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打越南那么吃力打伊拉克却很容易?


因为国际形势不同了。

越南战争,有几个特点。

第一、越战并不是美国和越南的战争,而是两大阵营的对抗。


第二、美国参加越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消灭北越,而是扶持南越。也就是说,保住南越才是美军的战略目标,消灭北越不是美国的战略目标。

第三、由于当时中国的警告,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其地面部队至始至终都没有越过北纬十七度线。

第四、由于美国高层在战前盲目乐观,低估了丛林作战的难度性,导致美军参战后,准备不够充分,士气很低落,有一种有力气使不出的无力感。

因而,所谓的越战其实就是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作为西方阵营中的大哥,美军起初并没参战,但后来南越实在刚不过北越,美国只好自降身份,亲自参战。而作为直接参加的代价,就是美国把越战的规模限制的很小,这使得美军在越南战场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这个死循环就是:要解决越战问题,就必须先打败北越,逼其签订类似于不再武装渗透南越的条约。但要打败北越,就必须要先打败背后的中、苏。因为不管美军如何打击北越,只要中、苏提供支持,北越始终都可以得到国际援助。而如果要对中苏开战,美国又玩不起那么大规模的大战。


当然,美国也可以扶持南越,论援助,美国援助南越的物资也是非常可观,不比北越得到的少。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南越是烂泥巴扶不上墙,不管美国怎么扶,就是扶不起。

到最后,美国也灰心丧气了。明白了越战就是个巨坑,必须要尽快脱身。所以美国也就撤出越南,承认了失败。

以上就是美国打越战异常吃力的原因。归根到底来说,就是美国心态飘,北越背后有大国支持两个原因。


而海湾战争时,情况已经变了。当时苏联濒临解体,已经无力再与美国较劲。而且由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伤害到了众多国家的利益,当时不仅美国要打伊拉克,就连众多阿拉伯国家也准备出兵打伊拉克。

于是,海湾战争就变成了多数大少数。具体来说就是32个国家围殴伊拉克,这其中,阿拉伯国家占九席。

连阿拉伯兄弟都要揍伊拉克,伊拉克当时的国际情境有多糟糕,可想而知了。


而且,在联合国方面,美国也拿到了安理会的授权,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安理会一票否决制,五常只要有一个国家投反对票,联合国军都无法组建。而如果没有安理会授权,这是会影响民心士气的。比如当时的美国舆论就不支持美国“管闲事”。

但是由于科威特问题,且萨达姆屡次拒绝安理会调解,负面舆论在海湾战争前,已经不存在了。

当时的安理会投票,完全是一边倒,四个赞成票,一个弃权票,苏联难得的与美国站在了一起。

而由于安理会投票相当于是全票通过,这导致伊拉克因为在国际关系上没有任何斡旋余地,同时也没有国家再卖武器给它,伊军士气大跌。很多伊军在战前就做好了打不赢就投降的准备。而联合国军的士气大涨,摩拳擦掌准备参战。(开战前,美国提前控制了媒体,海湾战争期间没出现像越战那种士兵在前线打仗,后方的国内民众反战游行示威的情况)


另外,伊拉克当时也是点子背,八十年代后期的美军已完成由机械化向初步信息化的技术转变,伊军战术已落后美军一个时代。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国非常有自信,允许全球各国的观众直接在电视前观看导弹击中它们的目标或从军舰上发射的实况转播,非常愿意显摆他们新型武器的精确性。

同时,美军为了保证一定能打赢,战前做了准备充分。虽然伊拉克军是本土作战,但是联合国军反客为主。具体的战场表现就是联合国军行动前,提前意识到了沙漠作战就如同海洋作战,因此提前用卫星和武装直升机做了地形测绘,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没犯越战期间盲目乐观的毛病)

PS:美军当时也是下了血本,把放在德国用来对付苏军的王牌部队第七集团军也调到了海湾参战。这个军下辖三个装甲师,两个机械化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和一个英军的装甲师,总兵力十多万,足以吊打整个伊军。苏联解体后,这个集团军被撤销。

当然,这都只是战术、心态优势,不是美军吊打伊拉克军的决定性因素。


总结。实际上美国人自己总结过海湾战争为什么能完胜的原因。用当时参联会主席鲍威尔的话说:我们能胜利,得益于伊拉克的孤立、得益于盟国的支援、得益于独特的沙漠环境、得益于战争发生的时间、得益于长时间的战前准备。我们获得了理想的联盟、理想的设施和理想的战场。在理想的时间与理想的敌人进行的一场理想的战争。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先进的战术打法,其实都是次要的。美军在越南铩羽而归,在海湾吊打伊拉克军,归根结底来说,就是越南背后有大国力挺,而伊拉克没有。萨达姆当时不仅得罪了大国,就连同为阿拉伯兄弟的沙特、土耳其、约旦也全得罪了。他一个四面楚歌的国际形势,并且还在沙漠地形与美军开战,想不被吊打都很难。

可谓此一时彼一时,每场战争都有其自身特点,战争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每场战争都是独特的,有别于其他战场。

伊拉克战争,美军属于摧枯拉朽之态势,横扫伊拉克百万大军,包括十余万精锐的共和国卫队,但2003年3月,美军发动对伊拉克的打击,此时的伊拉克军队已经军无斗志。

其军队上至高级将领,下到普通士兵,对美军都非常害怕,因为是海湾战争时,伊拉克军队被美军打扒下,打残了,打怕了,所以对美军根深蒂固的害怕,会从军人中一批批传导下去。


1991年1月爆发的海湾战争,联合国授权美军牵头组成了多国联军,对非法侵占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进行了打击,在掌控了制电磁权和制空权的前提下,伊拉克军队毫无还手之力,不得不从科威特撤军。

于是,全球的读者和观众,从报纸和电视中看到了,连绵不断的科伊公路上,伊拉克军队的上千辆撤退途中的坦克、步战车、装甲输送车、军用卡车等被以美军为首的联军的战机和武装直升机炸得东一堆、西一堆,都成了废铜烂铁,以及永远装不回去的零部件,给了伊拉克军队强烈的震慑,从此埋下了对美军深深的恐惧感。


2003年3月,美军以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理由,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因为是海湾战争的延续,所以史称第二次海湾战争。

由于战前美军早就通过情报机构收买伊拉克政府的高级官员,特别是军方高级将领,所以伊拉克军队事实上没什么抵抗,军队都成鸟兽就地解散了,让某些国家的军事评论员以为伊拉克军队要打游击战,美军终将陷入伊拉克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而不能自拔都成了笑话。


但事实是美军很快就军事占领了整个伊拉克,萨达姆统治集团彻底倒台,伊拉克军队确实是军无斗志,倘若真的抵抗到底,不要说是百万大军,即便放100万头猪出去,美军要将100万头猪全都消灭,或者全都抓住,都不知道要猴年马月,况且,是全副武装的百万大军,那有那么容易消灭的。

而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背景是与苏联争夺中南半岛的控制权有关,从最初的派军事顾问并从经济上支持南越吴庭艳政权去对抗北越的胡志明政权,到最终直接派出数十万陆海空军参与了越南战争。


越南是丛林作战,气候炎热多雨潮湿,美军即要面对来自北越的正规军打击,也要面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游击队的袭击,且越南背后有大国的支撑,苏联援助了小到AK-47步枪、PKM通用机枪、迫击炮、RPG-7火箭筒;大到榴弹炮、加农炮、T-54坦克、米格17/19/21战斗机、鱼雷艇、护卫舰等武器,足以支撑越南军队以及游击队和美军的作战。


东方某大国支援了230个步兵营的枪炮以及弹药、通讯器材等战争物资,工程兵、扫雷舰艇、高射炮兵等更是直接参战,其中,击落了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俘虏美飞行员42名。

美军表面上是在和越南作战,但越南背后有两个大国的强力支撑,战争即便继续打下去,越南军队都不会被美军所彻底打趴下,况且,越南军队连级以上作战单位,都有外来的参与过实战的军官在担任顾问,事实上许多重大战役,都是军事顾问直接在指挥,尽管都是解密的东西,但点到为止不便展开。


因此,美军要彻底征服越南真的非常困难,在战死了5万余名大兵,受伤不计其数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决定撤出越南。

美军撤出越南以后,南越军队很快就被北越军队所打败,越南南北方统一,说明北越军队的战斗机很强,绝对不是中东伊拉克这般军队所能比拟的。

美军先前承认越南战争,是美军心中永远的痛。海湾战争大获全胜,让美军重拾了信心;伊拉克战争,更是让美军自信心爆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伊拉克   越南   南越   美国   海湾战争   科威特   北越   苏联   作战   越战   安理会   战前   吃力   美军   军队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