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名将”马文革:带妻移居国外15年,2009年为何弃高薪回国?

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上映,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再度浮现在众人眼前,而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中国乒乓名将马文革有着很大的发言权,他当众表示:“这是我看过最好的体育电影。”

据说,马文革本人更是将这部电影看了五六遍,或许,他看的也是年轻时的自己。

在遥远的时代

如今,中国乒乓球可谓横扫世界,新的乒坛粉丝或许很难理解,在大约三十年前,中国乒乓球还陷入过一段略为漫长的低谷期,而当时以瓦尔德内尔为代表的的欧洲力量迅速席卷世界。

从1987年之后,才只有19岁的马文革一下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国家队还派出他去打了几场比赛,可成绩都还不太好,不过教练们也很清楚,马文革的身上憋着一股劲,就是还没能使出来。

那几年,国乒是属于马文革的,在全国比赛中,他总是能带领天津队一路披荆斩棘,那把“大刀”也始终放在他的枕头旁边,只是在来到国家队后,年轻的马文革却有点找不到状态了。

1989年的第40届世乒赛前,马文革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好好打、狠狠地打,一步一个脚印向前闯去,在团体赛中碰一碰欧洲强手,那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在此之前,马文革还从未登上如此大的战场,看到那样的阵仗,他也确实有些慌张,没想到,开赛不久马文革就败给了卡萨雷斯,几天后又再度输给了匈牙利的哈尔兹,心中越慌越容易出错,马文革悔恨不已。

可是,悔恨又有什么用呢?面对全国人民的目光,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交出答卷。

男团决赛最终以0比5翻车,这是所有人都没能想到的结局,毕竟再怎么输掉比赛,也不可能遇到如此惨烈的状况,堂堂一个乒乓球大国竟遭遇如此状况,马文革的鼻子也一阵酸楚。

他不敢面对自己的教练,更不知道以何种眼神注视自己的队友,场上的一声声喧哗更是像刀子那样戳着他的内心。

接下来的日子,马文革过得是魔鬼般的训练生活,每每想要休息的时候,他总能回忆起当时的惨烈。

21岁时,马文革站在蓝天之下,手里还捧着不久前从内罗毕捧回来的世界杯奖杯,可这时,他的脸上也看不出太多不一样的表情,他自己心里很清楚:只要下了领奖台,那一切就得从头开始。

面对采访的时候,他都说:“刚刚进入国家队的时候,我还很喜欢热闹,现在,我却最喜欢清净,很享受一个人静静待一会的时光,顺便思考一些问题,琢磨每天的训练和比赛。”

或许,也就是这段日子,才是马文革真正成长的岁月。

带着复兴国乒的使命,马文革开始了持续的高压训练,男乒接连6年都是低谷,终于等到了1995年。

此时,有一位拿着乒乓球拍的国人真正横空出世,他便是马文革。

第43届世乒赛在天津举行,蔡振华亲自挂帅,现场的天津球迷也是人山人海,中国男乒使出了全部的力气,终于与老对手瑞典队会师决赛。

第一个上场的男乒选手是王涛,可在比赛中他却以1比2的成绩不敌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中国男乒可谓是出师不利,大家纷纷将希望寄托到第二个登场的马文革身上。

场面的情况一度十分胶灼:若是拿不下第二场比赛,那么中国男乒的复兴之路又得继续等待2年。

这场比赛中,马文革需要对阵佩尔森,前两盘中双方打成1比1平,场上几乎所有观众都屏住了呼吸,待到决战的生死局中,马文革坚持到了最后,并成功拿下了比赛的胜利。

中国所有男乒成员都激动地抱在了一起,大家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阔别6年之久,大家共同捧杯。

“马文革”这三个字,也注定刻在了所有球迷的心中。

在那之后,只要人们提到马文革,就必然会提起那段经历,他本人却说:“当时站在台上没有想到那么多,就是光顾着高兴了,到了快退役的年纪了,终于在这一代成功夺回来了。”

游子归来

就在43届世乒赛结束后不久,马文革就遇到了一个新的瓶颈:常年的肩膀伤痛让他没有办法再适应国家队的训练强度,可国内也没有乒乓联赛这样的赛事,为了保持状态,马文革选择前往德国打球。

果不其然,在德国的马文革确实保持住了自己的竞技状态,过了多年依旧在欧洲乒坛名列前三,而且,他所要面对的都是年龄较小的对手,在欧洲的乒坛,他已然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德国的15年中,他先后辗转了格兰藻、利勃海尔等5个顶尖俱乐部,为每一个东家都带来了数不清的冠军,尤其是在斯图加特东南处的一家俱乐部内,他为这家俱乐部打进了欧洲俱乐部联赛决赛。

有了这些贡献,马文革也成功拿到了德国绿卡,这样的生活也让很多人羡慕,可他心里并没有将根扎在这里。

即便面对着巅峰期的波尔,马文革也没有丝毫退缩,特别是在2006年和2007年,在与波尔对阵的比赛中,都是波尔第一他第二,不惑之年仍然在德国厮杀,可马文革心中也清楚,自己终将退役。

那时,他就明确表示了自己的定位:“我在退役后,肯定离不开乒乓球事业,要么就去当教练,要么就自己去开一家俱乐部,培养更多有潜力的年轻人。”

其实,每年到了暑假的时候,马文革就会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回到天津,跟这边的亲人们团聚一番,每次聚会时,两个孩子不中不洋的发言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2008年到2009年这段时间,马文革做出了一个决定:回国。

似乎一切都是命运使然,他身上闪烁着纯粹的理想主义与爱国精神,当时对他而言,出国只是为了继续打球,时间到了,自己还是想要回到家乡,继续为祖国的乒乓球运动奉献。

就这样,马文革放弃了德国的永久居住权,也同样放弃了那边俱乐部开出的高薪,毅然选择回到天津。

那会,正好天津乒乓球的成绩惨淡,后备人才也出现了严重不足的问题,马文革于2009年受邀执教,他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也很坦然:“蔡指导之前就跟我提过,问我想不想去国家队执教,我觉得天津更加需要我,我也应该回来。”

对于马文革而言,这是一段幸福的时光,两个儿子终于能够在纯正的中文环境中成长,而天津队的进步更是肉眼可见。

2013年和2017年的这两届全运会上,马文革的弟子们夺得了混双项目的亚军,这是历史性的一大飞跃,而到了2018年至2019赛季的乒超联赛中,天津乒乓球队摘得了联赛的冠军。

队员马特激动地表示:“真的很开心,当最后一个球打完时,我直接从运动员席上跳出去了,这是我的第一个联赛冠军。”

他将成功的首要因素也归结为马文革的指挥,他说:“我有的时候也会打得不好,但是马文革教练会经常给我提出一些建议,让我在这几年里进步的很快,马教练特别负责任,他的运动生涯同样十分精彩,成绩也很好,所以能给予运动员准确的指导方向。”

不过,就在这次捧杯后不久,天津队却被转让了。

或许,马文革都没能想到自己的执教生涯会以如此戏谑的方式收场,可对他来说,乒乓球生涯仍然不会结束,未来还有很长,他还记得自己回国之前最初的梦想:开办一家俱乐部。

2023年的马文革,已经将全部精力扑在训练基地的建设上了,他的目标很纯粹,同时也很简单:对于小孩子,要培养他们的乒乓球兴趣,争取为国家输送更多乒乓球人才。

整日都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也让马文革十分开心,他说:“我总能想到儿时参加训练时的场面,那个时候家里住的比较远,每天上学都得跑个两三公里,大地震发生的时候,训练也没有暂停,当时就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训练。”

看着孩子们都穿着崭新的运动鞋,手里拿着新款的训练装备,马文革也从中感受到了国家的发展,他说:“小时候我连一双白球鞋都舍不得穿,有的时候穿脏了洗不回来了,我就会拿着粉笔将鞋子涂成白色,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是真的很好,希望他们能够珍惜。”

他当然希望能将更多孩子从天津一路送进国家队,那是他自己的人生之路,不过,他也更希望孩子们能从乒乓球中收获快乐,这才是运动的本身。

参考文献:

人物 | “三马”传奇里的这个天津人,你还记得吗? 澎湃新闻

4对42届世乒赛男团决赛的技术诊断与分析 吴修文; 张瑛秋 安徽体育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波尔   乒坛   世乒赛   德国   天津   俱乐部   名将   乒乓球   中国   国家队   联赛   高薪   国外   马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