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邓颖超告诉总理一个秘密,邓子恢的儿子跟他并不像!

引言;

一天,周恩来总理像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室,看见办公室里的人都叽叽喳喳地说:“林伯渠的儿子不像他的父亲,他像邓子恢。”

周总理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回家后还跟妻子邓颖超开玩笑,没想到邓颖超却说自己已经看到了这一点。调查结束后,一段感人的经历浮出水面。

战火中的新生命

时间来到了1927年。在蒋介石、汪精卫“洗党”、“分裂共产党”的反革命政策下,第一次内部革命失败了。

邓子恢是我党崇义县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曾遭到国民党的镇压和通缉。

第二年,领导“后田起义”,在闽西苏区发动“农业革命”。

正是在这个时期,邓子恢结识了一心革命的黄秀香,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在战火中拥抱在一起,却没有太多的时间缠绵。

两人去瑞金革命时生下了一个小女孩,但战事混乱,卫生条件极差,他们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照顾,不久之后就夭折了。

但过了一年多,两人就生下了一个儿子,但此时已经到了红军长征的攻坚时刻,战士们能否熬过长途跋涉都不得而知,更何况是襁褓中的婴儿。

无奈之下,她只能无奈地将孩子交给红军的家属范乐春,巧合的是,林伯渠和范乐纯又生了一个孩子,也是个男孩。

两人打算将两个孩子交给居住在江南会昌的表弟抚养,战火中的每一次分离,都可能是一次告别,而年仅24岁的黄秀香也将与孩子们最后一次见面。

数倍于红军的国民党士兵层层围攻黄秀香等人。战士们壮烈牺牲后,黄秀香不幸被俘,最终惨遭杀害,留在闽西的范乐春也未能看到孩子长大,1941年5月,因工作积劳成疾,在西溪永定病逝,时年37岁。

所幸的是,两人的孩子都活了下来。

孩子的艰难成长

但战争期间交通运输困难,许多人失散或牺牲。黄秀香在会昌突围之战中被俘身亡,范乐春则因长期劳累而病逝。

红军撤退后,国民党军队占领了这里,通过情报得知,很多红军孩子都被当地家庭抚养长大,于是他们开始挨家挨户询问,重点询问有孩子的家庭,如果发现答案有差距,整个家庭都会遭遇不幸。

范乐春的表弟一家躲过了一两次盘问,,但夫妻俩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经过一番抉择,夫妻俩决定留下邓子恢身体较弱的儿子,而把林伯渠和范乐春相对健康的儿子送给认识的好朋友。

邓子恢的儿子被范氏封为范以德,林伯渠的儿子被赐姓赖,夫妻俩给男孩取名赖平亚。

范家和赖家都对孩子很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但范乐春的表弟在抗战胜利前就病逝了,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他只能出去工作养活母亲。

而赖萍亚则不幸因为小时候玩的游戏摔断了腿,从此残疾,后来她被人介绍去学习裁缝,也算是养家糊口的一种手段。

父子相认,善意的乌龙

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江西,时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邓子恢立即写信给驻赣州的战友陈仁麒,帮助他和林伯渠寻找他们的孩子。请他帮忙。信中除了一些关于两个孩子的线索外,还随信附上了一张他本人的照片以供参考。

陈仁麒看完信后,立即安排人寻找两个孩子,根据邓子恢提供的线索,很快就找到了范宜德和郭发仔。

见到解放军战士后,郭发仔向侦查人员讲述了范一德的身世,尽管他明白他们的目的,也不愿意放弃范宜德;“范乐春把两个孩子托付给我们时,被告知一个姓邓,一个姓林,然后我们因为家庭原因,只好把另一个孩子交给我的朋友抚养,而我们现在收养的这个小男孩是范乐春的了。”

并且,办案人员根据郭发仔提供的线索,很快找到了赖平亚。办案人员确认赖平亚身份后,耐心向赖家夫妇说明情况,并对他们养育红军孙子表示诚挚的谢意。

工作人员还补充道:“现在把孩子们带回亲生父亲身边,他们毕业后就会回来。你也是他们的父母,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尽管心中充满不情愿,但他们还是同意了。

就这样,两个孩子就先被送到了邓子恢家。

范宜德和赖萍亚抵达邓子恢家后,受到邓子恢夫妇的热情接待。邓子恢仔细地看着两个孩子,兴奋地问道:“哪个姓邓?”

带孩子的人回答道:“首领,他叫范宜德,是林伯渠的儿子。”他指着范宜德。

紧接着,他指着赖平亚说道:“首领,他叫赖平亚,是您的儿子。”

邓子恢了解情况后,才回过神来,用颤抖的双手拨通了林伯渠的电话,说道:“老林,你的孩子找到了。”

随即,电话那头传来了林伯渠抽泣的声音:“好吧好吧,谢谢你,我马上派人去接。”

挂断电话后,邓子恢的妻子陈兰悄悄将丈夫拉到一边,低声说道:“别着急,我们先去抽血化验一下……”

陈岚为何提出这样的要求?原因其实很简单,看到两个孩子的眼神,她就知道那个和她丈夫很像的人就是范宜德。

听到陈岚的提议,邓子恢连忙点头,皱了皱眉,道:“明明是理所当然的事,为什么要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他们不是告诉我们赖平亚是我儿子吗?”

陈岚话还没说完,邓子恢就怒气冲冲地打断了妻子的话,“可那又如何,我还能对儿子犯错吗?”

就这样,赖平亚留在了邓子恢身边,并正式改名为邓苏生。而范宜德则被派往北京林伯渠,改名林秉苏。

其实,作为一个父亲,邓子恢很清楚范宜德是他的儿子。但为什么他还把赖平亚留在自己身边呢?

邓子恢想到林先生本来孩子不多,现在又生了一个腿有残疾的儿子,他怕自己心里更加愧疚,一时间心里有些接受不了。因此,邓子恢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对陈岚说:我们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孙子,是党和国家的儿子,和大家一起长大,有什么区别吗?”

就这样,两个孩子逐渐在自己的“父亲”身边长大。

1953年,邓子恢调到北京,也住在中南海。邓苏生和林秉苏还一起上学,一起去食堂吃饭,成了亲密的朋友。

由于两个孩子的特殊经历,中南海的前革命人士见到他们都会特别关注。渐渐地,很多人都发现了不对劲。

有一天,康克清小声对邓颖超说:“你看那两个小伙子,是不是带来的时候搞错了?我怎么看着秉苏更像是邓子恢的儿子。”

邓颖超一看,觉得他们不是开玩笑,回来后就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周总理。

巧合的是,当天,周总理也从身边的工作人员那里听说了这两个男孩的事,秘书对他说道:“总理,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林先生的儿子林秉苏长得更像邓副总理。”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告诉邓颖超:“这些不是谣言,一定是当年撤军后发生的事情。我会请杨尚昆派人去调查。”

不久后,邓子恢便向周总理透露了真相。两个孩子最终回到了父亲身边。后来,邓苏生为纪念在瑞金生下他的母亲,改名为邓瑞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会昌   瑞金   中南海   生下   儿子   孙子   都会   表弟   战火   红军   总理   说道   父亲   身边   秘密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