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末伏:三忌,三宜,三秘诀一定要牢记,过好最后三伏天!


2023年末伏时间:08月10日——08月19日(10天)


末伏代表由夏入秋,由热渐冷;俗称:秋老虎。


俗话说:早上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而今年的立秋时间在凌晨,也就是早上。所以今年的末伏,早晚温差相对较大,一定要记得及时添减衣物,谨防暑天感冒!


防不好“秋老虎”,过不好末伏,人体最容易留下病根。


末伏养生,清补为主,健脾益气为辅。


末伏是冬病夏治的末班车,一定要抓住最后的十天,为三伏天养生,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三忌


01.忌贪凉


末伏以后,早晚比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切记不能贪凉。


尤其不要吃太多冷饮、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避免冷气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湿寒在此时聚集。更不利于冬病夏治!


加上昼夜温差较大,所以早晚要及时添加衣物,晚上睡觉的时候,要盖好薄被。


02.忌食瓜


俗话说:秋瓜坏肚。


夏季出汗量较大,常常出现口干口燥的现象,而西瓜性凉,可以立马解暑清热。但凉性食物吃多了,加之夏季耗气伤津,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会有所下降。


末伏以后再贪食瓜,极容易出现腹泻等损伤脾胃的现象。


末伏养生,以清补为主,凉性食物尽量少吃。可以适当吃些应季水果,比如:雪梨、苹果等温性食物。


03.忌吃辣


防秋老虎有句俗语:吃果不吃瓜,吃甜不吃辣。


秋老虎来临之际,不仅要多吃果少吃瓜,还有多吃甜少吃辣。



末伏已入秋,秋主肺,此时吃辣,身体生燥,冬天更容易咳嗽;辛辣刺激的食物极易上火,尤其是生姜,食之,加重上火的情况,唯恐伤及肺气。


三宜


01.宜清补


末伏在立秋之后,立秋民间有习俗:贴秋膘。


因为夏天天气炎热,身体大量排汗,导致体内空虚;所以末伏养生,宜进补。


但末伏天气依旧炎热,则需要以清补为主。


饮食以鸡肉、鸭肉、鱼肉等高蛋白为主;但肉类不容易消化,老年人以及肠胃不好的人群,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同时加入一些高蛋白肉类,以保证排便通畅。


02.宜补脾养胃


夏天喝了太多冷饮、吹了太久空调,脾胃湿气重。


所以末伏养生,调养脾胃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脾胃喜温怕寒,所以应该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尽量不好冷热交替或者一起;也可以多吃一些健胃健脾的食物,比如:赤小豆、茯苓、山药、芡实等。


既能祛湿除寒,又能滋阴养胃,补中益气。


03.宜润燥安神


末伏阶段,天气依旧炎热,暑热最容易伤心;常常使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


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中医认为,藕性平味甘,能清热利肺、增强食欲、开胃健脾;更有“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白疾”的美誉。


生用——清热生津,凉血散瘀;


熟食——大补心脾。


三秘诀


01.适当运动


由于早晚都比较凉快,所以可适当在早晚把运动增加回来;适量的户外运动,能够促进脾胃运化,改善胃口。


但在进行户外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微微出汗就行,不用大汗淋漓。运动以后切勿喝冷饮,常温白开水就行。


今年比较热门的运动有:太极、八段锦、养生操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02.早睡早起


立秋之后,阳气开始收敛;所以作息时间也要从之前的晚睡晚起改为现在的早睡早起;晚上十一点是胆汁代谢的最佳时间,睡眠可以促进胆汁代谢。


晚上一点到三点,是肝脏排毒的黄金时间;


养成顺应自然变幻的作息时间,能够让身体达到稳定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


03.谨防秋燥


秋天的气候相对干燥,尤其北方更加明显。常常会让人感觉口鼻咽喉干燥而出现肺脏不适的症状。


秋燥的情况会导致大便秘结、口干舌燥、嘴唇干裂、皮肤起皮、毛发脱落等情况;防止秋燥首先第一点要注意补水。


饮食方便要以滋润滋养为主,适当地吃一些雪梨、苹果、香蕉、萝卜等生津;少吃辣椒、葱姜蒜等比较辛辣的食物。


切记别等到口渴的时候再去喝水,口渴说明身体已经比较缺水了。



虽然已经末伏,但正是一年中“秋老虎”发威的时候;把这份末伏养生秘笈,分享给身边的亲人朋友;祝所有的朋友们:健健康康地渡过最后的夏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秋老虎   伏天   立秋   脾胃   冷饮   炎热   俗话说   早晚   秘诀   食物   不好   身体   今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