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头挖心背后的义无反顾

这是白驹说分享的第34个历史故事

01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二十六日,安徽安庆府衙大堂。

一名身受重伤的人犯正盘腿端坐在堂上,坦然接受官府的刑讯。负责主审此案的是安徽布政使冯煦,其他陪审官员包括臬台毓朗、安徽提学使沈曾植等人。

到底是什么人犯如此棘手,要出动安徽省头几号主官共同审理?

就在当天上午,这个名叫徐锡麟的人犯竟胆敢大庭广众枪杀安徽巡抚恩铭,要造大清的反!

冯煦气不打一处来,愤怒地指责徐锡麟:“抚台待你不薄,你却如此忘恩负义,是否受了孙汶(即孙中山)指使,还有哪些同党?”

徐锡麟听后十分不屑,虽胸口中枪,但仍勉力挺直腰板大声道:“恩铭确实待我甚厚,但这只是私情,而我杀他,乃是驱逐满清的公理。”

费力地大口喘气后,他接着说:“我和孙汶不是一路人,他不配指使我,除了陈伯平、马宗汉助我外,别无他人,不要牵连无辜。”

冯煦清楚这是个硬骨头,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审问,反倒是徐锡麟询问起恩铭的生死。

陪审的毓朗闻言冷笑道:“抚台轻伤而已,明天就会亲自来审你,还要挖了你的心肝!”

徐锡麟一听恩铭没死,很是沮丧,但再看看毓朗等一众官员怒不可遏、咬牙切齿的样子,瞬间明白了什么,开怀大笑道:“恩铭已死,你们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手脚剁了,全身砍碎了,都可以。”

众官皆愕然,不由得面面相觑。

△被捕后的徐锡麟


02

刺杀恩铭这件事,徐锡麟是蓄谋已久的。

徐锡麟祖籍浙江绍兴,父亲徐鸣凤是当地有名的乡绅,放到现在就是妥妥的富二代。他自幼接受儒家教育,后担任绍兴府学堂副监督,偶然在赴日考察期间遇到陶成章等革命党人,一聚一聊,大受震撼。

得嘞,要救中国,推翻满清王朝没得商量,徐锡麟就此毅然决定投身革命。

从日本回国后,徐锡麟先是加入了革命组织光复会,四处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后来又开始创办学堂,积极培养革命后备人才,逐渐成为光复会的核心领导人之一。

△革命组织光复会的誓言


徐锡麟忙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但另一边,他的老父亲可就愁坏咯。

儿子一心推翻朝廷,这哪是闹着玩的,是要株连九族的大罪。徐鸣凤因此惶惶不可终日。在百般劝阻无果后,老父亲给了徐锡麟一笔钱,然后桥归桥,路归路,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

徐锡麟心也真大,反倒觉得从此孑然一身,了无牵挂,革命热情更加高涨。

光绪三十二年,光复会也悟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左思右想之下,众人决定让骨干们捐官,打入敌人内部,以谋取军权。

晚清吏治腐败,只要花钱就能买个官身,但大多是候补,真正履职还需要打点关系。恰巧徐锡麟的表叔俞廉三曾是清廷的封疆大吏,先后出任湖南、山西巡抚,于是徐锡麟便托俞廉三帮忙捐了个候补道员。

俞廉三也很欣慰,心想自己这个表侄子可算是开窍了,知道要为朝廷办事。他继续发扬雷锋精神,又帮徐锡麟走后门,将他补缺到安徽当差。

为什么是安徽呢?

因为此时的安徽巡抚恩铭正好是俞廉三的挂名弟子。恩师发话,恩铭自然不会推辞,欣然接纳了老师的表侄。

可恩铭又怎会料到,这次人情世故竟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催命的定时炸弹。

△安徽巡抚恩铭


03

恩铭虽是个满人,但却没有多数满人的保守迂腐,他是清末新政的积极推动者,在安徽推行新政不遗余力,是一名颇有革新精神的官员。

一开始,恩铭对徐锡麟这个捐官的关系户并没有特别的好感,随便给他安排了个安徽陆军小学堂会办的差事,徐锡麟重操旧业,也算是物尽其才,人尽其用。

尽管只是个管理小学的副职,但徐锡麟却极为勤勉,无论刮风下雨都与学生一同出操训练,且办事得力,广受好评。

这一切恩铭自然看在眼里,而且俞廉三也不失时机地再次来信,请恩铭对表侄加以重用。此外,徐锡麟也出过洋,符合恩铭推行新政的需求。于是恩铭开始赏识徐锡麟,还让徐锡麟拜自己为座师。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恩铭提拔徐锡麟担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会办,这省警察厅副职+省警察学校副职,绝对的大跨步提升,徐锡麟一下子掌控了部分警政的权力。

自己预定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实现,徐锡麟激动万分。利用职务之便,徐锡麟抓紧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通过四个多月时间,逐渐培养了一支革命队伍。他曾向同志夸赞他的巡警学员们:“有此三百学生,训练娴熟,足抵三千子弟兵。”

这一年,革命形势风起云涌,革命党人先后在黄冈、惠州发动武装起义。徐锡麟备受鼓舞,也迫不及待地与秋瑾谋定,将在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上刺杀恩铭,趁乱举事。

△徐锡麟


04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二十六日上午9时许,安徽巡警学堂大操场。

安徽省级高官均亲临现场。安徽巡抚恩铭端坐在主席台正中央,准备为本次毕业的学员颁发证书。

这时,徐锡麟神情凝重地跑到恩铭身前,高声喊道:“启禀大帅,今天有革命党起事!”

恩铭听后大惊失色,焦急地问道:“革命党在哪里?”

恩铭并不知道,这只是徐锡麟起事的信号。徐锡麟事先安插在主席台的同党陈伯平突然向恩铭扔出一颗炸弹,众官员一瞬间呆愣当场!

眼看众高官将被一锅端了,情况却突然反转,这颗炸弹居然是枚哑弹!

众官员回过神来,立刻抱头鼠窜,恩铭也反应过来,拔腿就想跑。徐锡麟见状,迅速从靴子里掏出一把手枪,对着恩铭连开三四枪,而同党陈伯平和马宗汉也一同朝着恩铭集火射击。

恩铭已身中六七枪,亲卫们方才拦至身前,簇拥着将恩铭抬走。徐锡麟等人也不再纠缠,趁乱带着几十名巡警学员按计划直奔安庆军械所。

△刺杀恩铭


安庆军械所是安徽最大的军火库,占领了军械所便控制了海量的武器弹药,接着便可攻克巡抚衙门,克复安庆全城。

不久,徐锡麟率队冲进军械所,总办周家煜仓皇逃窜,起义军顺利攻占军械所。

然而,这周家煜跑路时不忘带走了所有的库房钥匙。军火重地,铜墙铁壁,起义军只能干瞪眼,根本无法撬开门锁。最终,徐锡麟等人翻箱倒柜,只觅得五六门火炮。

有总比没有强,徐锡麟命众人操炮,只可惜这些炮早被卸了炮闩,已没法使用。

就在起义军一筹莫展之时,清军开始围攻军械所。

此时此刻,除去一路走散的,占领军械所的起义军也就二十几人,且只有徐锡麟等少数人有枪,这注定是一场失败的起义。

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激战,最终陈伯平战死,徐锡麟、马宗汉等人被生俘。

以冯煦为首的安徽官员害怕夜长梦多,议定明日即处死人犯。当时清廷已废除凌迟,众人遂决定参考“刺马案”,将“忘恩负义”的徐锡麟砍头挖心。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关于先砍头还是先挖心,官员们产生了分歧。满官主张先挖心,乱世重典,杀鸡儆猴;而冯煦等汉官则担心激怒革命党,主张先砍头,死后再挖心。

最终,清廷还是怂了,选择了砍头后再挖心。

第二天,时年三十五岁的徐锡麟从容就戮,至死面无惧色。死后被清廷挖出心脏来祭奠恩铭。

△冯煦:恩铭死后接任安徽巡抚,处理恩铭刺杀案时秉承“治其狱,不株连一人。


05

恩铭临死前曾口述了一道呈给慈禧和光绪的折子,其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出洋之学生良莠不等,奴才伏愿我皇上进用之时,慎选之也。”

恩铭血的教训也正是当时清廷的一大困局。

满清统治者当然知道,要保住大清江山,拉胯的满人以及只会写八股文的腐儒们已经靠不住了,唯有鼓励留学,重用掌握西学的留洋人才。

然而很大一部分留洋人才在接受新思潮后,回头又对满清的专制与腐朽日渐嗤之以鼻,反而倾向于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满清统治,再造中华。

不用人要亡国,用人也要亡国。

久而久之,清廷陷入了一种既要用人、又要防人的尴尬境地,后来的皇族内阁便是一个缩影。

在彼此互不信任中又熬过了五个年头,与国人离心离德的大清朝终于轰然崩塌。

END


#古籍里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光绪   光复会   安庆   军械   起义军   清廷   巡抚   巡警   安徽   义无反顾   官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