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只把军事中心和中宣部带到中南海?



1949年1月,中国内部局势逐渐明朗。根据中央指示,申伯纯等三人提前赶赴北平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次月,他们收到周总理接管中南海和北京饭店的电报。

当时的中南海长期无人看守,内部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环境十分恶劣。领导北平驻军的张明河专门申请了齐燕铭范围内的清理和排雷工作。齐燕铭同意后,立即开始研究此事。

此次清洁工作总共耗时三个多月。同年5月,中南海又恢复了昔日的皇家风范,等待着领导人的出手。



1949年6月中旬,毛主席从香山抵达北平,以聚香书店为暂居地,与各界人士讨论建国大计。同年9月,毛主席正式搬入聚享书店。

这是一栋普通的四合院,院子里有古树,环境时尚。毛主席住在北屋的东侧。两个房间相连,有木床和书桌。他每天都在这里工作和休息。

后来,中央办公厅也迁至中南海。由于时间有限,没有进行改造。他们只能无奈地选择了几个整齐的庭院作为办公室,宿舍的角落里都是零散的小得离谱的房间。居住和办公环境稍差。



其中,最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在毛主席允许的情况下,只允许“中央军委”和“中宣部”在中南海工作?前者在举人堂,由聂荣臻领导;后者在举人堂,由聂荣臻领导。后者位于庆云殿附近,距离著名的“红宫”怀仁殿很近。

多年后,陆定一的儿子陆健也与来访者谈及此事。他说,“答案”其实可以从林彪之前所说的话中找到:政变完全靠枪和笔,而完美运用它们的“主人”是毛主席,而中央军委是“枪杆子”。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枪”是“笔筒”。

毛主席对这两人的“强调”,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对于毛主席来说,战争期间没必要只关注“武器化”、一手“宣传”。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也离不开两者。它们是稳定“江山”、引导全民族意识形态的关键“工具”。



01.“一杆枪”必须明白:这句口号贯穿了中国革命几十年

中共建国初期,领导人把精力集中在宣传“主义”和劳工组织上,但没有“管道”的政权确实充满遗憾。

直到黄埔军校成立,中共组织者才逐渐明白“枪管”的含义。黄埔军校的学生接受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培养。他们与古代的军阀完全不同。他们没有旧习惯。他们敢于战斗,并且明白自己在为谁而战。他们的一切都是全新的。1924年,周总理考入黄埔军校。他不仅选拔中共党员到各部门任职,还代表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黄埔军校中共党员,扩大了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中共组织领导革命武装力量,成立军事委员会,开展军事工作。



1926年,中共通过了党内第一份军事行动文件。

但由于种种原因,当时中共组织内的武装力量十分薄弱,改变局势、继续革命就成为中共领导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1927年,毛主席在考察湘潭五县的农民运动时,似乎看到了什么。他说,革命不是一种享受,也不是刺绣的大惊小怪。它不需要优雅、冷静和谦逊;

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行动,农民革命是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革命。农民如果没有强大的力量,就会失败。

这样的话语直接说明了革命的“本质”是“暴力”。暴力的基础是“枪管”。虽然毛主席当时没有说出那句名言,但他的思想已经产生了这样的认识。



同年7月,毛主席在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爬山”“入军”战略。

对于当时的毛主席来说,“枪管”非常重要,甚至关系到整体的胜败。

一个多月后,在中共紧急会议上,毛主席首次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观点,给中国革命理论和斗争方法带来了巨大突破。。登上井冈山后,他继续对中国革命进行深刻反思。

毛主席告诉大家,红色政权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官方红军。他认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中共和割据地区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红军入驻陕北,全民抗战逐渐取代土地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毛主席再次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强调:“中共党员不是为个人军权而战,而是为党的军权、人民的军权、人民的军权而战”。国家!”

他说,反动统治阶级愚弄了工人阶级几千年,他们很难独立地看到枪支的重要性;中国自觉的领导人,拿起人民的“武器”,奋力战斗!

正如美国将军马歇尔抱怨的那样,在中共领导下的延安,最常听到的词就是“人民”。这是中共胜利的原因,也是一种深切的感受和终极的信念。中共“站在了广大劳动人民一边”。


多年后,投降解放军的郑东国恰巧路过北京,受到肖劲光的招待。会上,肖金光提出郑东国能为人民做点事,郑东国欣然接受。

在上海养伤期间,他特意向中共表达了参与新中国建设的愿望,毛主席推荐郑东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很快,毛主席邀请郑东国共进晚餐。郑东国称赞毛主席的思想理论水平。

也许毛主席只是想用这句话告诉郑东国等人,中共最终胜利的关键不在于枪是否强大,而在于中共与人民站在一起,代表着意志和智慧。以及人民的力量,这一点至关重要。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仍然牢牢握住为人民而奋斗的“枪杆子”,连战连胜,用“人民的枪杆子”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而“牢牢掌握人民的武器”的口号也成为中国革命几十年乃至遥远未来的重要思想和历史经验。



02、“笔”也要握牢:报纸也是中共抗日战争的“生力军”

相比“枪筒”出现的时间,“笔筒”对毛主席的启发和影响更早。

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后,汪精卫推荐毛主席担任国民党中宣部代理部长。作为酋长。但由于国民党不重视宣传,毛主席领导的宣传部就像一个死水池,无规划、无组织、无规则,甚至“远离”广东。

对此,毛主席做出了一系列改变:首先以宣传部的名义在上海开设了交通办公室,并以此为基地逐步开展本地宣传;

随后毛主席主导整顿国民党内部宣传工作,创办了一系列促进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报刊杂志,一下子让国民党的宣传颇具威力。



也许这次经历让毛主席充分认识到新闻宣传的重要性。抗日战争初期,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创办了一批重要党报杂志,对其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无条件的支持。

他多次强调抗日报纸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明确提出“报纸的作用是团结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同时,毛主席也不忘记指示敌后解放区也创办报纸杂志,扩大中共宣传的影响力。

1940年,延安中共广播电台利用周总理带来的无线电发射机建立了中共第一个广播电台;次年,当毛主席听说广播电台缺少唱片时,他立即将自己收藏的20多张唱片全部寄给了广播电台。他们用它当面告诉电台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广播。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新闻事业在毛主席的领导和管理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毛主席并不满足于此,开始思考如何打破国民党的新闻禁运。他以进步思想或政治中立的态度看待中外媒体,做好国统区记者统一战线工作,加强与记者的联系,向他们宣传中共的正确主张,并经常发来重要稿件,要求他们提供帮助。来帮助发布。

此外,毛主席还向中外媒体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到解放区、八路军和解放军进行内部采访。他多次亲自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成功向世界宣传中共的声音和中共的情况,为中共抗日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毛主席看来,“笔”无异于“枪”,是“众志成城,克敌制胜”的利器。他关心新闻的时效性,特别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注重了解一定时期内新闻宣传的要点,坚持宣传内容必须符合实际。相关的。

他说,必要时,要动员一切力量,向敌人发起新闻舆论攻势,使敌人的阴谋彻底破产。

毛主席强调,新闻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必须随机变化,新闻语言必须准确、生动、清晰,秉持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文笔。人们。

在他的新闻宣传策略指导下,中共的新闻工作确实在党的斗争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成为“抗战的生力军”。



03、意想不到的“记者”:他是“新媒体”的创造者。

另外,很少有人知道,毛主席心中一直有两个职业理想,一个是教师,另一个是记者。他多次表示:“我也想给报纸写文章,但我必须解雇主席;我可以创办自己的专栏,当专栏作家。”

而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是有信心、有能力这么做的;更有趣的是,如果你深入了解毛主席的“新闻风格”,你会惊讶地发现,现代“新媒体”的创造者居然是他的老人。

毛主席在创立公司《湘江评论》时,就为他的“媒体”明确了立场:他不谈论金钱、女人或家庭事务。他紧紧抓住时代痛点,直指时势、批判时代弊端,捍卫革命,大力宣传新思想。



当军阀抓捕陈独秀时,年轻的毛主席高呼“陈军精神万岁”《湘江评论》,并直言“政府没有勇气处决陈军,即使陈军死了,陈军精神也不会受到损害”根本没有。””。

谁敢说这样激烈、快速的写作不是新媒体的风格?他能在短时间内以绝对的激情点燃每一位读者的情感,让人不由自主地与他同仇敌忾,深深地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当毛主席谈到妇女权利时,他说:伙计们,我们都是妇女,我们正淹没在痛苦的海洋中!我们都是人,为什么不让我们参与政治、交往……苦啊!苦的!自由之神,你在那里,拯救我们!我们今天醒来,我们要实现妇女的结合,我们要扫除那些摧毁我们精神自由的恶魔!



尖叫、偏执、权利,这不就像是一场视野开阔的战斗口号,让读者仿佛来到了女性受苦的现场吗?而且语言通俗易懂,即使不懂文化的老太太也能轻松明白她想要表达的意思。

而这些不也是新媒体的特点吗?

在毛主席的大力活动下,《湘江评论》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刊物之一。但他的无所畏惧和对湖南军阀的直接挑衅不出所料引起了对方的注意,对方强行将他封杀了《湘江评论》。

但毛主席是谁?无论湖南军阀查封了多少报刊杂志,都无法阻止他等于革命。他继续在其他杂志上发表充满激情和挑衅性的文章,并与学生一起组织游行示威,以实际行动对抗军阀。



虽然年轻的毛主席当时失败了,但他并没有低估新闻的力量,也没有低估新媒体语言的力量。

随后几年,毛主席不断利用新媒体,用言语影响军队和全国人民。

他在革命最困难的时候声嘶力竭地喊道:“我们不仅要打败一切内外反动派,而且一定能打败他们!天上出现的乌云只是暂时的,黑暗总会消失的。”,光明就在前方!”

他和年轻人在一起,鼓励他们:“世界不仅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毕竟是你们的。你们生活在一个繁荣的时代,就像早上八九点的太阳。希望你。”



他强调:社会主义不能让羊肉不好吃,南京盐水鸭、云南火腿不好吃,质地和面料不能减少,羊肉可以不按马克思主义煮,但在社会主义社会,羊肉、鸭肉应该更美味、更进步。表明社会主义是更进步的,就像资本主义一样,否则我们在羊肉面前就会失去威信……

他的言语通俗幽默,从不要求别人帮他集会或闭门做事。他漫不经心地说出这句话,这是新媒体风格的一句至理名言。他没有一句真话,只是坚定地、自觉地、执着地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参考: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究竟何时进驻中南海?长期存有争议》

《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来历与演变》

《毛泽东是如何当上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

《抗战时期毛泽东巧用新闻宣传利器》

《新华社首席记者毛泽东,居然是“新媒体”鼻祖》

免责声明:如果文章内容涉及版权作品、版权图片或任何其他问题,请在30天内联系本账号作者。如果举报属实,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应文章。文章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或实施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中南海   黄埔军校   中央军委   湘江   北平   抗日战争   军权   枪杆子   中宣部   军阀   国民党   中共   领导   媒体   军事   工作   新闻   中心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