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同惨死北京菜市口,现场目击者:这哪里是砍头,分明是在锯头

前言

1898年9月21日的一天,一位老人听见院子街道外面闹哄哄的,于是拉开了大门看看外面究竟究竟发生了什么。

行刑的场面

“小伙子,外面发生了什么?怎么这么吵啊?”老人抓着小伙子的胳膊问道。

那人看了一眼,哽咽着说道:“大爷,你还是别看了,赶紧回屋去吧!”

大爷听到这话,顿时感觉不好了,痛心的说道:“还是逃不过啊!可怜的孩子!”

晚清街头行刑场面

过了一会,老人颤颤巍巍的拄着拐棍出了门,朝着刑场的方向走去,嘴里念叨着:

“嗣同是个好孩子,孰能无过,善莫大焉,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上一面。”

改革创新,人生污点

这位老人只不过是众多百姓中的一员,他既不是谭嗣同的亲人,也不是谭嗣同的好友,只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老百姓。

戊戌六君子,右一为谭嗣同

那天刑场上挤满了人,男女老少站的满满当当,一直从清晨到中午时分,没有一个人挪动一步,不为别的,只为送送这位被誉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众所周知,谭嗣同身上最大的污点就是对于中国西部几百万国土,欲出手将西藏和新疆等地相卖,最后在光绪帝极力反对,谭嗣同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国土分布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谭嗣同等人被不少人记恨上了,在众人的教唆下,慈禧太后手起刀落,将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斩首示众。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谭嗣同等人在民众心中的受到的爱戴,后世仍评价他们为戊戌六君子

这样看来很不可思议,但如果不是真实的史料记载,小编也不敢相信,也是事实确实如此。

谭嗣同

那么,为什么谭嗣同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原来,谭嗣同等人正在改革创新,也就是著名的维新变法,可是需要大量的经费,这才从哪搞呢?

谭嗣同等人冥思苦想,这才有了这么一个奇葩的筹集经费的想法。

光绪帝

当时还不止谭嗣同一人有这种想法,当时在左宗棠将新疆收复回来之时,李鸿章就认为新疆对于我国来说是无用之地,想要弃之不用。

而这样的想法到了谭嗣同这一时期更为严重。

1965年3月10日,谭嗣同出生于北京宣武城的一个官宦家庭,父亲任职吏部,母亲也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

左宗棠

不幸的是,,本来十分幸福的家庭却在谭嗣同12岁那年,被一场“瘟疫”夺走了母亲和哥哥。姐姐的生命,而谭嗣同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并取字叫“复生”。

12岁的年纪就见证了生死离别,在5天的时间里,眼睁睁的看着姐姐和哥哥还有母亲相继去世。至此,谭嗣同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也戛然而止。

此后便听从父亲的嘱咐,考取功名,然而数次的落第,让他对科举制渐渐地产生了怀疑,虽然写的一手好文章,但是得不到赏识,所幸便不再参加考试。

李鸿章

不久在父亲的撮合下,给谭嗣同找了一门好亲事,与一位貌美的姑娘成了家。

此女子是与谭嗣同父亲多年老李寿蓉的次女李闰,由于两家关系好长往来,又加上两家孩子都到了成婚的年龄,年纪还相仿,于是很快就结为了亲家。

李闰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谭嗣同也是当时出了名的大才子,二人郎才女貌,琴瑟和鸣,日子过的十分的甜蜜。

谭嗣同

可是这一切都是有期限的,家国危难之际,谭嗣同这样的人注定不会将自己的全部精力依附于家中。

心系家国,投身变法

变故发生在1894年,那一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次年4月,一条让谭嗣同大为震撼的条约出现在了各大报刊上,街头小巷传的沸沸扬扬的。这就是被称为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谭嗣同开始思索救亡存图之道,就是在这时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两个男人,一个是康有为,另一个是梁启超。

谭嗣同雕像

当时在光绪帝的大力支持下,康、梁的维新变法如火如荼,而谭嗣同也略有耳闻,对此,很是崇拜这两位逆着时代了潮流,冲破旧规矩的变法二人。

对于谭嗣同的才华,也得到了康、梁的认可与赏识,很快,就将谭嗣同介绍给了光绪帝。

光绪帝对于这位天资聪颖,满腹经纶的谭嗣同,也是十分的赏识,并没有因为他没有通过正规渠道考取功名就嫌弃,而是把他安排在了身边,封为四品卿衔。

影视剧照

这对于谭嗣同来说是莫大的荣耀,终于有一个可以认可自己才能的人,尤其是一个被站在政治权利顶峰的人所关注。

在谭嗣同的眼里,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没有那一个比光绪帝更有诚意的了,作为一个臣子,如何不鞠躬尽瘁,肝脑涂地,哪怕是奉献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好景不长,因为慈禧太后的从中作梗,很快,戊戌变法失败来了,而光绪帝也被囚禁在了中南海瀛台。而谭嗣同也被关进了大牢里。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恰是因为谭嗣同对光绪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才促使他在维新变法失败之后才抱着这样一个必死的决心。

在狱中,他给光绪帝写了这样一封绝笔信:

我圣上之命,悬于太后、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从这封绝笔信中,我们可以窥探到谭嗣同从内心深处对光绪帝十分的感激,在“我圣上”这三 个词中,流露出谭嗣同对光绪帝的拳拳衷心。

而谭嗣同的忠心也是有原则的 ,他并不是那种盲目的忠诚。

在谭嗣同的政治理念中,他并不认可专制统治,而是渴望自由和平等,他希望有忠义之士站出来,挽救大清数百年的基业,希望当权者可以让国家富强,让民族富强起来。

影视剧照

他希望自己的国家可以向西方国家一样自由、平等、和谐。

然而一个人的视野终归是有限的,尽管变法的进程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人的生活状况。

但是终究还是没有找到中国人出路到底在哪里?究竟是什么样的改革制度才是适合这个国家以及这个民族的?

袁世凯

在变法的期间,谭嗣同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变法的点在于,他并不希望取消“帝制”,而是希望通过变法使“帝制”变得更加的顺应民生的需求以及发展。

而这一理念正好戳中的慈禧太后的死穴,在慈禧眼里,这完全是在挑战皇家的威严。

与此同时,袁世凯野心勃勃,妄想着称帝,但是又怕天下悠悠众口,所以一心想着灭掉慈禧。

慈禧太后

他将此信息无意中透露给了谭嗣同等人,此时的谭嗣同已被慈禧扰的焦头烂额,早就有除去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而袁世凯的想法正中下怀。于是,二人很快就策划了一场“政变”。

可惜黄狼捕蝉黄雀在后,谭嗣同等人不知道的是,慈禧和袁世凯早就暗通款曲,计划要杀掉变法的几名要员。

而早就看谭嗣同等人不顺眼的慈禧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早就想除之而后快。

影视剧照

就在他被光绪帝封为四品爱卿衔之后的第16天,慈禧与袁世凯暗一举将皇帝罢黜,变法的领导人之一的谭嗣同等人全部关入大牢。

以死明志,与妻话别

只怪自己当初信错了人,上了袁世凯的贼船,谭嗣同极度的自责与悲愤,但是为时晚矣,显然变法失败了。

这和光绪帝所设想的完全不一样,大事未创半而中途流产,对此,光绪帝悲愤的说道:“我为二十三年罪人!

光绪帝

其实早在被捕之前,谭嗣同等人就得到消息,袁世凯叛变了,康有为他们几个人也即刻赶往日本避难,但谭嗣同自知死路一条,但生死不过如梦,气节却是永恒不灭的。

为了唤醒更多的中国人,戊戌六君子愿意用自己的鲜血以身殉道,同时也为了报答光绪的知遇之恩。

9月21日这天,临刑前,谭嗣同妻子李闰哭喊着:“我还想为你再生一个孩子!”

影视剧照

原来,夫妻俩之前生下过一个儿子,可惜不幸夭折了。

作为妻子的李闰不是不知道丈夫一心投身的为国为民的事业当中却,但为了家国必须做出取舍。

为了谭嗣同能够顺利的变法,没有后顾之忧,这些年来都是李闰一个人照顾着这个家里的里里外外,不论是公婆还是家务,她都毫无怨言。

李闰

如果说谭嗣同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一个人,那必定是他的妻子李闰。

看着痛苦不已的妻子,谭嗣同转头对着围观的老百姓说道:“孩子生出来也是最为大清的奴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要是这样的话,不生对自己也是一种宽恕。”

话语刚落,有人悲愤的骂道:卖国贼!

他真的是卖国贼吗?临死前的谭嗣同听到这句话只是微微一笑,再也不愿多谈,不久谭嗣同就被刽子手活活砍了30刀才处死。

谭嗣同

老人看完围观者拿着馒头蘸着血吃之后,摇了摇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前有文天祥,后有谭嗣同,但斯人已逝,馨香永芳。正是这种悲壮的英烈精神,让戊戌六君子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他们留下来的精神遗产,更值得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传承与发扬。

你认为谭嗣同这样的死法值得吗?欢迎留言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菜市口   光绪   知遇之恩   帝制   卖国贼   圣上   新疆   目击者   悲愤   北京   剧照   慈禧   君子   分明   说道   想法   父亲   老人   现场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