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反腐如同“讳疾忌医”,为何“病入骨髓”才想起治疗?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医疗反腐风暴一再升级,已然引起了医疗地震,然而这场反腐又何尝不是一场讳疾忌医呢?为何“病入骨髓”才治疗?


已有公开信息显示,截至8月14日,今年全国至少已有179名医院主要负责人被查。


这场医疗反腐风暴,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涉及的范围点多面广,可见反腐工作的深入细致。


不禁令人想起“讳疾忌医”典故,讲的是春秋时期的蔡桓公身患疾病,神医扁鹊苦口婆心地劝说蔡桓公,小病不及时治疗恐成顽疾。蔡桓公固执己见,最终落得“令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的下场,这就是“讳疾忌医”的成语由来。


医疗腐败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了,近半个世纪了,试问上至精英领导下至黎民百姓,谁不生病,谁不就医?从早年间的做手术得要红包到如今的整个医疗贪腐成风,谁人不知,谁人不痛恨呢?早已成顽疾,深入骨髓了。发现小错误、小毛病倘若不能及时纠治,等到问题深入骨髓时才着急,这时神医也只能“望而还走”。有人说我们不是一直在讲医疗反腐吗?一直在医疗改革吗?真的是这样吗?来看看我们这几天的反腐成果!


多名医药代表连夜删除聊天记录

一位医院院长受贿 100 套房子


一医疗器械 3210 万,进院长个人腰包 回扣 1600 万


一医院采购药品 47 万,医生拿回扣 15 万


一位医院院长受贿 330 万不敢存银行,只能藏在书房。


一医院院长被抓后,该院人均就医治疗成本降1400余元。。。。。


仅仅几天医疗反腐就查出来这么多人,其贪腐数字令人震惊,几天就出来数十亿!如果真正全面查除恐怕将是几十万亿吧!


一次医疗反腐的怒火烧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全国各地医疗机构自查自纠!倒查、清退“回扣”。从院长书记到院外处方药店、医托,医药代表;从学术会议授课费、规培费、研讨费等黑色收入,到药械、耗材虚增定价采购吃回扣;从药剂科促量供应返利到可做可不做的手术隐形提醒……从自查自纠到医疗器械耗材供应商约谈;从公布举报方式到开设廉洁账户退赃。。。。可以说这是从市到县,到镇,到村,到小小的药店的清查。


过去也进行过医疗反腐,医疗改革,为什么没有成效?老百姓还是看不起病,看病难。那是因为最让人痛心的是在现实工作中有不少“讳疾忌医”的监督机构和医院机构的领导干部。他们明知医疗有“疾病”,但并不希望有人给自身“诊断病灶”;听到纪律检查委员会来检查,他们就躲躲闪闪,甚至上下勾结,上下起手,害怕检查出个“问题””;查出问题也不愿意直面难题,居然认为是在找茬。不愿意也不敢对自身的“疾病”正确对待,更不能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只使隐患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等到问题严重了想解决,却感到“为时晚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啊!问题不能正视,无异于放纵医疗腐败,祸害老百姓。


过去的“装装样子”,“走走过场”等现象屡见不鲜,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应付了事”“完成任务”,宁当“和事佬”也不愿去当“啄木鸟”,这样能根治吗?能治病救人吗?


到今天为止,查出来这么多的问题,居然还有学者,专家,大V出来给医疗洗白,甚至恐吓,说什么不能再查下去了,再查下去,把医院的院长,主任,好医生都查跑了,谁来给你治病,这样做只能让医生更敷衍了事,使得医疗手术费用更高。说什么这次医疗反腐查出来的问题使国家头疼了,问题太大了。


这是真正触动了某些人根本利益了,急眼了,要做最后临死之前的反扑了,如果不能真正从根源上去剔骨挖肉,那么医疗领域还会是腐肉烂疮,而且现在已经病入骨髓了,这把火不烧彻底了,哪里能长出新肉,即使是阵痛,也必须把一切肮脏烧到底。


这场医疗反腐都需要我们有科学的思维、正确的认识,上下同心、勠力齐心,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只有做到抓早抓小、防患未然,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功效,才能使得我们的老百姓将来看病不难,看得起病,能看好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讳疾忌医   扁鹊   医疗   自查自纠   治病救人   顽疾   神医   回扣   药店   院长   医疗器械   老百姓   医院院长   疾病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