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最大的冤案,错杀了一员大将,使三国统一推迟了十六年!

三国时期,东吴的灭亡比蜀汉晚了十六年,这引起了人们的疑惑。为什么东吴能够在蜀汉覆灭后继续存在这么长时间呢?

实际上,这与魏国发生的一桩大冤案密切相关!这个冤案可以说是整个三国时期最大的冤案,甚至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这个案件的主角是刚刚立下灭国之功的邓艾


邓艾本来是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可以说是司马家的人。司马家依靠邓艾守卫魏国的西部边疆。然而,当邓艾为司马家立下了巨大的功勋后,却遭到了冤杀,这令众人感到非常震惊。

发生在公元263年,当时的司马昭看到蜀汉内部动荡,皇帝、宦官、大臣相互争斗,连经验丰富的姜维都被迫退避。于是,司马昭认定蜀汉无法形成合力,准备发动征讨蜀汉的大战。


但由于司马昭曾杀死魏帝曹髦,受到众人的指责,他希望通过进攻蜀汉来洗刷自己的耻辱,增加在魏国内部的权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权力。然而,大多数人都反对进攻蜀汉,因为蜀地地势险要,森林茂密,不利于作战!

在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时,曹操遭到了惨败,损失惨重。曹爽也率领十万大军进攻汉中,结果遭到王平的重创,再次遭受惨败。这两次战斗给魏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近年来姜维多次北伐,胜多败少,使得魏国的大臣们认为蜀汉军队依然强大,目前不宜进攻蜀汉。

在众人反对进攻蜀汉的情况下,司马昭派人找到了邓艾。司马昭认为邓艾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经常与姜维作战,只要他支持进攻蜀汉,就能平息众人的嘲笑。然而,遗憾的是邓艾坚决反对此时进攻蜀汉,这令司马昭颇为愤怒。

最终,在司马昭的威逼利诱之下,邓艾勉强同意了进攻蜀汉的决断,但他最初的反对态度已经让司马昭非常不满。

司马昭出兵蜀汉时,分兵三路,其中钟会率领大军攻打汉中,邓艾和诸葛绪分别率领军队围攻姜维,希望能够消灭他。然而,姜维运用兵法独步武林,邓艾和诸葛绪未能困住他。

与此同时,钟会成功进攻汉中,使魏国士气大振。自从曹操被赶出汉中以来,魏军已经数十年未能夺回这一地区!此时,司马昭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只要攻下汉中,他就能完成司马懿、曹操等人未能完成的伟业,洗刷自己的耻辱,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

因此,他并不打算继续进攻蜀汉,而是考虑如何夺取曹魏的天下。然而,邓艾并没有理解司马昭的想法,他选择走隐蔽的小道,突入蜀汉的腹地,最终成功逼降了刘禅,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钟会

蜀汉被灭亡,司马昭感到非常高兴,但钟会却心情不佳,因为邓艾抢走了灭亡蜀汉的功劳!钟会一直在与姜维作战,然而邓艾从侧面进入蜀汉的腹地,迫使刘禅投降,这让钟会非常不满。于是,他联合其他人陷害邓艾,指责他有不忠之心。实际上,邓艾进入蜀汉后的确过分封赏蜀汉的君臣,并一直建议司马昭立即整军备战,准备南下征服吴国。

邓艾的行为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他越权封赏了蜀汉君臣,收买人心;另一方面,他未能理解司马昭的意图。


当时的司马昭只想夺取曹魏的江山,而不打算南下征服吴国。因此,邓艾立即受到司马昭的惩罚!在钟会等人的陷害下,司马昭派人逮捕了邓艾,使他失去了曾经灭国的功勋。邓艾在返回途中被处死!

邓艾的冤案一直没有得到平反,司马昭也没有为他平反,邓艾的家人也大多受到牵连,直到西晋建立后才勉强得到平反,这是多么凄惨的结局啊!

事实上,如果当时司马昭和钟会没有冤枉邓艾,按照邓艾的计划行事,在蜀汉灭亡后立即整军备战,他们完全有可能提前灭亡东吴!魏军分三路进攻吴国,东吴又如何能够抵挡得住?

总结起来,魏国最大的冤案导致了一位大将被错杀,这使得三国统一推迟了十六年!东吴之所以能够在蜀汉灭亡后顽强坚持十六年,完全是因为邓艾遭到了冤杀!

如果邓艾没有被冤枉,他继续统领魏军,他们在蜀地加强军备,完全可以顺利南下攻入东吴腹地,再与东面的魏军合力进攻,东吴将无法抵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魏国   冤案   蜀汉   东吴   汉中   司马   封赏   吴国   作战   腹地   大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