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惊现“针灸铜人”,轰动整个中医学界,专家却称:这不可能!

前言

日本出现我国丢失许久的“针灸铜人”?

此消息一传出,就震惊了整个中医界。

可当我国专家前往日本后,却一口断定:这不可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真假“天圣针灸铜人”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学者陈存仁前往日本参观。在东京博物馆中,他见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一具铜制人体模型。

在经过仔细考证后,陈存仁兴奋的发现,这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天圣针灸铜人”。等陈存仁回国将此消息透露出去后,整个中医界都沸腾了,很多相关领域的专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去日本见一见这具针灸铜人。

其实早在1925年,中国就曾有一位老中医在参加日本医学会议时发现了这具针灸铜人,并且由这坐铜人身上的文字判断其来自中国,这让他十分震惊,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传说中失踪已久的“天圣针灸铜人”。

可尽管老中医在回国后立刻上报了此事,但当时国内战乱不休,根本没人在意这种“小事”。

直到三十年后,陈存仁根据老中医留下的线索,专门前往日本探寻此事,并成功引起了大众的注意。

只是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中日之间的关系处于低谷期,才只能暂时将此事耽搁下来。可随着双方关系刚刚稍微解冻,众多中医研究院专家就迫不及待地组成一个团队并于1979年前往日本进行考察。

根据日方描述,此铜人一开始内部还有木制五脏六腑,只是年久失修而损坏。这无疑是和传闻中的“天圣针灸铜人”十分吻合,因为在至今所有针灸铜人中,只有北宋最开始的那两个铜人有仿制腑脏。

同时此针灸铜人和《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对比,发现其身上穴位全都能对应,其头鬓也一样可以打开,这连明朝的仿制品都很少能做到这点,这让很多人都相信这就是当初北宋流失的那具针灸铜人。

当时的著名医史家马续兴就做出了这样的推测:公元1126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东京汴梁后,有一座针灸铜人被金兵抢走,后来由于战乱不断,16世纪时辗转流入到朝鲜,几十年后,这座针灸铜人又被日本人发现,随之被其掠至日本。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表明这就是宋朝那具“天圣针灸铜人”。

但最终,专家的结论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专家称:日本博物馆中的那座铜人并非北宋丢失的那座。那么,这是怎么推断出来的呢?

原来,在《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的绘图显示,针灸铜人上半身裸露,下半身又穿着服饰,这是因为受当时中国传统礼教思想影响,人们都认为裸体铜人有失礼仪,而且其还要受到很多人观赏,因此必须有简易衣物进行遮盖,而日本的这坐铜人,却是一丝不挂。

而且根据周密《齐东野语》说法,天圣针灸铜人的身上的穴名用的是错经的方法,也就是将穴名刻凿在铜人身上后,再涂上经字,而东京博物馆的这座铜人身上的穴名则是用涂料书写上去的。

同时根据仿制铜人发现,铜人手大多为五指平分,而日本博物馆里的这座铜人左手姿势是掌心向后,拇指、中指扣成环型,这种姿势被称为“同身寸”,是明代徐凤提出的,自然不可能影响到宋代。

根据记载,王唯一在制造时候参考了中国针灸学,将普通人身高记为七尺九寸,但无论是按照宋代估算约为两米三又或按照汉代约算为一米七六,都和日本这个铜人的一米六二有很大差距。

综上所述,这具铜人不可能是传闻中的“天圣针灸铜人”。那它的真实来历是什么呢?

几年后,人们在一个日本医生的墓碑上发现,这个铜人是被名为山崎子次善的医馆于十八世纪末打造,并是按照明朝仿制铜人为蓝图,因此和宋代铜人有如此大的差距。

至此真相大白,而日本也在铜人介绍中加入了制作者姓名和年代。但我国宋朝的“天圣针灸铜人”到底去了哪里呢?

南宋时诞生的“针灸铜人”

宋朝天圣年间,宋仁宗常年患病,需要太医为其进行针灸治疗。可随着次数增多,宋仁宗渐渐发现不同太医的针灸效果完全不同,这让宋仁宗的病情始终没能根治,时常反复。

原来,到了宋朝,针灸虽然已经流传800余年,但可以称为历代针灸医生“教科书”的《皇帝明堂经》已经失传。因此医生们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进行针灸,这导致每个医生的找穴手法和扎针力度都不同,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尽管有很多医生都想重新归纳出一本针灸“教科书”,但古代信息传播技术不发达,个人的力量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对于身为皇帝的宋仁宗来说,这自然是小意思。

宋仁宗大手一挥,叫来了自己最信任、认为针灸手法最好的医官王唯一,要求他对针灸疗法进行归纳和总结,规范所有医生的针灸手法。

虽然有皇帝的支持,这份工作会简单很多,但却依然愁坏了王唯一,他知道此事难度有多大。如果和前人一样仅靠文字,还是很难让所有医生做到统一,每个医生的文化水平和经验都有差别,对同一段话的理解也有区别。

思考很久的王唯一,最终决定打造一些“教学用具”,亲自上手肯定比只看文字学得更快更好。于是,人体模型,也就是如今的“天圣针灸铜人”问世了。

“天圣针灸铜人”一共制造了两个,高度和成年男子相仿,内部并未填实,外壳可以拆卸,里面有严格按照比例制作的五脏六腑。其外壳上还标注了所有人体穴位,并打上小孔,大小正好可以用针插入。

这铜人不但是“教学用具”还可以充当“考核目标”。其内部是真空的,可从发鬓处打开注入水银,随后用黄蜡覆盖铜人全身,遮盖住标注好的穴位。被考核的医生需要自己判断下针方位和力度。

如果位置出错,针就无法刺穿铜人,如果力度不过,就无法刺穿黄蜡。只有位置和力度都足够,铜人才会流出水银,也表明该医生通过了考核。

为了能更好的使用“针灸铜人”,王唯一还撰写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这本“说明书”上详细记载了人体354个穴位位置。

王唯一所制造的铜人深受宋仁宗所喜爱,一尊放在翰林医学院进行教学和考核,另一尊则防御大相国寺人济殿中,供所有人鉴赏。

可随着北宋被金所灭,两句铜人也不知所踪。直到南宋末期才找到其中一具,可元朝忽必烈在听说了此事后向南宋皇帝讨要,无奈之下南宋只能双手奉上,而忽必烈得到铜人后也是非常喜爱,花大价钱让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进行了维修。

后来明朝太医按照明英宗旨意,按照从元朝得到的铜人进行仿制,并在完成后将仿制品摆在太医院,而原版不知所踪。

明代仿制铜人此后落在了清朝手中,并在清朝末期,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抢走,而为了弥补这个损失,光绪帝年间又再次仿造明代铜人制造了一个铜人,也就是光绪铜人,如今珍藏在中国博物馆。而除此之外的另一具“天圣针灸铜人”的历程至今没有任何记载,下落不明。

小结

2003年,我国针灸医学家黄龙祥在俄罗斯的埃尔米塔什博物馆中,又见到了一个和我国保存的光绪铜人几乎一模一样的铜人,并根据介绍得知此铜人正是来源于中国。

这个消息再次激起国内中医界的探讨,而我国也是很快派人前去探查真假。不过最终结果还是让人失望了,这也并非是“天圣针灸铜人”,但其来历也不一般,正是光绪铜人的原版,在八国联军中丢失的明代仿制铜人。不过俄罗斯拒绝了我国的归还要求。

时至如今,两具“天圣针灸铜人”仍是下落不明,不过它们的作用却一直言传至今,为现代针灸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共享,将医疗进行了手法上的统一,让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藏没有失传。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对穴位的精准度也早早超过了针灸铜人,找不找其实毫无意义,但实际上针灸铜人依然对我国有着重要意义,它们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有着雄厚的历史意义,能为我国的文化传承提供更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日本   针灸   光绪   中医界   博物   穴位   宋朝   北宋   学界   这不   中医   医生   我国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