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财经 - “华润百亿收购西凤”辟谣背后:华润落子谨慎,西凤发展正好

8月13日,有传闻称华润集团拟出资100亿元实现100%控股西凤酒业,“所有都谈完了,只等签字”。加之有来自投行说法的加持,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各方高度关注。甚至有人称,如果消息属实,这将会是白酒市场下半年“最大的新闻”。

但很快这一说法被双方辟谣,华润和西凤相继通过媒体指出该传言不实。其实倘若联系二者发展现状,就会发现传言本身存在着诸多疑点。首先,西凤酒作为国资控股的当地酒企巨头,对本地经济发展意义非凡,想要实现100%控股何其困难;其次,100亿的出价对于一个曾经位列“四大名酒”的品牌而言,是否过于低估?再者来看,眼下双方似乎并不存在合作的土壤,虽然现在的西凤早已不能与巅峰时期相提并论,但近几年整体发展处在上升阶段,反观华润,接连控股几家酒企后,进一步并购也绝非首选,考虑如何打好手里的牌才是最佳选择。

西凤虽已掉出头部梯队

但业绩持续向好

新黄河·大鱼财经记者注意到,网传消息源于一则“无主”微信对话。截图内容显示,其中一人称“华润买下了西凤,所有都已经谈完了,只等签字,100(亿)”。当另一人问及消息是否属实时,其回复表示,“当然是,投行给我的消息。”这一消息被曝出后,很快引发媒体和行业关注,不过消息来源一直未能得到确认。

网传图片

13日下午,多家媒体先后向华润集团和西凤方求证,均得到了传言不实的反馈。另一张网传截图显示,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艳花也在朋友圈转发了相关新闻,同时评论道:谣言!

公开信息显示,西凤酒在1952年首届全国名酒评选会上就入选“四大名酒”之列,此后多届评选中同样入围“八大名酒”,品牌影响力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有着当地国资的身影。根据工商信息,主营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由母公司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控股44.03%,另有多个小股东。而后者则由宝鸡市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实控人为宝鸡市国资委。

事实上,西凤酒对宝鸡和陕西意义非凡,当地政府层面给予了较大力度支持。大鱼财经查询获悉,今年6月,陕西省工信厅发布的省重点产业链第二批链主企业拟确定名单中,西凤集团在列。此外,西凤所在地宝鸡市在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四次提及西凤集团。其中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还重点指出,要继续推进西凤酒品牌整合、品质提升和营销体制改革,启动企业上市,实现百亿销售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西凤首次谋求上市。早在2009年,营收20亿元的西凤挺进白酒行业八强,也是这一年,西凤酒改制重组为进军资本市场做准备。2010年,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成为西凤酒第二大股东,中信证券同时成为上市保荐人。但到了2012年,西凤酒却被曝出财务业绩造假,不得不中断首次IPO计划。之后的2016年、2017年,西凤酒两度尝试IPO,不过伴随着高管行贿的负面新闻,公司主动撤销了上市计划。2018年4月,西凤酒再次更新招股书,可这次又因为负面传闻而再度中断。

没能搭上资本东风的西凤逐渐在急剧扩张的白酒赛道落下身位,不过业绩也还没差到面临被收购的境地。经营方面数据表明,2019年至2022年,西凤酒整体营业收入分别为60亿元、63亿元、80亿元和84.29亿元,呈现发展向好的态势。而且,西凤已经在15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商标,并与海外30多个国家的企业签订销售合同。

故而不考虑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单就西凤而言没理由在这时寻求并购。14日,大鱼财经记者尝试联系西凤酒业宣传部门,咨询传言及经营状况,但电话一直未能接通。

图源 西凤官网

华润不再急于“跑马圈酒”

至于被传“绯闻”的另一方华润集团,此前带着啤酒“一哥”头衔进入白酒赛道,接连控股几家白酒企业时,确实引发过行业震荡,但透过公司战略及高层公开发言来看,华润的并购计划似乎已经按下了暂停键。

在正式进军白酒赛道前,华润稳坐啤酒行业头把交椅,连续17年实现全国销量第一,其中2022年实现销量1109.6万千升,一家企业卖了全行业近1/3的量。但华润的雄心不止如此,在白酒行业急速扩张和高利润的双重诱惑下,华润通过“买买买”的方式果断进军白酒行业,短时间内并购三家酒企,并确定了“以酱香为龙头,芝麻香和馥合香为组合”的战略,向酒类产业深度拓展。

2018年,华润以51.6亿元价格受让汾酒11.45%的股权,成为汾酒的“二股东”。如今来看,这一举动更像是小试牛刀。而在2020年年底成立全资子公司华润酒业,则标志着华润啤酒正式进军白酒行业。2021年下半年,华润以13亿元收购鲁酒曾经的贵族景芝40%股权,与创始团队并列为第一大股东。2022年2月,华润又收购曾经的安徽白酒“四杰”之一的金种子49%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同年10月,华润再次以123亿元的高价收购贵州金沙55.19%的股权,实质性控股金沙酒业。

另一方面,人事变动层面同样说明了华润要做好白酒的决心,有媒体报道一度用了《华润啤酒人事变阵,组团挺进白酒》这样的标题。根据梳理,目前金沙酒业10名高管中,有8名来自于华润系,占比达到八成。景芝、金种子同样存在类似情况。

虽然并购的三家企业加起来体量接近百亿元,不过华润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体量最大的金沙酒这边,一直受到价格倒挂的影响。华润系白酒板块唯一的上市公司金种子,截至目前仍旧处于亏损状态,其日前发布2023年半年报预告称,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200万元至4800万元。这意味着在华润系入驻一年后,依旧没能扭转金种子酒持续亏损的状态。

图源 华润啤酒官网

“把前三年的工作做实、做稳,做出经验来、做出能力来、做出标杆来,我觉得比进一步并购重要得多。”在今年3月举行的华润啤酒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如是说。他还强调,华润酒业目前最核心的任务并不是进一步收购和布局,而是将现有的标的做好。由此看来,华润“买买买”的并购节奏暂时会告一段落。有分析认为,华润眼下重点或许在扭亏为盈上,之后才会考虑进一步并购的事,但这一过程可能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酒业江湖生变

有数据表明,2022年中国白酒行业市场规模突破3600亿元,预计2023年将突破3800亿元,到2025年,国内白酒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300亿元。这对于想从中突围的华润和西凤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如今的江湖跟以前的江湖,早已不是同一个江湖。

如果说西凤2009年还能凭借20亿元的营收挺进白酒行业八强,那放到现在,这一表现根本不够看。如今一线品牌的门槛已经提高为200亿元。不算多年来稳居前二的茅台和五粮液,洋河、汾酒、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古井贡酒等酒企的营收都已经突破200亿元。

江湖之变还在于竞争手段之变。想必很多人对早几年各大酒企品牌,大量授权贴牌生产的场景历历在目。一方面,贴牌确实让企业吃到红利、尝了甜头,但同时也对品牌造成一定程度影响。而对于当下的白酒市场而言,“草莽”竞争已经成为过去式。

今年6月,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了《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今年白酒行业和白酒市场已经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当下白酒产业已经由增量发展时代进入到存量竞争时代。有一组数据,2018年全国规上白酒企业有1445家,到2022年仅剩963家。

存量之下,消费者更加注重白酒本身的品质。那些认真做品牌建设和产品研发的品牌,无疑比依赖营销和销售渠道,谋求短期业绩的企业更容易受到青睐。基于此,酒企间的竞争更偏向于品牌价值、产业结构、营销能力以及产能储备。

对此,华润和西凤都还在自己的既定战略下不断尝试。其中西凤除了扩产能,另一着力点在全国渠道的建设上,据称,目前西凤酒在全国成立了18个省级分公司,基本完成全国地级市场优质商家的布局工作。

而华润的雄心则显得更大,意图再造一个华润啤酒。华润方面表示,公司战略是“通过重点布局啤酒、发展啤酒+白酒双赋能模式”。具体而言,华润啤酒负责提供资源,华润酒业则扮演着探索白酒业务发展模式的职能。不过要验证这些尝试是否有效,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此外,国内白酒产能由高峰1380万千升下降到2022年的671万千升。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中,不少白酒企业纷纷开始发力扩产能。据不完全统计,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舍得等品牌在去年都提出了扩充产能的计划。一位酒企高层人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头部酒企纷纷调整产品结构,但当前白酒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与优质产能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并存,长期不缺酒但长期缺好酒,优势产区、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将分享结构性繁荣的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华润   宝鸡市   西凤酒   金沙   落子   陕西   大鱼   白酒   酒业   谨慎   啤酒   财经   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