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成烫手山芋?两大发达国家被奥运拉垮,奥组委:谁来接盘?

文丨乾凉散人

编辑丨乾凉散人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成功申请到奥运会的主办权都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

这是因为奥运会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关注度最高的体育盛会,所以申奥成功的国家可以得到巨大的收益,比如能用一个最具曝光率的舞台来展现自我,让全球更加了解自己,并且获得更多的发展新机遇。

正是因为申办奥运会有着这样重大的意义,所以在过去的几十届奥运会的主办权争夺中,无数国家和城市才会不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展开角逐,其激烈程度恐怕不亚于奥运会上的比赛项目。

可是,最近几年来这样的盛况似乎有所改变,很多国家对于申奥已经不是那么趋之若鹜,甚至还表现出一些逃避的意味,这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奥运会已成“烫手山芋”?

大家都知道奥运会是四年举办一届,按照惯例来说,有意主办奥运会的国家一般会提前八年申请,这样才能留足准备的时间。也就是说,2032年的夏季奥运会的申办竞争工作应当是在2024年进行。

但这次奥委会却一反常态,早在2021年的时候,他们就敲定2032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为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提前十二年就不声不响地申奥成功,这在历史上的确是绝无仅有。

据外媒报道称,当时跟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一同争夺主办权的,只有其他十一个国家的城市,看上去冷落异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说奥运会也落寞了?

其实,奥运会并没有落寞或者衰败,它还是那个每隔四年就要成为全球最热焦点的体育盛会。

而奥运会的主办权现在之所以快要成为一个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其原因还是出在了举办过程中的巨额开销上。在这里,我们可以列一组数据看看办一届奥运会大概要花多少钱。

据外国媒体统计,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花费90多亿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办方最终花费约为150亿美元;2012年伦敦奥运会,一共花费也是150亿美元上下;2016年里约奥运会,投资总额约100亿美元……

从这些数据不难清晰地看出,现在想要办一届体面的奥运会,至少要花费百亿美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对于一些小国家而言,百亿美元可能意味着要把国家全年的GDP都投入进来。

这也导致,奥委会在决定奥运会主办权花落谁家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个主办国家和主办城市的经济实力是否达标。

而且由于奥运会的举办费用还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给主办方带来的压力愈发明显。

所以近年来,不光许多经济上捉襟见肘的国家会对申奥望而却步,一些有能力承办奥运会的国家也把它当成了“烫手山芋”,不敢轻易染指。

面对这种窘境,奥委会可能也是急于找人“接盘”,所以才提前12年就确定了2023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险些被奥运会拖垮的两大发达国家

在许多人看来,主办奥运会可以获得大量的曝光率,由此能产生不少的经济效益,几乎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情。

1976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市长尚·达坡也曾经抱着这样的看法,但在事后却遭狠狠“打脸”。

在蒙特利尔市申奥成功,成为1976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之后,这位市长可谓是意气风发。

当有人问及有没有担心过办奥运会亏本的问题时,他对着一众媒体自信满满地宣称:“亏本?告诉你吧,办奥运亏本就好像男人生出来孩子一样,压根不可能!”

这位市长的自信态度也让当地的老百姓放下心来,但是在这届奥运会举办过后,市民们才发现自己上了大当。

由于预算过于乐观,和实际支出相差甚远,所以整届奥运会虽然只举办了短短半个月,但是最终亏损的美元金额却达到了数十亿之多。整个城市甚至还因此背负了巨额债务,只能靠税收来还债。

万般无奈之下,蒙特利尔市只好启动了“分期还款”。但这笔债务实在太过庞大,整个城市的人民花了整整三十年,直到2006年才宣告偿还完毕。

按理说,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其他国家在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应该量力而行了。但是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时候,主办方还是走上了蒙特利尔市亏损的老路。

在希腊雅典申奥成功后,主办方给出了50亿美元的预算,本来人们以为这笔钱已经相当充足,但是在场馆实际开始动工之后,大伙才傻了眼。钱像流水一样花了出去,仿佛掉进了填不满的窟窿,还没等到开幕式,上百亿美元就已经消失不见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那一年还流传着“恐怖分子要突袭奥运会”的传言,希腊政府也是宁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斥巨资在雅典周边做了一大圈的安保设施和工作。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早已经远超主办方的预算。

等到雅典奥运会落幕之后,外媒保守估计,实际花费达到了150亿美元以上。

而雅典得到的广告赞助费,可能仅有十亿多美元,不光入不敷出,而且其中一大部分收益还得按规定交给国际奥委会。

所以,希腊雅典这次的亏损,比起当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市还要严重得多。

为了堵上这个财政的大窟窿,希腊方面还出台一个十分危险的政策,就是让国民提前交一年税收。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不光不得人心,还会埋下更严重的经济危机的种子。

果不其然,到2009年前后的时候,希腊经济开始暴雷,深陷金融危机之中。虽然酿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许多,但是雅典奥运会的亏空确实也是一项难以忽视的因素。

无论是希腊,还是加拿大,都是发达国家,他们都尚且因为主办奥运会而差点被拖垮,其他国家就更加会感到心有惴惴了。可见,办奥运会虽然是件好事,但是其中也隐含着不小的挑战,还得谨慎对待。

可是话又说回来,国际奥委会有规定,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时间,不得超过16天。那么,为什么在这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主办城市就能花掉这么多钱呢?

举办奥运会的巨额支出花在哪?

其实,虽然奥运会从开幕到结束的时间的确很短,但是金钱的支出早在开始申办奥运会之前就已经开始。

就比如说最开始的竞选环节吧,不管你选没选上,只要进入了初选阶段,就得先交纳15万美元给国际奥委会。

这还不算完,如果一座城市有幸进入了竞选的终选阶段,更是要支付50万美元给奥委会倘若最终遗憾落选,那这笔钱也是要不回来的。

在竞选过程中,除了必须要向奥委会支付费用之外,还有一些钱也是不得不花的。比如说,制定申奥计划、聘请专业顾问、接待前来考察的奥委会工作人员等等。

这几个方面都会为竞选城市提供重要的竞争力,所以不但要花钱,还绝对不能吝啬,至于具体花费是多少,就要看申办城市的实力和投入意愿了。

在这方面,芝加哥还闹出过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芝加哥当年为了申办2016年奥运会,前前后后花了一亿多美元,但是最终还是落败了,这笔花销也只能打了水漂。

等到申奥成功之后,要花的钱就更多了,修建大型场馆的花费动辄要以十亿美元计算。比如说东京的新国立竞技场,就花了14亿美元多才建成。

另外,为了招待好到时候从世界各国前来的运动员,“奥运村”的建设也不能省,不光各种设施都得配套齐全,每天的物资消耗也是十分惊人。

至于水电、安保、食宿、清洁等后勤保障上的花费,杂七杂八加起来,也会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等到奥运会闭幕之后,花钱的项目还没结束呢,兴建起来的大型场馆和奥运村每年都得花费数额不菲的保养费。

如果这些设施后面还能投入使用,举办一些其他的活动,那还能略微收回一些成本,可一旦闲置起来,那真是白白的“吞金”。

总之,办一届奥运会花钱的方面实在不少,而且每一方面的投入都是相当惊人的。那么多国家会因此产生亏损也就不足为奇了。

结语

奥运会的主办权之所以从受尽追捧,到现在成为这样一个“烫手山芋”般的尴尬存在。

除了巨额花费让许多国家望而却步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能力办奥运的国家大都已经主办过奥运会,并且已经在国际上有了名声,不太需要再借助主办奥运会来宣传自己

而之前这些因为办奥运会而经济亏损的例子,也给将来想要主办奥运会的国家和城市提了个醒,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避免过量投资,否则伤到了一个城市乃至于国家的经济,才真是得不偿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山芋   烫手   国际奥委会   蒙特利尔   雅典   奥运会   主办权   希腊   加拿大   奥委会   竞选   发达国家   巨额   奥运   美元   国家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