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别人坐热的凳子不能马上坐?真相是……

大家出门在外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

会被提醒

“不能坐别人的热凳子”


为啥不能坐“热凳子”?

真的有啥讲究么?




热板凳上可能会有什么?

公交、地铁、公园等场景,难免会直接接触“热椅子”。

除了由下而上冒的丝丝暖意外,热板凳上的残留物首先取决去前一个人是如何就坐的。

如果TA衣着保守,长裤长裙,那么板凳上除了一些很难被肉眼发现的衣料碎屑外,并不会有比公共场所更多的细菌或微生物。

但如果TA的皮肤直接和板凳或者椅背接触,那么板凳上就可能留下TA的皮屑、汗液、皮脂等。



除此之外,皮肤表面一些正常的定植菌,如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绿浓杆菌、丙酸杆菌等也可能会留下一些作为纪念。


别看这些细菌名字唬人,但大多数人的皮肤上都会有,它们甚至会参与皮肤细胞的代谢,起到了免疫和自净的作用。




热板凳会传染疾病吗?

但是有一些病原体,如水痘、皮肤念珠菌病、疥疮、癣类等疾病,如果患者的皮肤发病部位直接接触了板凳,在没有完全失活的条件下直接接触了下一个人的皮肤,就有传染的可能。

会传染有肛门或泌尿科疾病?

坐热板凳并不容易传播经肛门或者尿道的疾病。

首先就坐时有衣物阻隔,肛门或尿道不会直接接触座椅,因此较少有接触传播的可能,且肛门的括约肌在大多数时候都能阻隔外界直接侵入。

男性尿道长而入口小,细菌不容易侵入,而女性尿道短而直,造成泌尿感染的可能性稍大。不过比起担心热板凳传播细菌,还是不如勤换内裤来得靠谱。

会传染皮肤性传染病?

大部分接触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在干燥炎热的环境中,往往也无法生存太久,而要让它们穿透皮肤屏障,往往也需要足够的数量和活性。

因此,只要一个人的皮肤屏障是完整的,这些板凳上的残留物很难对个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会传染性病?

性病如梅毒,淋病,艾滋等,它们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性行为、血液、母婴方式垂直传播。

对于热板凳来说,很难符合上述任一条件,因此与热板凳接触是不会传染性病的。

虽然上一个就坐的人不一定会直接留下致病微生物,但公共场所的设施所接触的东西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比如一些通过飞沫传播的病毒,如果黏附在板凳上,再被不小心摸过板凳的手带到口鼻,那么就有可能造成传播。

综上,别人坐热的板凳如果不介意别人的体温可以直接就坐,纸巾擦拭虽然没有灭菌消毒效果,但可以让凳子看起来更干净,让很多人心里舒服很多。

看来“能不能坐热凳子”,终究只是看你的心里膈应不膈应。





用公共马桶会传染疾病吗?

在卫生条件不好的卫生间,马桶圈上除了可能会溅有一些他人的排泄物外,潮湿且不整洁的环境也是病菌的温床,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

部分漂浮在空中通过呼吸道吸入可能导致肺炎,或者粪口途径进入消化道,则可能导致胃肠炎。

因此,尽可能不使用卫生条件差的卫生间,能选择蹲坑就不要用座便器,使用坐便器也建议使用一次性垫圈,避免直接皮肤接触。

其他公共卫生场景如马桶圈,电梯地铁扶手,游泳池等地方,都是公众接触很多的场所。



夏天出门,还要注意什么?

虽然“热凳子”严格上来说不是一个对健康的威胁,但是夏天出门,还是有一些bug等着你去踩的。

在炎炎夏日出门,

尤其是去野外,

还有什么是要注意的?

提防血吸虫病!

有这样一种“幽灵”,它潜伏在江水中,当人接触江水时,它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入皮肤,在人体内进行生长发育,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这种可怕的“幽灵”到底是什么呢?没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瘟神”——血吸虫。

血吸虫不吸血,由于它是一种寄生在人或动物的血管内的吸虫,所以叫做血吸虫。人畜一旦接触疫水,仅需10秒钟,就能经皮肤钻入体内发育为成虫,这过程的发生只在一瞬间,让人防不胜防!

血吸虫病按照发病时间、症状可以分为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其中急性血吸虫病具有五大症状:尾蚴性皮炎、发热乏力、肝脾肿大、腹痛腹泻、咳嗽。慢性血吸虫病可有肝脾肿大、慢性腹泻等症状。

预防血吸虫感染 牢记"三要三不要":

三不要:

(1)在江边休闲游玩时不要接触江水;

(2)不要在长江沿线钓鱼、游泳、戏水等;

(3)有警示标牌处更不要涉水,遇现场巡视人员听其劝阻不要下水。

三要:

(1)如必须要接触江水,要采取防护措施,如戴手套、穿胶靴、涂防护油膏等;

(2)市民如接触了江水,一个月左右出现发烧等症状,要及时到沿江地区的社区医院进行血吸虫病检查,并告知医生疫水接触史;

(3)在血吸虫病疫区,接触过疫水的人,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尽早采用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吡喹酮进行口服治疗。

被蚂蝗咬了怎么办

“青春没有售价,爬山就在当下!”在爬山的途中也有很多隐藏的危险因素,被蚂蝗叮咬就是其中之一。

蚂蟥一般在人体表面吸食血液,如果被蚂蟥吸附在皮肤表面,首先记住,不要用手去生拉硬扯,不然很有可能把蚂蝗扯下来,口器反而留在伤口里,这会导致伤口发炎感染。

首先,要将蚂蝗顺利的从伤口上脱离下来,建议使用浓盐水滴到蚂蝗身上,让其自行从伤口部位脱落。

其次,蚂蝗脱落后,建议挤压伤口周围的皮肤,尽可能多的将血液挤出,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部位。

蚂蟥是无毒的,所以被其咬伤没有大危险,只是损失了一部分血液。但伤口有感染可能,所以消毒最重要。


被咬症状——即使安全移除蚂蟥,伤口也会在抗凝血酶的作用下流血不止。有些人被蚂蟥咬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如身体出现红斑、发痒、嘴唇和眼睛肿起、眩晕、呼吸困难等症状,应马上找医生处理。

伤口处理——急救包中常备消毒工具很有必要,若当下没有这些应该就地取材:

如果只有一个小伤口,可以用碘酒、酒精或5 %的硫酸氢钠溶液冲洗伤口;

当没有消毒工具时,可以将竹叶烧焦成碳灰,或将嫩竹叶捣烂敷在伤口上,达到防止感染和止血的目的;

若伤口严重,要用干净的纱布包扎,尽快就医。

藿香正气水是万能的吗?

许多需要长时间室外作业,或户外活动者容易出现中暑情况。

此时,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服用藿香正气水。其实藿香正气水并非防暑解暑的万能良药,如果使用不当,不但起不到防暑降温作用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人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中暑,指的是高温高湿环境下,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排汗不畅、水电解质遗失过多等而引起的急性疾病,相当于中医的阳暑。

但是中医学说的中暑其实包括阳暑和阴暑两个类别。

此二者的形成原因和治疗方法均大有不同。

阴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一段时间后,人们为躲避高温而过分贪凉引起的症状。

比如夏季在室外出大汗后立即冲冷水澡、喝冰镇饮料,或直接对着空调、电扇吹等,导致汗孔急剧收缩,主要症状表现为低热、恶寒、无汗而疼痛,多伴有腹泻、腹痛等消化类症状,类似于西医中的胃肠感冒。

藿香正气水主治阴暑,还可用于治疗频繁出入户外高温环境与室内低温环境的人员(如室外空调安装师傅、冷库搬运工等),因受寒邪侵袭而出现的感冒。

藿香正气水虽不适用于阳暑,但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用处。

儿童出现湿疹可以涂藿香正气水,被蚊虫叮咬后可涂藿香正气水以消除瘙痒,洗澡时将少许藿香正气水滴入洗澡水中还可以起到驱蚊的效果。

藿香正气水还可以除足癣、预防晕车晕船等。

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含有乙醇,因此酒精过敏者、孕妇等不宜服用,老年人和儿童慎用。




来源:科普中国、南京卫生12320、广西疾控、新华日报健康、齐鲁晚报

编辑:陈佳

责编:陈广泰



第六个中国医师节

广卫君来征稿啦!

广东医生,与高质量发展同行

医师节,我们听你说!

点击下图或链接,获取征稿渠道和要求~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凳子   蚂蟥   血吸虫   藿香   板凳   症状   真相   伤口   皮肤   疾病   血吸虫病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