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涡轮机和发动机技术,对航空事业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文| XL

编辑 | 青橘罐头

●○前言○●

近期,俄罗斯用一枚炮弹让乌克兰经济陷入低谷,一同受到打击的,还有我国用45亿美金收购的马达西奇航空公司的生产车间。

虽然这一行为对我国来说非常解气,但一个急切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也迎面而来,这损失的45亿美元该由谁来赔偿?我国又为何会收购马达西奇航空公司呢?

在苏联解体之前,马达西奇公司就已掌握先进的涡轮机和发动机技术,其生产的产品出口国家高达90多个,每年对外出口的额度约在35亿美元,占据国际市场的16%,可谓是风光无限。

而马达西奇因坐落在乌克兰境内的缘故,因苏联解体被乌克兰政府接管后,好日子似乎是到了头,逐渐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俄罗斯之前是马达西奇的主要客户,其中有70%的商品都被俄罗斯市场收购,再加上马达西奇有很多生产零件需要从俄罗斯购买,二者之间也算是互惠互利。

但随着俄乌关系恶化,乌克兰想对俄实行制裁,于是乌克兰单方面停止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此举不仅让马达西奇失去大批量订单,同时也失去了俄罗斯工厂的配件。

这让马达西奇的经济大打折扣,再加上没有相应的配件后,其产能也严重下滑,马达西奇的订单数量被迫减少,订单减少就意味着经费减少,马达西奇经常在研究技术问题上需要一拖再拖。

此时,马达西奇迫切的需要一个外界力量,来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而我国愿意对其伸出援助之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展。

如果没有中国的帮助,马达西奇的总裁维雅切斯拉夫就得解雇万名员工,以此来保全工厂的正常运转,那么马达西奇的处境无疑是举步维艰的。

我国深知马达西奇公司内拥有大批顶级的发动机专家及技术人员,将其收购下来,不仅可以解决马达西奇的燃眉之急,同时也能让我国航天飞机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我国愿意收购马达西奇56%的股份,在合作期间会以兑换股份为前提下,向马达西奇注入资金,用于其正常运转。

与此同时,我国还在重庆建设一所大型的涡扇发动机生产线工厂,为后续发动机研发生产工作做好准备。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要想在国内建设一座大型跨国工厂,其中的人力物力及其资源花费肯定是只多不少,曾有专家预测过,需要往其中砸入200亿美元资金。

我国作为这次合作的发起人,如果出现国际贸易纠纷,那么其中的经济损失需由我国独自承担,足以可见我们对此次合作的诚意。

谁料,合作关系即将达成时,乌克兰政府却露出自己的真面目,无视委员会承认我国为马达西奇最大股东的事实,直接宣布将马达西奇工厂强制收回,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2017年,我国在重庆投资45亿美元用于跨国工厂的建设,国内这边正建的热火朝天,可一盆冷水却直愣愣的朝着我们的头顶泼来。

马达西奇公司被乌克兰安全局反将一军,认为马达西奇在向境外转移资产,已经伤害到本国安全,同时也给它安上了“勾结外部势力,损害本国利益”的莫须有罪名,可谓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乌克兰安全局此举除了想针对马达西奇航空公司“不服从管教”外,也是在故意针对往马达西奇注入大量资金的中国。

因为根据乌克兰当时的法律规定,只要是在乌克兰国家法庭受到经济诉状的公司,不管案件调查到哪种地步,罪名成立与否,涉及到此案的公司股东交易及股票都需被冻结,直到司法者将其调查清楚为止。

简单来说,就是我国所投入的45亿美元资金和掌握的56%的股份,在调查期间将无法流通,或者是司法者办事速度有意减缓,那我国拿回对应产权的日子遥遥无期。

2021年,乌克兰政府美其名曰:为挽救经营不善的马达西奇公司,同时也为了保护己方国家的安全,我们选择将马达西奇国有化。

这意味着,乌克兰政府无视我国在马达西奇公司股份的合法性,利用当地法律体系漏洞,对我国进行恶意的商业打压,并且还认为自己做的合理,不愿赔我国投入的45亿美元资金。

不愿忍气吞声的我国选择拿起法律武器,将不遵守合约的乌克兰政府告上海牙国际法庭,我国的要求不多,只是希望拿回应有的赔偿。

可惜,乌克兰“强词夺理”的功力过于强大,再加上美国在暗处对它的帮助,在各方势力中游走的海牙国际法庭,还是没能从乌克兰手上追回本属于中国的45亿美元,这让我国的投资公司损失惨重。

我方在合理范围内通过合法程序进行投资,按理来说是要受到乌克兰政府的保护,可对方的一系列操作属实是让我方大开眼界。

海牙国际法庭上的一次失败,无法让我国轻言放弃,我们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法律途径来维护己方的合法权益,夺回属于自己的45亿美金。

自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冲突后,两个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自乌克兰受到俄罗斯战机的频频轰炸后,昔日高楼沦为灰烬,就连马达西奇公司也难逃此劫。

俄方上千架战斗机盘旋在马达西奇工厂上方,一枚枚海空导弹接连降落,将达西奇车间里昂贵精密的生产机器炸毁,并让整个生产车间沦为废墟。

俄罗斯的这一发炮弹,可谓是让我国一雪前耻,而乌克兰一直没有对工厂被炸一事发表声明,这才引发大众的猜测,或许是因为损失过于严重,这才封锁消息不对外公开。

此事对于马达西奇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先不说己方恢复生产需要花费多少时间重新建设,光是被炸毁这一件,就足以让乌克兰航空方面的技术及设备带来巨大影响。

此次事故对我国来说虽然很解气,但问题也直接从我国能否拿回马达西奇公司股份,变成我国损失的45亿美元该向谁索赔呢?

有人认为,罪魁祸首应该是俄罗斯的手榴弹,如果它没有炸到马达西奇的生产车间,那我国继续维护权益,直到双方能够合作为止,现在马达西奇车间被毁,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损失,所以该让俄罗斯来承担这次赔付责任。

但也有部分人认为,如果不是乌克兰出尔反尔,强制要收回这座工厂,那就不一定会被炸毁,所以我国要从根源上找解决方案,是乌克兰先不守信用进行毁约,有义务赔偿我国股份和投入的45亿美元资金的。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虽然我国曾是该公司的最大股东,但乌克兰政府早已宣布该企业实施强制监管,这就等于该企业目前是在乌克兰政府名下,因为炸毁所造成的损失也应该由乌克兰方面承担。

而乌克兰深知马达西奇公司是与我国之间的争议点,他想将俄罗斯扯进来,赖掉这笔欠款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我们都知道,乌克兰因战争和频繁购买西方国家武器的缘故,早已背上巨额债务,乌克兰短时间内无法偿还,或者是大概率不会退钱给我国。

但身在战争中无法成为乌克兰不还钱的理由,我国仍保有对乌克兰政府上诉的权利,我们也不会平白无故就吃下这个哑巴亏!

其实,像乌克兰政府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类似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

早在我国与乌克兰进行军武交易时,我国便向其发起购买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订单,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巨款,同时也对乌克兰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可惜,在双方快要成交的时候,乌克兰临时变卦,单方面撕毁订单,同时为表明自己的决心,还将70台发动机销毁,并烧其图纸,不留一丝余地。

事出反常必有妖,更何况是在我国什么也没做的情况下,我们无法想象乌克兰为何要单方面毁约,还做的如此绝情。

如此一来便有人推测,或许是在乌克兰背后暗中帮助的美国所指使的?这样做的目的也很简单,乌克兰不将核心技术泄露出去,那么我国的航空发展就会延缓。

事实上,美国担心我国强大的想法是杞人忧天,因为我国始终奉行着“没有就自己造”的原则,所研发的军事武器是为了保护己方的合法权益与公民,对外的外交政策也是和平共处。

我国这些年能迅速拉进与其他西方国家的距离,离不开我国的英明决策,同时也离不开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在此对他们致以崇高敬意,我国发展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国际法庭   海牙   涡轮机   乌克兰   俄罗斯   马达   发动机   工厂   作用   航空   事业   先进   美元   我国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