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界大咖落马!白天正人君子晚上西门庆,网友:刀郎说的太对了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丨虞欢

编辑丨虞欢

近日,国家一级演员苏孝林因涉及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此消息一出,迅速在全网引发热议。

谁也没有想到,人前翩翩君子的苏孝林,背后竟然是一个道貌岸然、贪图享乐的伪君子。

随着调查信息的不断披露,网友发现苏孝林竟然是现代版的西门庆!不由地感叹:“文化人堕落起来,都没流氓什么事了。”

还有不少网友直言:“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不正是在讲苏孝林?”

所以苏孝林究竟犯了什么事?下场又会如何?

文艺界的“毒瘤”

提到苏孝林这个名字估计大家都不太知道,但他组织创排的大型舞蹈诗《西出阳关》应该有不少人印象深刻。

1989年,苏孝林临危受命,接手兰州歌舞团,在他的带领下,兰州歌舞团开始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先是对院团进行合并优化重组,然后又将重组后的歌舞团改名为兰州歌舞剧院。

意外接手重担的苏孝林,下定决心要将兰州歌舞剧院发展成为综合性演艺的歌舞剧院,要努力成为国内一流院团。

可以说,自苏孝林接任后,在他目标明确的构想下,兰州歌舞剧院的发展如日中天。

不仅接连推出众多优秀作品,如:大型历史舞剧《兰花花》、大型舞剧《大梦敦煌》,还培养出一大批年轻演员,就连兰州歌舞剧院也上升成为国内一流院团。

凭借优异的政绩,苏孝林的仕途也是一帆风顺,先后担任兰州大剧院院长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

可以说苏孝林退休时,是真正地头顶无数光环,身披万千荣誉,可谁也没想到的是,对文艺界有着杰出贡献的他,竟然会是一颗深藏不露的“毒瘤”。

超标准私用公车,安排亲属公款旅游,甚至接受“私企老板”提供的特殊消费,这些早在多年以前便明令禁止的行为,苏孝林可以说是一个不漏。

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大肆挥霍公共资源,将公家的东西据为己有,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却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

此举属实让人不耻,可偏偏这还只是他众多罪名中的其中一个。

曾经大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拉关系找门路,大搞圈子文化的片段,也在苏孝林的身上真实上演。

苏孝林其中的一个罪名便是:置政治纪律于无物,通过拉帮结派的手段,培养壮大自己的势力,当上级组织派人前来调查时,利用自己的势力对调查人员百般阻挠。

甚至跟自己的势力互相打配合,偷摸转移非法所得,在做完一切后又迅速销毁证据。

除此之外,苏孝林违反组织纪律,在职工选拔时,利用自己的权力给家人和“朋友”,开后门搞特权,破坏选拔的公平性。

当然,苏孝林冒这么大风险使用自己的权力,最终的目的还是敛财,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苏孝林便是那个被财支配的“鬼”。

至于大部分“问题户”都会犯的“挪用公款”“以权谋私”“违法违纪”,苏孝林也是一个都没少。

最让人没想到的是,苏孝林竟然还沉溺赌博,长期和其他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怪不得有“男人有钱就变坏”的说法。

要知道,苏孝林上任兰州大剧院院长时已经是50岁高龄还能有此等心情和精力,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难怪网友会嘲讽苏孝林是现代版的“西门庆”,就是不知道是施耐庵笔下的西门庆厉害,还是现代版的“西门庆”厉害。

当初看《人民的名义》时,还有不少网友表示:“剧中演得是不是有些夸张,现实官场哪里会这样黑暗。”

可苏孝林却在真真实实的告诉每一个人,只有你想不到事情,没有“问题户”做不到的事情。

披着羊皮的苏孝林

随着纪检委的调查结果不断公布,越来越多的民众关注到此事,除了称赞纪检委的调查速度,咒骂苏孝林的所作所为,还有人提议:“最好查一查苏孝林的上位史!”

一直以来苏孝林给人的印象都是翩翩君子,文艺界的大咖,去查看他的过往经历,你根本无法将苏孝林和“问题户”挂上关系。

为兰州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苏孝林,是土生土长的兰州人,十六岁时凭借优秀的歌喉,他成功进入兰州市歌舞团开始演出。

在兰州市歌舞团工作三年后,苏孝林发现兰州市歌舞团并不是自己梦想的终点。

于是,19岁的苏孝林怀揣着对艺术和梦想的追求奔赴“总政歌舞团”进行更为专业的声乐训练。

许多年后,苏孝林回忆在总政歌舞团学习的那几年,感受颇深,他说:“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甚至连个宿舍都没有,平时只能睡在合唱队的排练室里。”

那时的经历很苦却也很甜,虽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追求梦想的心却非常满足,苏孝林自述:“回忆起当时一幕幕的场景,就连排练室里吱呀吱呀转着的吊扇都是甜的。”

在总政歌舞团学习几年后,苏孝林又先后去到煤矿文工团和铁路文工团,继续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

整整七年的学习、排练和演出,让苏孝林的歌唱水平突飞猛进,1984年,26岁的苏孝林在朋友的建议下,鼓起勇气参加央视举办的首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

因为是首届“青歌赛”,各种设备和赛制都不太健全,所有的选手只分为业余组和专业组,而现场更是连个麦克风都没有,选手只能凭借自己的嗓音展现给在座的评委。

谁也没想到,苏孝林第一次参赛的成绩竟然相当不错,还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的光荣称号。

苏孝林回到兰州后,兰州市政府出于对苏孝林的褒奖,也出于对其他青年才俊的激励,直接给苏孝林连提两级工资,还奖励他一套40多平的住房。

一时间,苏孝林可谓是风光无限,两年后,苏孝林再一次参加“青歌赛”,这一次他又荣获“青歌赛”优秀演员奖。

虽然连连拿奖,但苏孝林却丝毫没有骄傲反而更加踏实肯干。

1989年,兰州市歌舞团陷入低谷期,勤恳务实的苏孝林意外被看中。

就这样,苏孝林临危受命成为兰州市歌舞剧团的“掌门人”,虽然苏孝林名义上的职位还是兰州市歌舞剧团团长助理但却有着实际话语权。

虽然是临危受命,但苏孝林也是满怀壮志,正如前文提到的,自他接手后兰州市歌舞团的发展如日中天。

大型歌舞剧、各种交响音乐会,一个接一个的演出,兰州歌舞剧院肉眼可见地飞速发展。

国家一级导演张继刚国家一级指挥卞祖善李心草也相继成为兰州歌舞剧院的客座教授。

数年来,苏孝林为兰州歌舞剧院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苏孝林也因此在文艺界享有极高的评价。

文艺界称赞他:“不仅有着扎实的主流价值观,更懂得如何用舞台传达人类共同的良知、道德和美。”

可一直向大众传递道德和良知的苏孝林,自己先却迷失在了“欲望”之中。

或许是苏孝林伪装得太好了,直到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他任职期间所犯下的种种罪行时,人们才发现苏孝林原来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果断出手铲除“毒瘤”

2021年,头顶无数光环,身披万千荣誉的苏孝林光荣退休,或许在他退休时心里也曾长舒一口气:还好自己干的事情没有败露!

可苏孝林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退休后也能被调查,还将自己曾经违纪违法的行为查了个底朝天,一世英名毁于旦夕。

对于如苏孝林这种,视纪律如无物的行为坚决实行零容忍。

苏孝林身为党员干部,却毫无党性原则,背弃初心使命,严重败坏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严重污染任职单位的政治生态。

依据相关法律和条例,最终给予苏孝林开除党籍的处分,并收缴其违法所得,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等待苏孝林的会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对苏孝林一事处理的如此果断迅速,也给所有官员和党员敲响了警钟,唯有洁身自好,勤恳为民才是光明的道路。

而苏孝林的落马,也让广大民众看见了文艺界的黑幕,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

倘若文艺界都不再光明了,那国民精神又该如何自救?

今年5月,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在一档节目上怒批戏曲行业的现状,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60岁的何赛飞痛心质问:“戏呢?钱呢?到哪里去了?振兴戏曲真不是喊的!”

几句发自肺腑的话,道明了当今戏曲行业的现状,花费几百万几千万排一场戏,拿完奖之后就放在仓库里,老百姓们也看不到,戏曲行业又如何能传承下去?

从戏曲行业再看文艺界,相信类似的事情绝对不会是戏曲行业的个例,那么文艺界如何才能良性健康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无独有偶,早在2021年,人民日报就曾痛批文艺界十大恶俗现象:“缺乏想象力和自由精神,是当下文艺创作的最大危机。”

种种现象都在说明一个问题,文艺界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社会现状,需要通过变革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

结语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正如前段时间火成现象级的《罗刹海市》带着特殊的批判意味审视当下社会却意外遭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苏孝林落马一事,看似是个人经不住诱惑跌入深渊,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整个行业都可能会存在的现象。

文艺作为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最重要的是看其发展的行业现状,不能只注重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更要关注究竟培育了什么样的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文艺界   总政歌舞团   兰州市   兰州   歌舞团   正人君子   戏曲   剧院   歌舞   对了   白天   晚上   精神   网友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