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自由”席卷全球,第四性取向者高达7500万,未来将成为主流?

文案 | 颜夕Talk

编辑 | 颜夕Talk


前言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同性之间才是真爱,异性只为繁衍后代”!

让我们放下内心深处的芥蒂,站在彩虹旗下大胆说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如今我们这个社会因为物质上的提升,同时思想上也有了极大的改变。

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两性之间的话题,已经不再如曾经那样一般避之不及,甚至可以大胆的向孩子们,普及两性方面的知识,让孩子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

此时,一种自西方传到我国的“性自由”渐渐兴起,甚至还隐约有席卷我国的状况。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第四性取向者”已经快高达2000万

也有人提出如果这个“第四性取向者”按照目前的速度发展,那么长此以往有极大可能变为我国的社会主流。

那么,“第四性取向者”到底是什么呢?

“第四性取向”是什么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日益开放的文化氛围,让我们更加的了解到了,如“同性恋”等那些特殊群体。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那些特殊群体之外,近两年再次出现了新的特殊群体“第四性取向”群体,也就是“无性恋者”

加拿大的布鲁克林里的一位学者研究表明:全世界的人口当中,无性恋的占比约1%,也就是说在100个人里就要有1个人是无性恋者。

按我国人口进行计算,那么“第四性取向者”这个群体在我国已然超过了1000万

2012年,加拿大的一个权威机构给出了一份研究数据,通过研究数据我们了解到,在全世界的范围里,“第四性取向者”的数量已经高达惊人的7500万人

同我们所想不同的是,他们这类群体不是那种既不喜欢同性,又不喜欢异性的人,与之相反,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拥有情感,他们也会爱上另一个人。

但他们之所以被称为无性恋者,是因为他们无论再怎么爱一个人,对其都产生不了一点“性”的欲望。

可能会有人根本不相信,世界上会存在这类群体,但通过事实来看,世界上确实存在着这类群体。

在无性恋者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生理原因,失去了生育的能力,从而导致欲望下降。

这类人虽然算是无性恋者,但他们还是有欲望的,只不过因为一些外在因素,致使他们成为了“伪无性恋者”

真正的无性恋者是不提倡禁欲,也不提倡单身主义的。因为他们认为和爱人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恋爱这个阶段。

在他们的心里就只会有对自己伴侣的爱,并没有欲望,但他们还是会有想养育新生命的想法,同样也会因有照顾伴侣的想法,从而同伴侣发生关系。

话说回来,其实无性恋并不是一项疾病,它不会对无性恋者的生活造成特别大的影响,更不会给无性恋者带来痛苦。

那么出现“无性恋”这种想法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无性恋”思想的产生

首先,我们从心理学上来讲,“第四性取向者”并不是什么心理疾病。

这对于纯粹的无性恋者们来说,除了性欲缺失,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没有任何异常情况,他们可以正常的融入到社会上进行工作。

据了解“无性恋”思想的产生,是有多种因素的。

有一种“无性恋者”,一般为受到某些打击的那种人,这种人属于暂时性“无性恋者”

他们可能是因为,曾经在一段感情上或者在发生性关系的时候,遭受了一些严重的打击,导致他们产生了对他人的惧怕,这种是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心理上的疏导来改变他们的性取向的。

对无性恋者而言,他们觉得自己在生活,身体健康方面等状态全都是十分不错的,他们认为自己这样的状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面避免,因频繁过度的性生活对身体造成疾病,还可以避免那些传染病。

并且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性生活,他们就可以在生活、工作时比其他人更有元气,更有活力!

但不过纯粹的“第四性取向者”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至今还是一个谜,或许未来才会有答案吧。

那么既然无性恋是第四性取向,那么前“三性取向”又都是什么呢?

第一性向

不出意外,第一性向就是所有人都知道,也是最普遍,最正常的异性相爱

众所周知,生命的准则就是活着和养育,所以异性相恋,就是自然界里所有的动物们,在长期的繁衍中进化出来的生存准则

在我们人类的社会里,一对已婚的夫妻两人,产生共同养育一个新生命这种想法,它一样是从异性恋中衍生出来的。

无论在任何一段历史里,异性恋一直都是爱情中的主流,所以当时的人们都是非常反对其他性向的出现。

第二性向

西方中世纪的时候,英国有一位数学家——图灵,他就是一位同性恋者

在当时西方的中世纪时期,一旦被发现有同性相恋的人,很快就会被处死。

所以,在1952年时,仅仅因为图灵是一位同性恋者,所以被英国的政府定下了罪责

并被迫接受了化学阉割、电击疗法、在体内注射雄性激素等一些及其残忍的“治疗”同性恋者的“医疗方式”

最终,图灵因不愿再像砧板上的鱼一样任人宰割,而服毒自杀了。

同样,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有同性恋这个群体,从古至今一直都流传着“龙阳之好”“断袖之癖”、“同志爱”“兄弟情”等一些词汇。

当然,这些典故的原意是带着一些调侃的,在当时是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歧视。

传说在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福建等地,流行过一种十分开放的婚姻习俗——契兄弟

由于古代那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不论遇到什么大灾难,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先保男孩,所以当地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因此当时大量的男子无法娶妻生子,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契兄弟这个习俗,来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

其实,大部分的契兄弟都是那些家里清苦,日子过不下去的家庭,所以他们只能将家里长相秀丽的男孩送到别人家,再收下“聘礼”,只有少部分的契兄弟是情投意合的。

作为契兄的人,是需要负责契弟在生活上的所有费用的,若契弟将来结婚了,那么作为契兄的他,也是需要出一部分费用给契弟的。

契兄弟是指在男子16岁左右,找一位年龄较大的未婚男子两人结为契兄弟。

再经过一系列的仪式后,两人就会像平常的夫妻一般同桌而食,同床共枕,就这样一直到那个年纪较大的男子结婚。

甚至还会有一些人会在其中一方结婚,或者双方都已结婚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这种关系。

当然,也有两个女生在一起的事情,她们被称为“百合”

通过研究表明:同性恋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他们只是大自然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根据研究数据我们得知同性恋的数量占比约2%

就像张国荣先生说的:

“男也好,女也罢,喜欢就好”。

除了这两种向性以外,还有一种十分容易被搞混的第三向性

第三向性

第三向性——双性恋,这个群体虽然同样会喜欢同性,但是他们在喜欢同性的同时,还会喜欢异性。

就像一些同性恋的骗婚事情,虽然会有人和对方“坦言”,他的性取向并不是大众们最常见的,他们会为了将对方留在自己身边,而对对方说他是双性恋

这种性取向一般不会在性别上有过多的约束,因为都双性恋了,当然就是不论对方是男生还是女生,也就是所谓的“男女通吃”

当然,这不代表他们一定是需要同时有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两个伴侣的,于他们来讲同性和异性最大的区别,应该就是追到异性的可能比同性的可能更大,当然具体情况肯定也需要根据对方的性取向来说。

“即性恋”则是排在“无性恋”之后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同双性恋的区别就是,双性恋可以对同性、异性都产生欲望。

虽然即性恋同样可以,但前提是那个人他们喜欢,因为他们只对自己喜欢的那个人产生欲望,与其问他们喜欢哪个性别,不如问他们喜欢哪个人,因为他们只是爱上了对方的灵魂,而不是性别

既然我们都已经知道了“第四性取向”是什么,他真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成主流吗?

不必要的“担心”

其实这个担心完全就没有必要,上面的文章内提起过:无性恋的占比约1%,同性恋的数量占比约2%,而同性恋的数据,已经是所有的性取向中数据最高的一个了,所以我们并不需要产生过多的担忧

毕竟哪有那么多性取向不正常的人啊?

结语

不过无论“同性恋”也好、“无性恋”也好,我们都要给予尊重,这是属于每个人自身的权利。

我们只需要尊重他们的选择,不应该带着有色的眼镜去看待任何一个人,乃至任何一个群体,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向性   同性恋者   同性恋   异性   伴侣   群体   想法   欲望   主流   男子   兄弟   未来   我国   性向   自由   喜欢   社会   数据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