也是普洱茶走向辉煌、走向世界的发源地。

图为易武镇大门





易武(曼撒)


名字释义:“美女蛇居住之地”。


茶山地理:

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等。易武勐腊县城北方,距勐腊110公里。年平均气温17.2度,年平均降水1500-1900毫米。曼撒在易武之北,同归易武茶区。


主要产地: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七村八寨”:

七村包括: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张家湾村;

八寨是指:刮风寨、丁家寨(瑶族)、丁家寨(汉族)、旧庙寨、倮德寨、大寨、曼洒寨、新寨。


古树现状:

在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清朝后期以来一直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

目前易武茶区保留有少量没有矮化的分散古树和大量矮化的古树茶园。生态自然环境非常好,所以保证了茶的山野气韵。



茶质特色:

易武绿芽茶,典型的大叶种茶,条索纤长黑亮。俗话说,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意思是说易武的茶口感细腻,像温柔的皇后。

易武茶汤“汤清醇、味柔润、蜜香显、回甘久”。经得住时光的考验,存放时间越久越有魅力。滋味更醇厚,蜜韵更浓郁持久。


— 易武茶山 —

图为2020年车秀麻黑古树春茶


倚邦茶山


名字释义:“有茶树、水井之地”。

倚邦古茶山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发祥地、明清两朝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政治、经济和普洱茶集散中心,

茶山地理:

勐腊县最北部,今属象明乡管辖,涵盖19个自然村,面积360平方公里,海拔跨度较大,从600米至1900米皆有分布。其中曼松茶山海拔1340米。

主要产地:

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麻栗树等。倚邦村委会共有13个村寨,其中10个村寨都有古茶树。

古树现状:

倚邦茶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大叶种和小叶种茶树混生。

在曼拱、倚邦、麻栗树等地还保留有小规模的古茶园,其中不乏中小叶种古树。名声较大的曼松茶区,因为历经破坏,古树存量很小。这也是曼松古树一茶难求的原因。

茶质特色:

倚邦古树茶因为有中小叶种的原因,继保有了小叶种茶的香气,又有着大叶种茶的醇厚。

茶汤香气非常独特高扬,苦味很淡,涩略显,回甘较快,微有蜜韵。其中曼松茶苦涩不显,汤质甜滑饱满,杯底留香幽长。


— 倚邦茶山 —

图为倚邦土千总曹当斋雕像

蛮砖茶山


名字释义:“大寨子”。

蛮砖,也称作曼庄,是六大古茶山之一。地处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大茶山之间。

茶山地理:

勐腊县象明乡南部,东部与易武茶区接壤,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左右。

主要产地:

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等。

古树现状:

综合来说,蛮砖茶区是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中古树资源保存最好的茶区。不仅老树保留较多,生态环境保存得也较好,基本没有经过矮化。仍保存有2930亩古茶园,古茶树大都生长在茂密的森林中。

茶质特色

条索黑亮、粗长,汤质饱满厚滑,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持久,回甘快而持久,苦涩较轻,喉韵深沉。

— 蛮砖茶山 —

图为云南中小叶种茶

革登茶山

名字释义:“很高之地”。

革登茶山在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面积虽小,但因离孔明山最近,并且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树,因而在六大茶山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傲人的名气。

茶山地理:

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莽枝与倚邦茶区之间。海拔1300米左右。革登茶山原旧址于现在的新酒房。

主要产地:

直蚌、新发村等。

古树现状:

现今直蚌村的古茶树量较多,因古茶园历经严重破坏,少部分存留在密林中,属于大小叶种混生。

茶质特色:

茶叶条索黑亮,干茶闻之有淡淡花果香中有香甜味;汤色金黄透亮;花香馥郁持久,杯底香高,香型特殊;入口微苦,涩短,有独特的山野气息,滋味强烈,茶汤汤质较柔,苦涩较弱;回甘生津快,甘香浓郁回甘较好,汤质顺滑细腻。

— 革登茶山 —

图为被遗弃的历史石像

莽枝茶山

名字释义:“(诸葛亮)埋铜(莽)之地”

千年前已有少数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种茶,莽枝山脚的曼赛、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少在元朝已有成片的茶园。

茶山地理:

革登茶山的西南方向,与革登同属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海拔在1400米左右。

主要产地:

秧林、红土坡、曼丫、江西湾、口夺等。

古树现状:

莽枝古茶山历经破坏,存留已经不多,而且存在为了增加光照来增加产量,破坏了古茶林中的大树。

茶质特色:

莽枝的香型与倚邦、革登类似。莽枝茶的香,既有易武的花蜜香,又有倚邦的清雅香。茶气稍逊。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杯底香较好。

— 莽枝茶山 —

图为莽枝茶山


攸乐茶山

名字释义:“被丢落的人”

过去称攸乐人,现在叫做基诺族。亦称“基诺古茶山”,是六大古茶山中唯一一个不在勐腊县的古茶山。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

茶山地理:

景洪市基诺乡,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现存最大的古树茶区,海拔575至1691米,平均气温18-20度,年降水量1400毫米。

主要产地:

龙帕、司土老寨、么卓、巴飘等。

古树现状:

曾经受到严重破坏。现在要在攸乐找好茶,只有深入茶区,才能采收到为数有限的优质茶叶。古茶园多分布于1200米至1500米之间,面积约3000亩,几百年的古树存留很多。

茶质特色:

口感和易武茶相近,但苦涩感略重,回甘较好,山野韵明显,但水质略薄。

— 悠乐茶山 —

图为茶马古道青石板路和古六山路线

六座古茶山,山水相连,至今从攸乐山出发就能一路历游六座古茶山。连绵不断的崎岖山路,行走在茶马古道的青石板上,轻轻一闭眼,仿佛都能听得到那悠悠的驼铃声响遍山谷。

泽青茶道创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还有一群灵魂有茶气的人。分享有关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传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识,茶文章、茶美学、茶社交等生活方式,为您带来一场愉悦的茶文化体验。 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欢迎关注泽青茶道的微信公众号:泽青茶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基诺   砖茶   茶汤   产区   茶园   释义   普洱茶   山地   口感   特色   魅力   易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