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最长寿儿子:未参与九子夺嫡,历经三朝,70岁仍被乾隆重用

前言

在清朝历史上,“九子夺嫡”可谓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众皇子之间为争夺大统,你争我夺,筹谋算计,尔虞我诈。在这场争斗中,许多皇子被害或被囚,命运多舛。

然而康熙的十二皇子允祹却与众不同。他不卷入皇位争夺,也未遭祸患,反而长寿至老,受后两朝皇帝重用。他的身上到底有着什么样故事呢?

抚养之恩,感激收养

允祹生于康熙二十年,其生母为康熙的定嫔,出身并不高贵。按照惯例,他本该由皇后或太后抚养,但康熙却破例将他交给了宫女苏麻喇姑抚养。

苏麻喇姑是康熙的心腹宫女,两人从小一同长大,关系极为亲密。她几乎伴康熙左右终生,可谓知己知彼。康熙十分信任她,将允祹交给她抚养,也可见一般。

苏麻喇姑将允祹视如己出,给予他细致入微的照料。她的教导涵养了允祹淡泊名利的性格,这对他日后避祸致福起了重要作用。允祹也十分感激苏麻喇姑的养育之恩,孝顺她一生。

苏麻喇姑天性温和,将允祹抚养长大的这些年里,她就像允祹的亲生母亲一般,全心全意地照顾他的起居饮食,处处为他着想。允祹还很小的时候,苏麻喇姑便开始耐心地给他讲故事,传授文字知识。

她细心观察允祹的性格,发现他聪慧稳重、深思熟虑,就会在讲故事时添加一些劝善惩恶的内容,悄悄地培养允祹仁爱为国的品质。

允祹从小接受苏麻喇姑的熏陶,渐渐养成了乐于助人、严以律己的性格。他也十分敬重苏麻喇姑的教诲,努力学习她所传授的知识,不辜负她一片苦心。

允祹成年之后,苏麻喇姑已步入老境。允祹时时以孝顺态度侍奉苏麻喇姑,从不因为身份尊贵而有丝毫怠慢。他会亲自为苏麻喇姑泡茶送饭,细心照料她起居。

每逢苏麻喇姑生病,允祹更是昼夜守候在她床前,眉头紧锁,如同照料生病的母亲一般无微不至。苏麻喇姑看在眼里,感激涕零,常说允祹是自己一生最大的骄傲。

她在临终前拉着允祹的手说:“我这一生,能收养你为儿,实在是老天对我最大的眷顾。儿啊,你要记得言传身教, 做一个仁厚正直的人。”允祹泪眼点头,向苏麻喇姑郑重承诺一定会遵循她的教导,永远不忘她的养育之恩。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慈悲为怀,见允祹孝顺,便封他为固山贝子,让苏麻喇姑晚年生活无忧。四十三年,又进封他为多罗贝勒,掌管军务。

允祹以恭顺的态度接受封赏,并以竭诚侍奉康熙为己任,从未有过丝毫骄矜之心。他时刻谨记苏麻喇姑的教导,努力修炼自己的德行,目标是要成为一个仁厚正直、深得民心的贤明君主,决不辜负苏麻喇姑和康熙帝的期待。

波澜不惊,避祸得全

四十七年,康熙驾崩,九子夺嫡达到白热化。众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无所不用其极,互相算计陷害,朝堂之上也暗流涌动,权力交接过程险象环生。

允祹在这场纷争中保持着超然的淡定和客观态度。他没被权力的诱惑冲昏头脑,深知这场皇位争夺的残酷和血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己先天地位低下,实无胜算。因此他选择远离这汹涌的政治风浪,安静地守在一旁,看这场九子夺嫡慢慢分出胜负。

允祹的这种明智选择,避免了他卷入皇位纷争的风险。当四阿哥胤禛最终胜出,登上皇位成为雍正帝后,允祹并未受到趋炎附势的指责,保全了性命。

雍正为人多疑,生性猜忌。即使允祹不曾觊觎皇位,雍正也防备他手握重兵。于是在登基后不久便贬允祹职务,打压他的势力。允祹对此并无怨言,仍然恪守本分,忠诚侍奉新主。

他明白雍正刚刚登基,需要防微杜渐,所以贬斥自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并不计较。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勤勉工作,只求尽自己的一份力,绝不参与任何权力争斗。

雍正见允祹毫无异心,渐渐放下戒心。再加上允祹工作态度恪尽职守,渐渐地赢得了雍正的信任。数年后,雍正决定重新提拔允祹,任命他管理军机要务。

允祹谢过雍正新的知遇之恩,内心更加踏实,因为他明白只要自己一心一意为国家效力,不谋权势,就一定能得到明君的信任。这也增强了他只要尽心尽职,坚守本分的人生观念。他感激新恩,更加努力工作,以报答雍正的知遇之恩。

乾隆朝,重任再托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驾崩,乾隆继位。允祹已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乾隆十分赏识这个温文尔雅、工作努力的叔父,多次重用他,托付重任。

乾隆元年,乾隆封允祹为和硕履亲王,让他主持太庙祭祀大典,以示倚重。允祹以谦卑的态度接受封赏,并以最大努力完成乾隆交代的各项工作。

乾隆希望借助允祹的威信,进一步稳固王朝基业。他安排允祹主持祭祀大典,就是要显示皇室的和睦团结。允祹也确实不负所托,以足智多谋的姿态主持祭祀。

他首先邀请所有宗室王公前来观礼,接着按照古礼仪式进献牲礼,祭拜天地。全程庄严肃穆,将王朝正统予以昭示。在繁复的仪式过程中,允祹也不显疲态,一丝不苟地完成乾隆的嘱托,将太庙祭祀办成一场庄严盛大的国家大典,展现清朝皇权神圣不可侵犯。乾隆对允祹的表现十分满意。

十年间,允祹辅助乾隆处理朝政,勤勉尽责,深得乾隆倚重。允祹身经百战,功绩昭著,乾隆需要运用他的才智和威信来巩固自己的皇权。

于是他多次派允祹出镇各地,以允祹的威望来安抚地方。允祹也不辱使命,化解了很多地方纠纷,将功劳都归于乾隆,从不独揽大权。乾隆曾多次公开赞赏允祹的品行才能,并认他如父亲一般。允祹也以尽忠报国为最大荣耀,一心辅佐乾隆成功掌权。

晚年承欢,善终吉祥

允祹一生低调务实,最终在乾隆朝善终。乾隆十五年,允祹的独子早夭,乾隆便将自己第五子允ㄧ过继给允祹,以示慰藉。乾隆还亲自前往允祹府上看望他,让他节哀顺变,并让他在宫中度过时日。

允祹谢过圣恩,表示自己已岁数很高,不久人世,请求让自己在府第度过余生。乾隆嘉许他的选择,还派人时时照料,以维护他的尊严。

允祹在府中平静度过最后几年时光。有时乾隆会亲自去他府上看他,与他讨论国家大事,倾听他的忠告。允祹也毫无保留地向乾隆提供卓识远见的建议。他的智慧与阅历帮助乾隆避过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对巩固大清王朝作出了重要贡献。

允祹一生避祸得善终,是他淡泊名利、坚守本分的人生态度得以兑现。他远离九子夺嫡的争斗,也避开了雍正的猜忌与报复。在康熙众多皇子中,他是最长寿、最得君王宠信的一个,可谓是人生的胜利者。

他用一生报答了苏麻喇姑和康熙的抚养之恩。他丝毫不贪图权力,只求勤勉工作,对三朝皇帝都忠心耿耿。正是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让他在九子夺嫡的狂潮中全身而退,最终长寿至老,善始善终。

结语

允祹的人生报答了恩情,避开了争斗,以淡泊的心态应对权力更替,以竭诚的努力回报君王知遇。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和报恩图报的美德,值得后人学习和思考。他的一生既坚持了道义,又保全了自我,可谓审时度势的人生胜利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乾隆   雍正   康熙   王朝   皇位   皇子   祭祀   争斗   名利   权力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