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张祥雨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2023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张祥雨。

8月16日上午11时许,2023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名单揭晓。

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张祥雨荣获这一奖项,以表彰他们提出深度残差学习,为人工智能做出了基础性贡献。四人将平分共约717万元人民币(等值100万美元)的奖金。

获奖工作是他们2012至2016年间在位于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完成的。这一研究工作被认为是计算机视觉识别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当时,孙剑和何恺明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张祥雨和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任少卿是他们团队的实习生。

2023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何恺明。

何恺明,清华大学学士(2007年),香港中文大学博士(2011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任研究员,并在2016年加入美国科技公司Facebook AI Research(FAIR)继续研究计算机视觉。

2023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孙剑。

孙剑,西安交通大学学士(1997年)及博士(2003年)。不过,孙剑已于2022年6月14日凌晨去世。当天,位于上海的人工智能公司旷视科技发布讣告称,旷视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

2023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任少卿。

任少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博士(2016年)。曾任中国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伙人兼研发总监,随后任职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蔚来汽车。

2023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张祥雨。

张祥雨,西安交通大学学士(2012年)和西安交通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博士(2017年)。旷视研究院主任研究员,Foundation Model组负责人。

深度神经网络推动了人工智能的革命和发展。其中,增加神经网络的深度是在许多人工智能应用中带来突破性进展的关键。获奖团队提出了深度残差学习,使神经网络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获得以前难以实现的能力,促成了多个突破性的成果——包括AlphaGo,AlphaFold和ChatGPT。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该奖项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做出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

2016年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已评选出多位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获奖者。他们分别是:许晨阳、林本坚(Burn J. Lin)、王小云、彭实戈、施敏(Simon Sze)、莫毅明(Ngaiming Mok)、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张祥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计算机科学   大奖   数学   未来   科学   获奖者   微软   亚洲   人工智能   研究院   任少卿   孙剑   张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