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销毁也不卖给我国,现在却又求着我国买,如今白送我们都不要

“宁可销毁,也不卖给中国。”这句话一度成为中英关系的转折点。


为什么会这样说?事情就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急需提升自己的航母技术,于是将目光锁定到了英国一艘退役的“无敌级”航母上。

这艘航母就是当年在福克兰战争中的主力军,其中装备了尖端的导弹系统以及雷达系统,还有独特的外形设计,因此在当时这艘航母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水准。

可是那时候,不过航母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可以用钱买下这艘航母无疑是一个绝佳的研究改造对象,不仅仅可以让国人了解到更多航母有关的知识还有技术,与此同时在此航母的基础上为我国航母领域发展也可做出相应贡献,所以在这样的信念下,我国代表团毅然决然参加这艘无敌航母的拍卖会。

并且,在竞争极为激烈的拍卖会上,甚至以天价将其拍下,本以为可以通过改造,来探索其中的奥妙,这样就可提升我国航母的技术水平。

可万万没有想到,在中英两国商讨交接之时,不知什么缘由,英国突然转变了态度,并且以各种理由拒绝将航母交给我国,甚至公开宣称:“宁可销毁,也不卖给中国。”

甚至,最后英国将这艘航母以及其廉价的3000万美元出售给了土耳其一家废品公司,可是这家公司在较快的速度下将曾经奉为“无敌舰”拆解报废,面对这件事情,我国最开始的想法是想通过这样的契机,和英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可是英方这样的举动,直接让我国感觉到十分失望,甚至是愤怒,并且这件事情,不单单是一次航母交易的失败,更是中英关系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但也因为这件事情,让我国政府对自主研发航母的决心更加深重,甚至加速了我国航母领域的发展。虽然后期我国也在不断努力自主研发航母技术,可是由于经验不足,还是选择利用退役航母进行学习改造。

到了2002年,机会终于来了,我国与乌克兰签订了协议,并购买了一艘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而我国从这艘航母改造入手,逐渐掌握了航母的运作以及制造原理。

直到2012年,在我国不断的努力下,有刻苦钻研的精神,终于有了回报。我国第1艘国产航母“辽宁”号正式下水,直到今日,我国已经成功建成了三艘航母,可以说这样的发展速度是瞠目结舌的,并且从最初的奔跑,到世界并驾齐驱,再到积极展示自身实力,只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时过境迁,曾经作为海上霸主的英国,到目前似乎也感觉到力不从心。曾经他们引以为荣的巡洋舰在多年服役后,已经出现老旧不堪,因为其维修费极为昂贵。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英国突然想到出手。这时候就想起曾经被自己拒之门外的中国,并且希望中国可以收购这些巡洋舰来解决他们的难题。

但对于之前的耻辱,怎么可能一笔勾销!因此面对这件事情,我国直接拒绝。甚至有一些资深专家对此评论道:“就算白送,我们也不要。”

的确,英国此举未免太过自相矛盾。当年大言不惭“宁愿销毁也不卖给中国”,现在又想着卖给中国赚钱,这份恩将仇报的心态实在难以令人接受,何况时过境迁,中国的国力和造舰技术已非昔比。不再需要别国的“施舍”。

所以,从以上内容,我们也可以分析出:英国想让我们收购一些非企的巡洋舰,但是我国也不需要了。其中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方面。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得到提升,已经不需要了。这些年过去,我国已经成功研发并建造了自己的航母,并且在国际地位当中也有相应影响力。

第二方面。这也是我国的尊严。因为面对这件事情不仅仅代表着一笔交易,也是两国尊严的较量。而且我国在这几十年发展过程当中,已经不是之前的弱国,也不需要在依靠别国的施舍自立。

“宁愿销毁也不卖给我国”,这句话成为了中英关系中的一道坎,但是这样的话语,并没有让我国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航母事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对英国这种背信弃义行为的最好回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乌克兰   土耳其   敌舰   英方   我国   巡洋舰   时过境迁   英国   转折点   航母   中国   尊严   领域   关系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