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第一易主,人口少5200万的北京完胜河北,天津垫底

在我国四大城市圈中,京津冀可以说是一出道便备受关注的。不仅因为那里有我国首都,而且我国四大直辖市,便有两个来自于京津冀。同时,它还是四大经济圈中,唯一北方的。本文,我们便通过20项核心指标来详细聊聊京津冀,看看京津冀第一到底属于拥有7400万人口的河北?还是2200万人口的首都北京?与此同时,人口高出6000万的河北,面对GDP不足自己40%的天津,是否能轻松取胜呢?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在各项关键指标上的相互优劣势以及差距分别如何呢?……相信在看完本文后,诸多疑问也就迎刃而解。

一、国土面积:
1、河北18.88万km²
2、北京1.64万km²
3、天津1.19万km²
虽然三地均为省级行政单位,但作为京津冀中唯一下辖地市的省,河北可以说是堪比鹤立鸡群。即便北京的面积是上海的近3倍大,但在河北面前,毕竟还是城市,不足以和河北相提并论,面积也只有河北的8.7%,至于面积比北京还要小一圈的天津,更是仅有河北的6.3%,足足相差了15.9倍。这也意味着,河北在土地资源开发方面,拥有更游刃有余的空间,这也是为何近年来土地资源略显捉襟见肘的北京,频频向河北投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常住人口:
1、河北7420万,2022净增-28万
2、北京2184万,2022净增-4万
3、天津1363万,2022净增-10万
身为我国第三大人口城市的北京,虽然在全国300余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处于曲高和寡的人口规模,但在人口大省河北面前,依旧是少了5200余万人口。而人口最少的天津,更是比河北少了6000多万人口,即便是和同为直辖市的北京相比,也是少了820万人口。另外,从象征人口活力的人口净增数据来看,三地也是罕见地全部处于流失状态,其中,河北流失人口更是高达28万。人口的日益减少,也预示着京津冀已经正式步入“稳定期”。

三、公路密度:
1、北京1.37km/km²
2、天津1.28km/km²
3、河北1.11km/km²
虽然京津冀无论是在面积上,还是在人口规模上,均出现了严重的参差不齐,甚至是天壤之别。但在象征经济大动脉的交通路网发达程度来看,三地却又罕见地旗鼓相当。其中,滨海城市天津虽然以6.9%之差屈居非滨海城市北京,但也领先河北15%,也算是稳居第二了。而交通网络相对更发达的北京、天津,在经济发展方面,势必将拥有比河北更旺盛的新陈代谢力。

四、GDP总量:
1、河北42370亿
2、北京41611亿
3、天津16311亿
北京虽然在人口上,足足少了河北4200万人口,但作为全国首都的北京,在四通八达的交通大动脉的如虎添翼下,在第一大经济指标GDP上差点就反超了河北,以1.8%的毫厘之差屈居河北之后。不过,由于两地GDP差确实太小,北京可以说随时都有可能反超河北。反观同为直辖市,且还拥有滨海优势的天津,却仅有北京的39%,远低于人口的62%,可谓是天壤之别,就更不用说反超河北了。


五、GDP增速:
1、北京6.85%
2、河北6.70%
3、天津5.55%
如果说光看GDP总量,还不足以确定北京能否反超河北的话,那么在看到京津冀的GDP增速之后,相信答案也就出来了。虽然北京的优势并不明显,仅有2.2%,但这一速度优势已经足以确保北京在3年内反超拥有7400万人口的河北了。而和北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为直辖市的天津,不仅增速垫底京津冀,而且还是唯一增速低于6.6%的,甚至不足5.6%。这也意味着,天津如果无法及时扭转增速颓势,和河北、北京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六、财政收入:
1、北京5714亿
2、河北4084亿
3、天津1846亿
作为拥有11个下辖地市的人口大省,却在象征财力的财政收入上,不及人口只有自己29%的城市,而且还只有北京的71%。这一成绩,对于河北而言,难免有点囊中羞涩。即便是如此,河北在另一直辖市天津面前,则又是另一番天地,不仅完胜天津,而且相当于天津的2.2倍,以至于天津和北京之间的差距高达3.1倍。另外,财政收入不及北京的河北,却又在象征建设经费主要来源的财政支出上,反而明显高于北京,这一反差也反映出,河北的发展,依旧依赖于沿海经济强省的财政转移支付上的点对点帮扶。

七、规工总利润:
1、北京1981亿
2、天津1523亿
3、河北1261亿
拥有7400万人口的河北,却在象征工业硬实力的规工总利润上,反而不及人口全部低于2500万的两大直辖市。尤其是和北京相比,差距达到了1.57倍。而缺少足够工业利润支撑的河北,在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上,自然是难以和北京、天津相提并论。这也是为何河北短短一年,人口流失便大多28万的关键问题所在,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

八、进出口总额:
1、北京36445亿
2、天津8448亿
3、河北5629亿
北京作为京津冀中唯一非沿海成员,反而在象征国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外贸上,完胜真正意义上的沿海成员河北和天津。而且,即便是河北+天津的总和,也只有北京的40%不到。反观将北京层层包围的河北,虽然海岸线是三地中最长的,但进出口反而是最低的,不仅只有天津的三分之二,更是只有北京的15%,足足相差了6.5倍。看来,决定外贸的除了沿海优势外,关键还在于综合国际影响力。

九、建筑业总产值:
1、北京13866亿
2、河北6951亿
3、天津4751亿
即便是在象征城建硬实力的建筑业方面,作为全国正是文化中心,以及经济中心的北京,可以说是将力挽狂澜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再次以城市的身份完胜拥有11个下辖地市的河北,而且足足是河北的2倍。以至于同为直辖市的天津,在北京面前堪比以卵击石,仅有北京的约三分之一。而在城建上相形见绌的天津,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也就不足为奇了。

十、粮食产量:
1、河北3865万吨
2、天津256万吨
3、北京46万吨
面积是两大直辖市11-16倍的河北,在象征农业支柱产业的粮食产量上,也是不负众望,继面积、人口之后,再次迎来大获全胜。粮食占比也是高达93%,远高于人口权重的68%,以及面积的87%。反观两大直辖市,不仅全部囊中羞涩,而且面积是天津1.38倍的北京,粮食产量却仅有天津的18%,甚至还不及天津的五分之一。以至于北京的产量仅有河北的1.2%。这也意味着,河北名副其实的属于京津的粮仓。

十一、人均GDP:
1、北京19.05万
2、天津11.97万
3、河北5.71万
北京虽然在GDP上以毫厘之差错失榜首,但在象征经济发展质量的人均GDP上,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不仅是京津冀唯一超过2万美元国际发达标准线的,而且足足领先身后的天津59%。而同为直辖市的滨海城市天津,不仅完败于北京,而且还低于2万美元,甚至还不及内陆地区的部分省会城市和一般地级市。至于河北,更是彻底沦为陪衬,不仅远低于全国均值,而且仅有天津的一半不到,以及北京的30%。

十二、人均收入:
1、北京7.74万
2、天津4.90万
3、河北3.09万
即使是在体现民富指数的人均收入上,三地之间的结果相比于人均GDP而言,也是并无太多大起大落。尤其是北京和天津之间1.58倍的差距,近乎于和人均GDP的1.59倍如出一辙。而人均GDP不足天津一半的河北,在人均收入上和天津的差距虽然大幅度缩小到1.59倍,但依旧难以掩盖河北和两大直辖市之间的巨大差距,而且河北距离全国均值的3.69万同样是相差甚远。看到这里,相信大家更能理解为何河北即便地处沿海,但人口流失依旧如此严重了。

十三、人均纳税:
1、北京1.25万
2、天津0.99万
3、河北0.30万
从象征高收入群体收入质量的人均纳税情况来看,北京似乎毫无悬念地再次脱颖而出,而且人均纳税高达1.25万。与此同时,天津同样取得不错的表现,距离突破1万已是一步之遥。相比于京津双雄的高奏凯歌,河北则是略显囊中羞涩,0.3万的表现,不仅不足天津的三分之一,而且还只有北京的四分之一不到。

十四、人均社消:
1、北京6.32万
2、天津2.57万
3、河北1.85万
众所周知,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便是良好的消费环境。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消费推动,经济也就很难稳步向前。这一点,相信大家在疫情这几年早已深有体会。而从三地消费力人均社消结果来看,北京不仅再次一骑绝尘,而且成为京津冀中唯一超过3万的,甚至高达6.32万,即便是天津,也只有北京的41%,而再次垫底的河北,则是仅有北京的29%。

十五、人均存款:
1、北京26.84万
2、天津14.25万
3、河北9.34万
在消费上曲高和寡的北京,似乎并没有因为挥金如土的消费观念而导致腰包瘪了。反而人均存款高达26.8万,甚至有望突破30万。相信能有幸看到此文的90%网友,都无法拿出30万存款,足以可见北京之藏富于民。以至于河北的人均存款只有北京的35%,即便是天津,也只有北京的53%。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北漂族很难融入这座城市了。

十六、5A景区:
1、河北11个
2、北京8个
3、天津2个
北京虽然在顶尖文旅资源5A景区上,仅次于重庆,稳居全国城市第二。但和11倍面积于自己的河北省相比,还是相差了3个。不过,对于大部分文旅爱好者而言,相信依旧会更偏爱首都北京,毕竟这里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尤其是故宫、长城、颐和园、圆明园等等,都是华夏闻名璀璨建都史的象征。反观天津,则是仅有囊中羞涩的2个。

十七、三甲医院:
1、北京56家
2、河北51家
3、天津33个
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在关键性重点资源顶尖医疗机构三甲医院数量上,以56:51的成绩力压3.4倍人口于自己的河北,脱颖而出。无独有偶,同为身为直辖市的天津,虽然三甲医院无法和北京相比,但同样是成绩斐然,达到了33个,接近河北省的65%,远高于人口的18%。不过,天津想要在数量上反超河北,还是有点任重而道远。

十八、科教-大学数量:
1、河北124所
2、北京92所
3、天津4所
作为全国科教中心的北京,虽然211院校数量高达26所,稳居全国第一。但在大学的绝对数量上,依旧是不及人口高出自己5000多万的河北省。人口最少的天津,大学数量更是只有56所。反观人口超7400万的河北,即便是仅有1所211院校,而且校址还在天津,但大学数量却超过了120所。不仅是北京的1.35倍,更是天津的2.2倍。

十九、在校研究生:
1、北京43.5万
2、天津9.28万
3、河北8.18万
河北虽然大学资源最多,但由于缺乏优质科教资源,因此,在象征未来的储备人才在校研究生数量上,反而是捉襟见肘。不仅不及大学数量不足自己一半的天津,更是仅有拥有多达26所211院校的天津19%,甚至还不及北京的五分之一。天津虽然力压河北,但放眼全国,其实同样是乏善可陈。而缺少人才支撑的天津和河北,想要持续保持高质量经济运行,无异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十、新增人均专利:
1、北京93件/万人
2、天津52件/万人
3、河北16件/万人
说完科教兴国的科教,和人才强国的人才两大维度后,我们便来看看象征经济三驾马车最后一环的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科创活力。北京新增专利不仅即将破百,而且是河北的近乎于6倍之多,即便是天津,也同样是相差了1.8倍。看到这里,相信大家跟我一样,不禁感叹,这样的北京,想不强都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河北,三大指标真的有点空空如也的感觉。

总结:随着20项核心指标上的视觉盛宴的尘埃落定。相信大家对于京津冀都市圈有了更为客观公正的全新了解和定义。而彼此在各大关键指标上的绝对成绩以及相互差距势必也已尽收眼底。最后,我们便来揭晓最终的综合实力结果:
1、北京综合得分863,共计14项第一,5项第二,1项垫底。其中,占比超50%的共计7项;
2、河北综合得分695,共计6项第一,4项第二,10项垫底。其中,占比超50%的共计4项;
3、天津综合得分443,共计0项第一,11项第二,9项垫底。其中,占比超50%的共计0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河北   冀中   天津   北京   人口   直辖市   象征   面积   数量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