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同款”!萧山一宝妈用泥巴搭出“料理神器”,做出来的东西太香啦!

烤鸡、面包、披萨、烧肉……吴悠(化名)在朋友圈晒出了第二波窑烤美食。果不其然,色泽枣红、肉质丰腴,搭配土豆、胡萝卜等配菜精致摆盘,焦焦灿灿的成色和诱人的卖相不一会儿便收获了一大波点赞和评论。


“太专业了”评论区的留言格外一致。

“工具升级以后,无论从烤制效率和效果来看,都比之前提升了一大步。”吴悠回复时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

日前,记者联系上了吴悠,她口中的“工具”到底是什么?一听才知道,这个“工具”个头和来头还不小……

特殊工具是个大家伙

“用的是面包窑,烤出来的颜色就是照片里那样。”不用美颜和滤镜,吴悠拍出来的窑烤成品就已经足够诱人。


吴悠是个二孩宝妈,面包窑就搭在自家院子里。

整体近四米高,基底是用红砖砌成,大小约1.1m*1.2m,窑体呈半椭圆体,外围用水泥抹了一圈,一根黑色包漆烟囱从中间穿过,窑口中间安了一扇不锈钢、木把手窑门,窑口右上方是可以观察温度的仪表盘,最底下是放果木的贮藏区。


按照吴悠的话说,窑烤的美味,只要一尝过就忘不了。“一般的烤箱在200摄氏度左右,但窑烤不一样,果木烧过以后,内部温度可以达到400多摄氏度。


她告诉记者,由砖、粘土、混凝土、石头或陶瓷制成的烘烤室组成,具有超强的保温性能,能够把柴火燃烧的热量充分积蓄起来,用于烹饪食物,比普通的柴火窑节能30%以上。等窑内柴火完全烧尽后,将食材放入,利用厚壁的辐射热给食物加热。“因为炉内温度较高,所以烤制速度快,并且可以快速将食材最外层脱水,锁住内部水分,时间减少一半的情况下,上色更透亮,壳更薄更脆,内部含水量更高,口感更好,一般电烤箱的话就没有这种效果。”

简而言之,“外酥里嫩”,还带着炭火的香气和温度。

1.0版本“河马窑”

早在几年前,吴悠便想要一个面包窑。
虽然之前用烤箱,烤肉烤蛋糕都成功过,但她还是想要拥有一个大大的面包窑,可以烤出又大又蓬松的面包,烤红薯,甚至烤肉,想想都觉得开心满足。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面包窑仅仅停留在一些美食博主的短视频中,一开始吴悠也是跟女儿一起看视频,才接触到窑烤。

“我跟大女儿都比较喜欢看一些动手能力很强的美食博主,既做美食,又很有意思。”吴悠说,当时刷到李子柒做面包窑的视频,有点心动,刚好院子准备装修,女儿也建议要不要试着搭一个面包窑,可以做烤鸡烤面包,“看视频觉得也不复杂,想着要不我们也试试看,便应了下来。”

真的自己动手搭一个出来,吴悠坦言,确实不容易,别看窑体简简单单用水泥包了边,里面层层叠叠,一圈一圈的结构还不少

她印象中,做1.0版本的“河马窑”之前,花了一个星期网上查了资料,画了一份设计草图,在网上采购了会用到的材料,确定大概形状之后就开始动手施工了。


第一步,砌底座。 “首先选址在院子里,让水泥师傅用红砖砌了个一圈承重的底座。”吴悠说,底座是用来将未来的窑体支撑起来,防止土地中的水气影响窑体内的温度。


第二步,搭建台基。裁一块1.1×1.2尺寸的花岗岩,盖在承重的底座上,再沿着石板边缘垒三层砖,用大石子铺底,中间保温层用的是啤酒瓶,上面垫细沙和细石,防止热量从底部“逃跑”,铺平之后在上面垫一层可耐1300摄氏度的耐火砖。


第三步,砌窑体。这一步是面包窑的核心部分。直接搭建空心的窑大概率会坍塌,需要先用沙子堆出一个半球体。然后上面盖上报纸,盖完报纸之后抹耐火水泥。


堆沙、砌窑体

窑体形状初显以后,再在耐火水泥上敷一层耐火棉,接着再盖上一层水泥。


第四步,安装窑门。等外层水泥凝固以后挖出沙子,内壁小火烘干定型,装上窑门,面包窑就做成了。


大工程告一段落,一家人迫不及待开炉一试。“烤了羊排、羊腿、面包、红薯、土豆等等,味道确实不一样,可能多了一份劳动的成就感。”

1.0版本窑烤美食出炉

2.0版本 网红同款再升级

不过吴悠坦言,1.0版本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体积不够大,在烤制方面还是有所局限。1.0版本因为做的时候并没有那么精确计算,烟囱的位置过于偏中间,导致热循环动力不够,需要鼓风机加持,烤披萨就不太能成功,而且高度不够,想挂个烤鸭还是比较困难。

1.0版本需要鼓风机加持,帮助热循环

另外,她发现选材还可以再优化,“像第二步的时候,台基最上面应该铺煤渣,保温效果更好,但无奈找不到,只能用细沙和石子代替。除此以外,包括保温层的啤酒瓶,后续发现还有更好的材料可以代替。”

为了实现90秒披萨速成,吴悠决定趁着家里改造院子,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虽然砌墙抹灰师傅也是第一次听说面包窑,但毕竟是这个行业的,懂得肯定多……讨论一番之后就开始动手了。”

这一次,她准备向着商用窑炉挑战,仔仔细细画了份设计图,标注了各结构尺寸。

2.0版本设计图

基底虽然是一样的大小,但“块头”上做了进一步加高和升级,形状也从球体变成半椭圆体结构,烟囱位置做了调整便于更好地循环出风,底部的保温材料在酒瓶的基础上又加盖了一层珍珠岩。


最后安上特别定制的窑门,2.0版本便诞生了。无论从外观还是效果,都透露着专业。


“已经试过烤鸡烤鸭,效果非常棒!”她在炉子里挂了一个钩子,烤制的时候能看到枣红色的外皮由里向外反油,油灿灿的充满光泽,“就像小时候看的童话故事一样。”

美味只是其次


在吴悠眼里,美味固然重要,过程更加宝贵。

“步骤看着并不复杂,无非抹灰、砌砖、堆材料等等,但其实整个过程还是不容易的。”她的语气中有些感慨,即便是第二次搭,中间还是出现了新问题,比如在做窑体的时候,耐火水泥和耐火材料比例没有计算清楚,直接混起来用,发现砖砌不了,马上就变干开裂。

“巧在,进化以前有做耐火材料的工厂,刚好院子里砌墙的师傅刚好曾经做过类似的工作,就建议用耐火泥。”吴悠听了以后改了材料,果然解决了问题。

错了改,改了再搭,反复调整的过程,在她看来,虽然“费事”但结果一举多得。

“从设计、选材,到搬砖、挑土、和泥、砌砖……我弟负责拆旧窑,我爸负责抹保温层,大家分工合作、协同配合,难得一起动手做一件事,这样的机会还蛮少的。”吴悠说。

一家人参与搭建

不仅如此,整个过程,家里的孩子都参与其中。家长的执行力、遇到困难不放弃,她们都看在眼里,也是比较好的教育机会。

第一个“河马窑”搭建完以后,大家一致觉得没有视频上看着可爱,“后来还在上幼儿园的大女儿提议,加两只耳朵试试,加上以后样子萌萌的,像河马,就有了这个名字。”

周末或者寒暑假的时候,吴悠的两个女儿会邀请朋友来家里玩,“一般家里不太会有,小朋友们都很好奇这个大家伙,而且自己带喜欢的食材,亲自动手烤真的很有意思。”

也许美味会淡忘,但这个童话故事一般的画面,大抵是能一直存在童年记忆中。

文/萧山网记者 高艺炯
编辑/郭钰
责编/陆丽萍
审核/刘斌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椭圆体   柴火   烤鸡   李子   河马   底座   神器   泥巴   耐火   料理   面包   水泥   温度   东西   版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