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时刻”要来了吗?

近期,在中融信托、碧桂园、远洋集团相继债务违约后,国内外市场不约而同的形成了一种共识。中国的“雷曼时刻”要来了吗?

2008年,雷曼兄弟的破产成为了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随后就是危机沿着现金流逆向传递到各行各业,最终引发一场全球金融危机。

雷曼兄弟因为房地产而倒下,如今,国内房地产行业前期积累的风险也开始集中释放。这不免令人产生联想,是不是要重演历史。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雷曼时刻”尚未到来。但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未来会如何还不好说。

所谓的“雷曼时刻”并不一定是要出现一家像雷曼兄弟一样的金融机构破产才叫“雷曼时刻”。“雷曼时刻”的核心思想是指资产泡沫的冲击传递到金融系统,引发金融系统的危机,并且通过金融系统向全行业扩散的那个时刻。

这里面包含了三个重点:

其一,资产泡沫的冲击传递到金融系统;

其二,引发金融系统危机;

其三,扩散到全行业。

从当前国内的情况来看,房地产正处于挤泡沫阶段。在过去三年中,许多房地产企业纷纷债务违约,其中大型房地产违约企业如下:

蓝光,2021年5月违约

宝能地产,2021年8月违约

恒大,2021年9月违约

新力,2021年10月违约

花样年,2021年10月违约

当代置业,2021年10月违约

佳兆业,2021年11月违约

奥园,2021年11月违约

华夏幸福,2021年12月违约

富力,2021年12月违约

阳光城,2021年12月违约

正荣,2022年2月违约

龙光,2022年3月违约

禹州,2022年3月违约

俊发,2022年4月违约

中梁,2022年4月违约

绿地,2022年4月违约

融创,2022年4月违约

世茂,2022年4月违约

建业,2022年5月违约

碧桂园,2023年8月违约

远洋集团,2023年8月违约

无法否认,房地产泡沫的确在释放。而且,这种释放是全行业现象,并非个例。同时,由于过去二十多年来,房地产与金融深度捆绑,资产泡沫释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传递到了金融系统。中融信托的爆雷,爆的底层资产就是房地产。现在的情况满足第一个条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金融系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危机。换而言之,冲击波及到了金融系统,但金融系统的韧性还能承受。

2022年,银行系统中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出现明显上升。其中,中国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由5.05%提升2.18个百分点达到7.23%;农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也提升2.09个百分点达到5.48%;工商银行不良率也由4.79%抬升至6.14%;建设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增至4.36%,提高了2.51个百分点。但是,2022年四大国有银行的整体不良率是下降的。这意味着,银行系统通过风险管理还有能力承接冲击。

在我国金融系统中,银行业是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银行业的稳定是金融系统稳定的基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要银行不出事,金融系统就没问题。以这次爆雷的中融信托所在的信托行业为例。国内信托行业规模高达2.9万亿美元,其中,房地产信托规模达数千亿美元。在这轮房地产挤泡沫的浪潮下,有多少资金受影响难以估量。

所以,根据当前的情况只能说“目前还没事”,至于未来会不会有事就要看金融系统的承受力了。

如果想要防范于未然,现阶段能够做的无非是两件事:

第一,优化金融系统资产结构。对金融全领域进行结构调整,一方面增加非房地产类别的优质资产;一方面清理非房地产业务的不良率,为应对之后来自于房地产的冲击腾出空间。

第二,提前准备资金切断传导链。当初雷曼兄弟破产前,白宫其实有很多次机会能够出手干预。今年硅谷银行出事,就是因为白宫及时出手立刻就平息了危机。其实,不必等到危机发生了再干预。如果已经预见继续发展就要发生危机的话,为何不提前干预,让危机不要发生呢?

因此,第二个条件现在是不满足的。

退一步说,假设发展到第三个条件的情况时,也仍旧有回旋余地。如果连金融系统都扛不住的话,政府还有机会切断传导链。

1999年,我国准备加入WTO时,国内银行体系走到了崩溃边缘。当时,国有四大行不良率都在20%左右,并且在前一年还发生了我国第一起银行破产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破产)。一旦银行业崩塌的话,中国必将发生金融危机。

那时候,为了解决问题,有财政部出资成立著名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任务就是承接银行的不良资产。用大白话解释的话,就是用财政的钱兜底银行坏账,从而切断负面影响的传导链。而现在从事后看,当时那种做法的确挽救了银行业。

道理是一样的,即使事情到了最后一刻,只要抄作业也能解决问题。不过,与当年不同的是,眼下这波冲击,来势更为凶猛。就算集合当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吃不下来。为此,解决问题需要转变方式。一直以来,我国整体债务的负担都压在企业部门,企业部门负债率超过160%。但是,政府部门的负债率在50%以下。这轮冲击的来源就是企业部门。只要把企业部门的债务负担分摊到政府部门,危机时刻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总结,中国的“雷曼时刻”还没有到来。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在向着不利的一面发展,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有的。可如果眼睁睁看着事情潮着危险的方向发展,但不愿付出代价或不下决心做些什么的话。那么,中国的“雷曼时刻”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时刻   银行业   债务   中国   泡沫   不良   危机   资产   银行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