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崩(五),扶苏之死,真正杀死他的是一个被史书刻意抹去的幽灵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章系头条独家发布,抄袭搬运必究,本人主要创作平台在头条,以往有人在其他平台搬运我的文章,过去的事就不管了,今后希望这些人体面一点,如继续搬运本人必定维权,再说要是为了挣钱,你们去搬运那些流量水文岂不是更好?何必在我这费劲呢?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东巡路上的秦始皇突然病危,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命赵高召回在蒙恬军中的长子扶苏继承皇位,但赵高伙同李斯篡改始皇遗诏,赐死扶苏与蒙恬,改立十八世子胡亥为帝。

被李斯、赵高篡改过的始皇遗诏传至蒙恬军中,扶苏哭泣一番后立刻自杀,蒙恬本想先探清遗诏内容真假,但见扶苏自杀,也不得不跟着自杀,于是李斯、赵高等人的瞒天过海阴谋得逞,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秦帝国的生命也开始进入倒计时。

看到这段历史时,大家是不是会感觉很奇怪?有蒙恬的30万长城军在手,扶苏公子却轻而易举地选择自杀,这并不合常理。

不合常理的事还没完,扶苏自杀,胡亥继位约后一年,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他们打出的旗号是推翻暴秦,恢复大楚社稷,并宣称要为两个人报仇,第一个是项燕,这很好理解,作为楚国的大将军,项燕在秦灭六国之战中让秦军遭遇了最大的一次惨败,可以算是楚国人的精神支柱。但另一个人的身份却十分诡异。

猜测陈胜吴广宣称要为其报仇的第二个人是谁?公子扶苏?

一群以推翻秦国统治为目的的起义军,要为秦公子复仇?这已经不能简单说不合理,可以用荒诞来形容了。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这样看似不合理的事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秦始皇弟弟成蟜为何被杀?嫪毐为何反叛?嫪毐要杀的人究竟是谁?秦国第一次攻楚为何惨败?扶苏的母亲是谁?

这所有的不合理都因为一个人在史书中被刻意抹去,当我们从字缝里找出这个人以后,所有的不合理都变得合理了,这个被抹去的幽灵,对秦始皇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他的母亲赵姬和“仲父”吕不韦,他是秦始皇日后行为拼图里最重要的一环,现在让我们从历史的尘埃中找出这个幽灵,看看他的存在与消失,对秦始皇日后的诸多决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反叛的王弟

秦始皇八年,秦帝国内部发生了一场规模不大,但是影响力不小的叛乱,从《史记》上看,秦帝国扑灭这次叛乱的过程并不算艰难,说他影响力不小,是因为叛变的发起者十分特殊:长安君成蟜,秦始皇的弟弟。

秦始皇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奉命进攻赵国,成蟜阵前反叛,被后来敢去平叛的秦军杀死,这次反叛就此平息。

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中有明确记载的秦始皇血缘上的弟弟有3个,其中2个是其母赵太后与嫪毐私通所生,这对于秦始皇来说是奇耻大辱,这两个弟弟在秦始皇剿灭嫪毐叛乱时被直接诛杀。

而除这2个秦始皇的同母异父弟弟外,见于《史记》的就只剩下这个秦始皇的同父异母弟弟:长安君成蟜。

秦始皇幼年时命运多舛,其父亲赢异人(又称子异)本来是被在帝国赵国当人质的,后来秦赵两国交战,赵国人十分生气,要杀了秦始皇父亲赢异人,幸亏在吕不韦的运作下才逃出赵国都城邯郸,回到秦国,赢异人走得匆忙,没有来得及带上秦始皇赢政和其母亲赵姬,二人被留在赵国,差点就被弄死。

2年后,秦始皇母子才被赵国放回,这期间其父赢异人在秦国又娶妻生子,这便是秦始皇这位弟弟成蟜。

成蟜的母亲政治能量应该不大,所以成蟜在秦庄襄王选定继承人时败给了秦始皇赢政,而成蟜的这次叛乱也被轻松平定,但是成蟜这个并不太重要的角色的反叛,却彷佛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在这之后,秦帝国朝堂之上最大的两个外戚集团即将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斗法。

赵楚斗法

秦始皇的父亲赢异人,是秦孝文王20几个孩子中很不起眼的一个,所以他才会被送到敌国都城邯郸当人质,毕竟被杀了也不可惜。

在赵国做生意的吕不韦认为赢异人值得投资,于是他用钱疏通关系,给赢异人找到了一个见华阳夫人的机会。

华阳夫人是秦孝文王正妻,夫妻二人感情很好,但华阳夫人无子,吕不韦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希望帮助赢异人攀上华阳夫人的高枝,利用她的政治资源上位。

华阳夫人是楚国公主,吕不韦让赢异人见华阳夫人时穿楚国衣服,并改名为“子楚”,他的这一番操作果然奏效,于是赢异人变成了嬴子楚,他也从华阳夫人处得到了巨大的政治能量。

赢异人是靠华阳夫人为核心的楚国势力登上王位的,但是他最信任的人仍旧是帮助自己从人质走到秦王的吕不韦以及他身后的赵国势力。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是吕不韦府上的一名舞女,被吕不韦送给赢异人,这个过程也造就了秦始皇身份的无头公案,这个无头公案连写《史记》的司马迁都弄不清楚,所以在《秦始皇本纪》和《吕不韦列传》中有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史记吕不韦列传》

秦庄襄王赢异人对于以吕不韦为首的赵国集团十分信任,所以在位期间在权力上给予这一集团巨大倾斜,但赵国集团的缺陷在底蕴上,吕不韦是商人,赵姬是舞女,无论是在秦帝国权力系统中还是在本国赵国权力系统中都缺乏能量的积累,而他们的对手,以华阳太后的为首的楚国外戚集团最不缺的就是底蕴。

秦庄襄王的信任让秦始皇继位时,赵国集团的权势有压楚国集团一头的趋势,但缺乏底蕴的赵国集团立刻昏招不断,吕不韦引入嫪毐供赵姬娱乐,嫪毐靠着赵姬的宠幸在朝堂之上横行霸道,其与秦始皇之母赵太后私通一事败落后,竟起兵造反,兵败后被杀。

但嫪毐发动的那场不成功的政变,却处处透露着诡异,让我们看看这场不合常理的政变。

真正目标

《史记》中记载,嫪毐知道自己与赵太后私通一事败落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干掉秦始皇,当天秦始皇要行冠礼,嫪毐矫秦王诏令,要率兵围攻蕲年宫,后来事情败露,与秦始皇派来的昌平君等人在咸阳大战,失败后被杀。

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毐等败走。

——《史记秦始皇本纪》

嫪毐的行动涉及到一个自相矛盾的问题:他是矫秦始皇诏令发动的政变,用秦王诏发动的政变目标就不可能是秦始皇本人,否则只要秦始皇真人一出现,他矫诏的作用就会立刻荡然无存,那么,嫪毐的目标就可能另有其人了,秦宫之中,有谁还值得嫪毐冒着调脑袋的风险去暗杀呢?

在这则记载嫪毐反叛的史料中,那个神秘的身影第一次出现:昌平君,记住这个名字,虽然他的事迹似乎是有意被从史书上抹去,但是他恐怕才是对秦始皇影响最大的那个人。

关于昌平君的身份下文会详细介绍,现在先回到嫪毐反叛一事,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当时赵、楚两大集团的情况:

赵国集团以赵太后和吕不韦为核心,后来又加上了嫪毐,这个集团看似权势滔天,但是却有致命缺陷:他们的所有权力都来自于先王赢异人的信任背书,如今,随着新王一点一点长大,拿回自己权力的欲望会越来越大,更糟糕的是,由于缺乏底蕴,这个集团还在关键问题上玩砸了。

他们集团最值钱的政治资源就是赵太后秦始皇生母的身份,结果偏偏又弄出一个嫪毐与赵太后私通,私通不算还生下两个孩子,这件事还搞得人尽皆知。无论是法理上还是权力逻辑上讲,这些都给秦始皇传递信号:这个集团已经失控。

嫪毐的所作所为注定了赵国集团一旦被秦始皇抛弃就是万劫不复,他们必须做点什么了。

做什么呢?直接干掉秦始皇?先不说能不能做到,即便做到了,等待这一集团的命运又是什么?是秦国贵族们的集团疯狂报复,嫪毐说等秦始皇死了让他的两个儿子继位完全是异想天开,让一个毫无赢氏血缘的人继承秦帝国王位,这事光想想就不可能,他们要做的应该是干掉朝中其他派系,然后以赵太后秦始皇母亲的身份把持朝政。

这其他派系当然就是楚国派系,别忘了,后宫之中,除赵太后外,可还有一位权势更大的太后,只有做掉她,赵姬太后的身份才能成为独一无二的权威。

于是嫪毐围攻秦王宫的真正目标就呼之欲出了:楚国外戚集团的真正核心:华阳太后。

嫪毐的行动意味着赵国集团与秦始皇摊牌,秦始皇当然不希望成为傀儡,于是对于他来说,最合理的选择就是与另一个派系,楚国集团联手干掉赵国集团,而负责执行此时的正是楚国集团的二号人物:昌平君。

好了,现在该揭开谜底了,谁是昌平君?

“消失”的人

昌平君在《史记》中未单独列传,他的事迹出现在别人传记中,每一句都是惊天动地。

除剿灭嫪毐外,昌平君还有2处主要出场记载:

其一,秦将李信率军攻楚时,昌平君在后方突然反叛,昌平君的叛军与楚国大将军项燕率领的楚军夹击秦军,秦军惨败而归,这是秦灭六国之战中最大的一次败仗。

其二,王翦击败楚军主力后,俘虏楚王负刍,后楚国贵族立昌平君为楚王,王翦继续追击,杀死已经成为楚王的昌平君。

新郑反。昌平君徙於郢。

——《史记秦始皇本纪》

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史记王翦白起列传》

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於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史记秦始皇本纪》

昌平君甚至连名字在未曾见于《史记》,他的名字是当代考古人员根据一批出土的秦国铜币推断而出。

秦国铸造铜币时,有将丞相名字刻在上面的习惯,秦王政七年铸造铜币有“丞相不韦”的记载,而在秦始皇十七年铸造的铜币中,刻着“丞相启”的字样。

唐代史书《史记索隐》中这样记载昌平君: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史失其名。

从这里可知,昌平君是楚国王族,结合秦始皇时期秦国丞相的情况,他担任丞相的时期正是在吕不韦之后,李斯之前,秦始皇十七年铸铜币时的丞相正是昌平君,于是昌平君的名字得以确定:熊启。

他的父亲是楚考烈王熊完(《楚世家》称熊元,《春申君列传》称熊完)。

说来巧合,楚考烈王也有过一段与秦始皇父亲赢异人相似的经历,他为楚世子时,在秦国都城咸阳做人质,熊完的人质生涯有10年之久,这期间他在秦国娶妻生子,而那个嫁给楚世子熊完的女子,只能是秦国公主,也就是秦昭襄王的女儿。

秦昭襄王动过通过控制楚世子进而控制楚国的念头,熊完的父亲楚顷襄王病重时,楚国贵族希望熊完回国继承王位,但是秦昭襄王却不想放人,后来是春申君黄歇用了一出瞒天过海的好戏才将熊完送回楚国,熊完顺利继位,既楚考烈王,但他回到楚国时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带走老婆孩子,昌平君熊启也就留在了秦国。

一个人在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往往要去寻找组织,而昌平君熊启所要寻找的组织自然是以姑母华阳太后为首的楚国外戚集团。

身上流淌着秦楚两国王族血液的昌平君很快成为这一集团的二号人物和朝堂上的话事人,在干掉赵姬、吕不韦为首的赵国集团后,以华阳太后、昌平君为首的楚国外戚集团已经可以用权倾朝野来形容了。

关键背叛

秦楚两国有持续百年的联姻传统,且秦始皇娶妻时,朝中权倾朝野的又正好是楚国外戚集团,那么这个史书上从未提及的秦始皇的王后,身份也应该是楚国公主。

而且,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昌平君的女儿。

即便退一步说,秦始皇的王后不是昌平君女儿,而是楚国的其他公主,那么等她来到秦王宫后,也一定会加入华阳太后和昌平君组成的楚国外戚集团,这个集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华阳太后死后,昌平君就变成了楚国外戚集团的话事人,但正如当初秦始皇想摆脱赵国集团一样,如今已经长大的秦始皇自然也会削弱楚国外戚集团。

昌平君何时不再担任楚国秦国丞相史书上无载,他下一次出场便是在楚国旧都郢发动叛乱了。

这场叛乱十分特别,他牵扯到六国中另外一个王:韩王安,当时,韩国已经被灭亡4年,灭韩后,秦始皇对于韩王安的还算客气,把韩王安迁徙到郢,然后把韩地变为郡县。

但是,在韩国已经被灭亡4年后,韩国旧都新郑却发生了大规模叛乱,这次叛乱导致两个结果:第一,原本可以活命的韩王安被干掉,第二,昌平君被派到了楚国旧都郢。

秦始皇在此时派昌平君前往楚国旧都,可能的原因是想利用昌平君楚国王族的身份去安抚当地的楚人,避免类似新郑的叛乱再次出现。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秦始皇对于昌平君非常信任,以此推断,秦始皇的王后就是昌平君女儿的可能性极大。

但是被秦始皇充分信任的昌平君却在关键时刻发动了叛乱,当时,李信正率领20万秦军发动灭楚国之战,昌平君的叛乱令秦军首尾不能相顾,只能先返回平定叛乱,但是项燕又岂会如此轻易放过秦军,他率领楚军主力尾随秦军三天三夜,而后发起总攻,秦军在这一战中发生大溃败,损失惨重。

昌平君在秦国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为何选择在关键时刻背叛?

最后谜底

我们需要注意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在秦始皇之前,大规模的灭国战还未上演,作为楚国王室,昌平君十分清楚,自己在秦国的权势,有很大一部分是靠楚国这个母国背书的,一旦母国灭亡,自己的筹码也随即丧失,更重要的是,楚国贵族们可能也给了昌平君更加无法拒绝的筹码。

当时政变上台的楚王负刍身份不清不楚,有人怀疑他是春申君黄歇的孩子,而昌平君熊启,作为楚考烈王之子,是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楚国贵族们给昌平君熊启开出的条件很可能是事成之后让其当楚王。

昌平君熊启的背叛对秦始皇冲击很大,他之后的行为逻辑完全变了,秦始皇对待六国贵族的态度变得严厉,六国的王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到穷苦地方自生自灭,没对秦国做像样抵抗的齐王健被活活饿死。

对于其他贵族,秦始皇意识到他们与故土的联系是斩不断的,于是在统一后将十二万户贵族及富户强行迁移到咸阳和蜀地居住。

同时昌平君的背叛也注定了秦始皇必须要去清洗帝国内部的楚国势力,秦始皇的王后,很可能就是在这次清洗被干掉了。

这样一来,一切不合理的地方都变得合理了,公子扶苏的母亲很可能就是在昌平君事件中被干掉的那位王后,所以在扶苏心中,一直有一个念头:父亲并不信任自己,所以当赵高李斯伪造的秦始皇遗诏送到公子扶苏面前时,他没有太多怀疑就选择自杀,因为在他心中已经预料到了这个结局。

如果昌平君的女儿是扶苏的母亲这个假设成立,那么陈胜吴广的起义时的口号也就不难理解了,扶苏身上有一半楚国王族血统,以复楚为口号的陈胜吴广当然有理由打出为其报仇的旗号。

关于昌平君的事,是秦始皇心中最深也最持久的痛,所以他有意将这些事从史书上抹去。

昌平君的背叛还让秦始皇感受了一种力量的可怕:血缘认同。

昌平君一生都在秦国,楚国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故国,但是血缘的认同还是让昌平君在最后时刻决定叛秦归楚,从昌平君身上,秦始皇已经明白了就算自己开创郡县制,基于血缘认同的地方势力也随时可能脱离自己统治,所以他在统一六国后无比心急地修秦直道,统一文字、语言、度量衡,他时常巡游东南,因为那是帝国权力的边疆地带,比其他地区更容易割据,他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对抗那种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秦始皇用力过猛,直接让整个国家机器崩溃,但是秦始皇穷尽一生都在对抗的力量并没有随着秦帝国的灭亡而消失,而后来的2000多年里,一个个帝王穷尽浑身解数与这种力量缠斗,由于经济更丰富,后世帝王的手段更多,缠斗时间也更长久,与秦帝国短短15年不同,后世帝王与地方势力的缠斗时间往往要持续200多年,后世之人给这样的缠斗起了另外一个名字:王朝周期律。


……

本篇尝试从昌平君入手解释秦始皇统一前后诸多不合理的事件,下一篇将解释另一个不合理的地方:秦末战争中,秦帝国最精锐的部队,竟然是章邯带来的骊山刑徒军,这背后又有哪些隐藏的真相,朋友们可以点个关注慢慢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8-19

标签:陈胜吴广   秦国   秦王   楚国   史记   外戚   帝国   叛乱   史书   太后   幽灵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