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大王”要退市,靠山寨发家赚走200亿,如今扛不住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开荒的活交给别人来做,自己永远只做一个跟随者。”

在中国有这么一个食品企业,在创始人许世辉的带领下,靠着“山寨”一步步走上了巅峰、

可最近,许世辉却不得不出资购买了达利近97%的股份,意图将其退市。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曾经一年创下200亿营收的庞然大物或许真的到了日暮西山的时候。

达利集团究竟是怎么成功的呢?又是如何走到末路?

靠“山寨+营销”发展的达利

有些了解达利集团发展史的人曾经对此做过总结,那就是不断地“借鉴”和“抄袭”,再加上自身“产品卖点”、“明星代言选择”以及“广告营销”这三大战术,造就了达利集团的辉煌。

想必大家对好丽友派都不会陌生。事实上,好丽友派是由一家韩国企业生产的食品。1997年,这家韩国集团在中国市场首次推出了好丽友巧克力派。这一推出,便在中国市场收获了很好的反响。

当时的人们对于“派”是什么东西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因此在好丽友的巧克力派推出之后,纷纷前往商店去购买,只为了体验新鲜事物。

巧克力派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之后,好丽友又在1998年紧接着推出了蛋黄派。这一次他们的营销更为成功,不仅将其包装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更是宣传派中完全不添加防腐剂,好吃又健康。

好丽友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后,便被达利集团盯上了。

2002年,在好丽友蛋黄派爆火后不久,达利集团便紧随其后推出了“达利园蛋黄派”。

达利园蛋黄派完完全全就是好丽友蛋黄派的“山寨版”,不仅名字相同、口感相近,甚至就连外包装都几近相同。

最开始的时候,好丽友并没有将整个冒牌货放在眼里。

可渐渐的达利园蛋黄派的销售量突飞猛进,到最后甚至超过了好丽友的销售量。

而达利园蛋黄派能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关键就在于它的价格。达利园蛋黄派的价格只有好丽友的不到三分之一,但是其味道和口感却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

因此,达利园蛋黄派在推出之后迅速抢占了中国的中低端市场。毕竟在中国大部分都是工薪阶层,自然更倾向于选择口感大差不差但价格更加便宜的达利园派。

达利园蛋黄派在市场上的成功,为达利集团带来了大量的盈利,也让创始人许世辉尝到了“山寨+营销”的甜头。于是从此之后,达利集团便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一发不可收拾。

乐事薯片在国内火爆之后,2003年达利集团便连夜加班“抄袭”出了可比克薯片。在可比克薯片上,许世辉和达利集团祭出了他们的第二大杀手锏“明星代言选择”。

为了打开市场,可比克延续了一贯的价格优势。先用低的定价,吸引了顾客们的注意,让人们注意到市场上出现了可比克这样一款价格良心的零食。

而后他们在经过挑选后,邀请了流行音乐天王周杰伦为可比克进行代言。作为天王巨星,周杰伦在中国的粉丝基数和号召力是毋庸置疑的。在价格优势和明星代言的双作用下,可比克再次杀出重围,成为了达利集团“山寨”成功的经典案例。

在这之后,达利集团将“山寨之路”贯彻到底,接连“借鉴”了王老吉、红牛、银鹭花生牛奶等一系列我们耳熟能详的爆火食品,创造出了同样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和其正、乐虎以及达利园花生牛奶。

在价格优势以及“三大战术”的加持下,每次达利集团推出的“山寨产品”都能够迅速地抢占中低端市场,获得人们的喜爱。

这一切的成功,都与其创始人许世辉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达利集团成功上市之后,创始人许世辉也以627亿的身价连续4年蝉联福建富豪榜的榜首,即便是在全国富豪中也有一席之地。

可提起中国的富豪,人们总会想起马云、马化腾、王健林再不济也是王石等人,却极少有人知道许世辉这么一号人。

其实也不怪人们对许世辉不熟悉,因为这位福建首富生活得实在是低调又奢华。虽然有着价值八亿的豪宅,出行乘坐私人飞机,却低调得让人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而许世辉之所以这么低调,或许和他成功之前的经历有关。

达利掌舵人许世辉的发家史

许世辉出生于福建的小山村,家里的经济条件很一般,连小学都没有读完就只能辍学在家帮父母干农活了。

成年之后,许世辉便离开了家乡前往泉州打工,赚钱贴补家用。一开始,连小学文凭都没有的许世辉四处碰壁,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好在有一家食品加工厂给了许世辉入职的机会,将他安排在了流水线上当加工食品的工人。虽然流水线上的工作劳累且枯燥,但孤身在外的许世辉总算找到了一份可以勉强养活自己的工作。

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他渐渐地对此产生了兴趣。在别人只会埋头工作的时候,他会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仔细观察食品加工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学习一些细节的地方。

许世辉在食品加工厂里一呆就是十多年,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勤恳也当上了这里的厂长。他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去干一番大事业。

1989年,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许世辉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这一年改革开放的浪潮,让泉州这座以食品加工闻名的城市再次焕发了生机。

许世辉看到了时代带来的机会,于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辞去了加工厂的工作,赌上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达利食品加工厂。

这便是达利集团的前身,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加工厂里只有一条简简陋的生产流水线,加上许世辉一共就只有四个人。

不过正是在这个看起来和小作坊没有区别的加工厂里,许世辉做出了达利的第一款产品“美利”牌饼干。

在那个经济尚未发达的年代,饼干这种东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称得上是稀罕物,经常被人们在逢年过节又或者是结婚的时候使用。

因此,美利饼干一经推出之后,就深受大众的欢迎。当时市场上大部分的饼干都是论斤散卖的看起来比较简陋,并且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对食品加工颇有经验的许世辉,不仅为美利饼干量身定做了精美的包装,还尤其注意食品安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在做到这些的基础上,价格还比市面上的饼干便宜。

这些优势很快就让美利饼干在市场上爆火了起来,销量直线地往上涨。

美利饼干让许世辉在而立之年成功地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未来路在何方

不过随着市场逐渐饱和,美利饼干出现了疲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世辉才另寻出路,开创了后来的“山寨+营销”的模式,将达利从一个小作坊工厂带到了中国食品界的巅峰。

而今,达利集团由于时代的更迭再次陷入了低谷之中,呈现出疲态。

为了促使达利的转型,许世辉曾尝试涉足其他的行业,但大多不了了之。

巨浪之下,62岁的许世辉决定将达利私有化进行退市,蛰伏起来寻找时机东山再起。身价415亿的许世辉依旧是泉州首富,2022年年创收222亿的达利依旧是那个食品界的巨头。

不同的是,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选择了一种最智慧的方式迎接时代的浪潮,达利退市并不是坏事。相信许世辉依旧能够再次创造奇迹,将达利带上新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山寨   天王   泉州   厂里   中国市场   口感   饼干   中国   大王   创始人   零食   加工   食品   集团   价格   工作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