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注定没朋友?面对卢卡申科的敲打,中国该如何运筹帷幄?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而言,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当然是多多益善。

但对于大国而言,“朋友”绝对是一个稀缺的词汇。因为古往今来,大国从来没朋友。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从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大国和小国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面临着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但却从来都是南辕北辙的两路人。

对于小国而言,由于实力的限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必然落于下风,因此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险象环生的危机中活下去,避免被其他国家生吞活剥。

所以,小国天然地喜欢和其它国家混在一起,尤其是大国。要知道,只要依附的大国不兽心大起,小国的生存根本没有问题。毕竟打狗还要看主人,有大国的靠山在,其他国家大概率不敢造次。

但大国不一样,虽然因为实力强悍,根本不存在生存危机,但这种强悍的实力,恰恰容易对其它国家尤其是其它大国造成芒刺在背的威胁。毕竟地球的资源相对有限,大国只要发展就必然蚕食其它大国利益,这种此消彼长的状态,注定了大国之间天然地针锋相对。

所以大国想要在其它大国的敌视中活下去,就必须脱离“保家卫国”的“低级趣味”,并情不自禁地与其它大国决战于地球之巅。

因为大国不可能像小国一样小富即安,在活着都是它国威胁的背景下,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奋起并横扫一切敌人。

所以,由于资源的限制,大国相比于小国在数量上是凤毛麟角的。再由于大国之间本质上是对立而不是合体的关系,所以大国注定是孤独的。

在养精蓄锐奋起直追的过程中,由于被其它大国针对,周边噤若寒蝉的小国将避之不及,大国的周边将无靠无依。等到打败其它大国并成为美国式的超级大国,这些墙头草般的小国将望风归附,届时大国将“朋友遍天下”。

可以说,大国不需要朋友,也注定没朋友,它们身边前呼后拥的,只是招之则来呼之即去的小弟。如果两个大国可以携手并肩地同进共退,那只能说明这两个大国都不具备问鼎世界的能力,或者其中一个大国是另一个大国的小弟。

所以静夜史始终认为,卢卡申科对我们的所谓敲打根本就是太监开会——无稽之谈。毕竟,一个小国的领导人,有什么资格给我们这个大国“上课”呢?

从东欧的战争一触即发以来,白俄罗斯始终坚定不移地同俄罗斯站在一起。卢卡申科之所以对俄罗斯“忠心耿耿”,根本原因在于他除了依附俄罗斯根本没有选择,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友谊,本质上是小国对大国的依附。

然而,令卢卡申科始料未及的是,在本该风卷残云、辣手摧花的年纪,俄军却玩起了“仁义之师”的大计,最终再而衰,三而竭,在二毛背水一战后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

而一旦相持阶段到来,俄罗斯一方必然会陷入越来越力不从心的境地,毕竟拉锯战拼的就是综合实力,而十个俄白相加,也干不过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

在局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来越被动的情况下,卢卡申科想到了中国。

是的,只有中国加入自己,才能有更大胜率。

但问题是,中国始终在恪守中立,这让卢卡申科逐渐歇斯底里。

在卢卡申科看来,中国没有加入自己,先不说对俄罗斯有没有利,最起码对中国自己是不利的。

毕竟,谁会喜欢一个圆滑的国家并与之推心置腹呢?所以,最起码选择一方,虽然不可避免地失去另一方,但至少还有一半的真心朋友啊。

而从当前美强俄弱的状况来看,中国能选择的只有俄白,对此卢卡申科很有信心。

可惜,卢卡申科理解不了大国与小国的云泥之别,更不明白我们从小国到大国,从棋子到旗手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刻骨铭心的磨难。

想当年新中国刚刚建立时,因为势单力薄、一穷二白,在美苏的拉拢中选择了“一边倒”向苏联。

从当时的国际大环境来看,选择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无疑是正确的,我们也确实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但问题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让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新中国虽然依然是苏联的小弟,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却逐渐与苏联平起平坐、并驾齐驱。

新中国的异军突起,给苏联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为日后中苏两国全面交恶埋下了伏笔。

而当中苏两国在1959年6月分道扬镳,被美苏争相围堵的新中国国际环境空前险恶。

但也正是危机四伏的国际环境,让新中国最大限度地摆脱了苏联的影子,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完成了从棋子到棋手的蜕变。随后中美两国在70年代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并最终推动了苏联在1991年的土崩瓦解。

由于结盟的代价如此惨烈,所以新中国始终贯彻“不结盟”原则,不与任何国家尤其是大国捆绑,即便中俄两国面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围追堵截不得不“背对背拥抱”,也从未与俄罗斯更进一步。

相反,在战争爆发后,我们始终奔走在斡旋调停的道路上,为东欧的偃旗息鼓不懈努力。

毕竟,战争的延续,必然影响我们苦心孤诣的“一带一路”倡议,因此和平是符合我们最高利益的。

而从俄罗斯的视角来看,一个游离在美俄之外的大国,对美国的精力只有牵制没有帮助,对俄罗斯只有助力没有坏处。

可以说,俄罗斯心心念念的中俄结盟,反而是给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开方便之门。毕竟,中俄两个大国强行结盟,本身就是两败俱伤的后果,再加上中俄捆绑大大便利了美国的一网打尽,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下下之策。

所以,即便是普京借卢卡申科之口,用敲打的方式为我们设身处地,也不可能让我们心生涟漪。

毕竟,中立不仅有利于中国,更有利于俄白。

当然,中立也不是意味着寥无建树。相反,在国际局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做好应对所有情况的准备。

毕竟,苏联解体的案例已经表明:很多时候,成败就在一瞬间,如果我们抓不住机遇,必将遭遇更大的困局。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白俄罗斯   中国   东欧   苏联   朋友   俄罗斯   小国   运筹帷幄   美国   新中国   大国   小弟   实力   战争   国家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