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梯田创5A”走出旅游富民新路子

2020年底,云和梯田景区顺利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正式被列入5A创建名单,并成为“诗画浙江”耀眼明珠培育对象,标志着云和县崇头镇正式迈入全域5A创建时代。一年多以来,崇头镇紧扣“五美”提升主题,以“十个一”标志性工程为主线,完成小镇客厅、景观公园、环镇绿道等项目建设,全面整治镇村环境,成功创成当时全县唯一的新时代美丽城镇省级样板,从时任郑栅洁省长手中接过奖牌。


主要做法:

镇村环境品质提升。坚持生态保护先行促发展、夯实基础先行促转型,全力改善镇域发展环境。一是开展生态修复。累计抚育美丽林相8000亩、修复梯田7340亩、打造杜鹃花海1500亩,并配备生态监测、智慧管理设施,对梯田保育区实施分区管理。二是引导生态移民。全镇累计搬迁自然村32个,生态移民1153户5061人,超20%的人口向县城和镇中集聚,并对迁出地土地治理、退耕还林2000多亩。三是建立生态信用体系。创新构建生态信用评价体系,首推“生态贷”“信易游”等信用激励机制,引导全民参与生态保护。四是力促环境整治。加大村庄风貌管控力度,先后拆除菇棚35.27万㎡、违建3.3万㎡,并推行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秸秆禁烧和污水零直排等长效机制。五是提升基础设施。投入资金8.2亿元,建成32公里后交线通景公路、8.58公里生态绿道、综合功能服务站、景区停车场等项目,全面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饮用水达提标、管线管网改造等工程。

乡村颜值美丽升级。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势推进“三改一拆”,销号拆除点位231个,拆除存量违法建筑2万㎡,完成年度任务的2倍。深入推进最美梯田风景带建设,“一村一品”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完成36个景观提升项目,打造了梅源老街、坑根青苔墙、梅竹柳杉咖啡屋等重要节点,并开展下垟整村改造,18个行政村全部创成省级景区村,建成2个省级特色精品村、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强化古村落保护利用,沙铺国家级传统村落全面建成,黄家畲、坑根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通过验收。

镇村环境全域改善。扎实推进“三大革命”,全面推行“门前三包”和垃圾分类,完成2735个环境点位整治,全县首创垃圾分类督导员入户收集机制,梅源村创成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并新增2座省级示范性农村公厕和星级公厕。深化“五水共治”工作,完成镇区和3个景中村污水管网改造,垃圾资源化利用站、污水处理厂加快建成,成功创成“污水零直排区”。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综合供能服务站投入运行,“四好农村路”逐步形成,修缮提升村庄公路45.7公里,建设安全生命工程52.44公里。

生态旅游业稳中向好。云和梯田景区全年游客达到10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3056万元,民宿农家乐达到149家,营业收入2900余万元,坑根、梅竹创成省级农家乐集聚村,云谷山房获评全省最高等级“白金宿”称号。云和梯田景区入选全省首批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和“乡村氧吧”,下垟村入选首批“农文旅”融合开发培育民族村。

生态农业强基提质。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新增粮食生产功能区3个、高标准农田6个,完成崇云省级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梯田稻米荣获浙江“好稻米”金奖,“云和鳖”正式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云和梯田入选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

脱贫攻坚如期完成。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对建档立卡的897户1972人低收入农户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发放保障金、供养金91.33万元,临时救助368人次,发放救助金83.89万元;深入开展产业帮扶,471户获得帮扶资金77.76万元;全面完成C级D级危房治理、家庭医生签约、雨露计划和曙光助学。力推“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整村搬迁10个自然村、633人。实施“消薄巩固提升行动”,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5个。


取得成效:

一是云和梯田景区实现质变。云和梯田先后荣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国字招牌”,喜提“中国文旅创新奖”,成为全省16个践行“八八战略”经典案例之一,被评为中国最美40景之一。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正式列入5A景区创建名单,并成为全省大花园“耀眼明珠”培育对象和首批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

二是景区辐射效益不断提高。2020年,梯田景区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综合营业收入2916.7万元,同比增长10.8%,在全市高等级景区中率先实现正增长。在梯田景区带动下,全县旅游业增加值GDP占比从2015年的5.4%增长到2020年的7.48%;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19.2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3.2亿元,年均增长13%。

三是生态文明实现不断优化。云和梯田被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家畲银矿遗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梅源芒种开犁节入围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填补了二十四节气国遗目录中的最后空白。通过梯田景区创建,周边累计抚育美丽林相7000亩、修复梯田7200亩、打造杜鹃花海1500亩,云和梯田的GEP达到7.2亿元,生态优势正逐步彰显。

四是景区带富效应不断放大。2010年以来,在梯田景区的带动下,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农家乐民宿、农产品购物店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直接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超2000个。梯田景区周边新增农家乐民宿430余家,户均年营业额超20万元;新增餐饮服务业企业220余家,直接带动创业就业3000余人;梯田农特产品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景区周边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突破3万元。


下步打算:

完善软硬件保障。围绕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文旅服务功能,为创成5A景区提供坚实基础。全速推进项目政策处理,完成扫尾工作,保障5A项目推进。加快建成一级游客接待中心、梯田主题酒店、栈云山庄二期等配套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观云索道,启动摄影基地、悬河餐厅等项目建设。完善购物中心、商业街等商业配套,提升景区公厕、旅游标识等基础配套,改善城乡公交、景区公交等交通网络,强化5G信息网络等智慧景区建设,形成全民的旅游服务保障体系。

加快旅游产品开发。谋划推进建设太空舱体验基地、玻璃水漂流、高山滑雪场等户外体验项目,与观云索道、梯田观光塔形成系列游乐线路。大力做好高山避暑、养生养老文章,以黄家畲区块为核心建设康养600小镇,开发康养保健、休闲养生、山野健身等康养旅游产品。积极举办或承办体育赛事,推动体育文创等产业发展,构建体育赛事经济体系。

营造整体5A环境。持续开展景中村、沿线村风貌改造和环境整治,重点聚焦观云索道、景区公路两个沿线以及游客中心周边,地空协同全面整治。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成镇污水处理厂,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改造提升农村公厕,保持秸秆禁烧高压态势。持续推进“三改一拆”,加强日常巡查,严控严打新增违建。全面打造与5A景区适配的城乡环境。

提升镇区功能品质。做好美丽城镇项目收尾,完成镇区南北绿道、祥云路、双溪路、众安桥、过境公路人行桥、管线“上改下”等项目建设,加快商贸文体设施入驻、公共服务优化,打造升级版美丽城镇。全力抓好村庄改造提升,启动实施大派区块整村改造,完成入户调查、测量和评估等前期工作,做深做细改造方案,全面提升镇区面貌。同时,加快与雾溪、景宁大均联合打造云景特色风情示范区。

致力打造美丽乡村。加快创建“最美梯田风景带”,精心打造“一米花园”“一米菜园”,以村庄“微改造”实现整体“大提升”。做精“拆改”文章,继续开展传统村落和美丽宜居村创建,维护升级传统街巷肌理和风貌,培育一批新景区村,创建2个新时代美丽乡村、3个花园村庄。实施乡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高质量完成“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重塑美丽乡村新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云和   梯田   公厕   景区   村庄   省级   乡村   新路子   生态   垃圾   农村   正式   环境   美丽   项目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