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是怎么处理他的老婆和女儿的?说出来别不信

前言

在清朝,一个人是否能获得荣华富贵,全凭皇上的一念之差。即使功劳卓著的大臣,也难保不会因一时糊涂,得罪圣上,从此一蹶不振。年羹尧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他是如何从一个出身普通的翰林,一步步爬到权力的巅峰,又是如何在风光无限时,背离君命,最终身败名裂的呢?

一、青年才俊 入翰林

年羹尧生于清康熙年间,父亲早逝,他从小就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长大。

母亲为他聘请了当时最好的启蒙老师,年羹尧聪明好学,很快便显示出过人的才华。曾有一位到年家作客的客人见过年羹尧,就对他母亲赞叹道:“阿玉,你儿子如此聪慧,必成大器。到时你就可以衣食无忧,享福晚年了。”

年羹尧对学业极为努力,每天坚持起早贪黑读书。为了练好字帖,他总是一笔一划地反复描红,直至笔锋有如针尖。

20岁那年,年羹尧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科举考试。这次会试,他一举中了进士,获得了出任翰林院编修的机会。

这对一个平民家庭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母亲欣喜若狂,高兴地对邻居说:“我儿终于出人头地了,以后我们母子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年羹尧也激动不已,编修是朝中重要的职位,能够接触到第一手的政务信息,对于仕途来说是个绝佳的起点。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争取更大的作为。

二、英姿勃发 出任巡抚

年羹尧整日埋头工作,很快得到上级的注意和提拔,先后升任侍读学士、南曹掌印。

一次,年羹尧奉旨出任山东学政,考察选拔当地人才。

他深知这是向皇上显摆政绩的大好机会,所以并不像其他考官舞弊收贿,而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考核,使得真正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这场考试,年羹尧准备了许多新的试题,对答卷进行了仔细阅览,没有因为应试者的背景而有所偏颇。最终,他选拔出了许多据实力而言确实优秀的士子,获得了非常好的评价。

这在本地士人中赢得了极高的评价。大家都说,年考官不同凡响,必定大有作为。年羹尧也为自己公正无私的表现感到骄傲。

就这样,年羹尧很快以他的真才实学,获得了皇帝的赏识,四十出头时就出任了四川总督兼巡抚之职。

巡抚职位掌握着全省军政大权,年羹尧终于官运亨通,一跃成为了一名地方上的封疆大吏。

去往四川上任的路上,年羹尧心潮澎湃,终于实现了从一个小小翰林到如日中天的巡抚的飞跃。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努力图强,把四川治理好,对得起皇上厚爱。

三、助力雍正 收服军心

任巡抚数年,年羹尧政绩显著,深得民心。他整肃吏治,提拔真才实学之士,使四川大治。

这时,他的妹妹被选入宫中,成为雍亲王胤禛的侧妃。

年羹尧细细打听后,发现胤禛凭借自身学识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很可能在多名皇子争夺皇位时脱颖而出。

年羹尧觉察胤禛有望继承大统,为了自己仕途的发展,决定尽心辅佐胤禛,为其收编人才,争取更大的政治资本,以图日后扶持。

1722年,康熙驾崩,胤禛继位,是为雍正帝。年羹尧得到这个消息后心中暗喜,自己投靠的这个派系果然一统天下了。

雍正即位后,为防叔父胤禩谋反,迫切需要稳定军心。于是他立刻派出亲信,征调年羹尧前往西北,代表皇权接管军政大权。

年羹尧遵旨启程,来到西北后第一时间召集所有的将领开会,声称受命执行皇帝谕旨,必须服从命令。众将领面对手握重兵的年羹尧,都不敢有异心,纷纷表示拥戴新帝。

年羹尧又趁机查处了几位朝中要员的亲信,以威慑反对势力。他的手段极为强硬决绝,让西北军心为之一凛。

很快,年羹尧就帮助雍正稳定了局势,使其顺利登基为帝,两人的君臣关系也日益密切。

四、骄奢淫逸 激起皇怒

登基之初,雍正对年羹尧寄予厚望,封他为武英殿大学士,年羹尧也没有辜负皇恩,为雍正平定了不少叛乱。

可就在这时,权力的增长让他骄奢淫逸起来。年羹尧觉得自己立下这样大的功劳,已经超越了其他臣子,甚至怀疑起自己的功绩比皇帝还大,如果没有自己,皇帝可能登基都成问题。

这种心态让年羹尧任性跋扈起来。他在所辖区域大肆搜刮钱财,强占民女,引起民愤。

有一次,年羹尧路过一个村庄,看中一户人家的媳妇漂亮,就强占为妾。那家人愤然去告官,被他派兵打得半死。

这件事传开后,附近村民都躲着他走,生怕招来杀身之祸。村民们私下议论,原来大人物也这般自甘堕落,实在可惜了年巡抚的身份。

还有一次,年羹尧包养的小妾说家里缺银子,年羹尧就让手下去州县强索“贡银”。把一个地区的官吏都敲诈了一遍,众怒难犯。有位敲诈对象甚至在朋友面前愤恨地说:“我实在不想给他钱,但他权势太大,我只好忍气吞声了。”

年羹尧不仅贪赃枉法,还到朝中买官卖官,扩大自己的势力,渐成一个威胁。这些事传到雍正耳中,他大怒:“朕提拔他,他却如此忘恩负义!”

雍正决定要好好教训这个把君王的提拔当回事的家伙。

五、失势囚狱 自杀身亡

雍正决意整肃年羹尧,但考虑到其军权在握,必须步步为营。

他先是连续数年在朝廷上当众批评年羹尧,并抽调他的心腹,削弱他的势力。

年羹尧目中无人,对皇帝的警告充耳不闻,仍我行我素。他认为皇上远在京城,不会真对自己如何。自己在西北根基深厚,就算朝廷派人也奈何不了自己。

这时,雍正终于忍无可忍,命人秘密搜集年羹尧的罪证。其中一名奸细甚至混入了年羹尧的下人当中,暗中观察他的言行。

然后,他暗示朝中官员对年羹尧进行弹劾。刑部随即上奏年羹尧九十二条罪,当众宣布撤职查办。

年羹尧这下知道大势已去,放弃了求情,在狱中上吊自尽身亡。狱卒发现他的尸体时,不禁感叹,原本高高在上的巡抚也无法逃脱皇权的惩治。

六、妻离子散 家破人亡

年羹尧一死,妻儿也难逃厄运。

他的正室早逝,小妾被赐令自尽。儿子大都发配边疆,长子更被处死。为此,年家上下都哀嚎不已,认为皇上过于残忍。

年羹尧的亲兄弟也被剥夺官职,其他亲人也受牵连。整个年家都陷入了恐慌之中,许多都不敢再与他们来往,生怕拖累自己。

就这样,年羹尧招致了家破人亡的恶果。他引以为傲的事业,转眼间灰飞烟灭。

结语

年羹尧从一个普通儒生,一步步爬到权力顶峰,却在盛极一时时忘却了君命,背离了皇帝的嘱托,终至覆灭。

他的故事警示我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志勿忘,失势勿自乱。作为臣子,更要時时惦记君命,否则轻则失势,重则性命难保。

年羹尧耽于权力和金钱,迷失了自我,这就是他身败名裂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雍正   数年   骄奢淫逸   巡抚   军心   翰林   皇上   皇帝   权力   女儿   母亲   老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