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彻底掰了?美芯片三巨头正式宣布,人民日报:丢掉所有幻想!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丨科普10克

编辑丨科普10克

中国与美国的芯片博弈

近年来,随着中美之间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芯片产业已成为双方较量的焦点,中国迫切希望通过自主创新来摆脱对外国芯片的依赖。

而美国则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这场看不见硝烟的“芯片战争”正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这场博弈始于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以华为为例,它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曾达20%左右,但在美国的打压下,其芯片供应已经面临严重困境,这一事件成为中美之间芯片竞争白热化的标志。

中国并未就此放弃,在遭遇困境后,中国加快推进芯片技术自主创新,积极培养人才,提升设计和制造能力,

数据显示,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481家增加到2021年的1627家,国产替代芯片市场占有率也从2015年的仅9.8%,上升到2021年的超过70%,这表明中国芯片产业获得长足发展。

因此,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打破美国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推动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

然而,美国的限制措施也使其部分科技公司面临在华业务收缩的困境,这些都将改变全球芯片产业的力量对比。

但中国仍需要聚焦自主创新,以期在更多芯片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美国也需审视政策,防止过度限制引发反效果。

对于近期三大芯片巨头联名宣布要对中国芯片实施制裁,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拜登的“芯片棍”伤害不只华为

近日,美国三大芯片巨头高通、英特尔和Nvidia集体站出来,公开呼吁白宫放宽对华为等中国企业的芯片销售限制,这一举动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因为这直接与美国政府的立场针锋相对。

事情要从2018年说起,当时,特朗普政府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大力打压华为,并将其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严格限制向华为出口芯片等关键技术产品,这无疑给华为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困扰。

随后,拜登政府上台后,不仅没有放松对华为的管制,反而要将这一政策扩大到芯片等更多领域,近日,白宫还发布公告,明确表示将继续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

这让高通、英特尔和Nvidia等美国芯片巨头焦虑不已,因为中国市场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据统计,目前全球70%的智能手机都在使用高通的芯片,而中国市场占其收入的三分之二,英特尔也有25%的收入来自中国。

如果美国政府禁止它们向中国出口芯片,这无疑会让这些芯片巨头损失惨重,更关键的是,长此以往,它们在全球芯片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会被削弱,因为缺乏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美国政府打压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做法,看似在削弱中国,但实际上也严重伤害了美国自己的芯片业,现在,这一事实已经清晰地摆在美国芯片巨头的面前。

于是,它们选择站出来,直接向白宫施压,希望政府能放宽限制,允许它们可控制地向中国出口商用芯片,这也凸显出商业利益高于一切的美国本质。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真正的出路还是要坚持自主创新,突破芯片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只有争取芯片自给自足,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被“卡脖子”的困境。

这需要艰苦努力与时间,但前景是光明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在美国政府横加打压的背景下,中国芯片企业只能咬牙前行,相信靠自主创新,我们定能在芯片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其实从2019年5月,华为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后,其芯片供应商高通、英特尔等纷纷中止对华为的芯片供应,这直接导致华为的智能手机业务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这些芯片企业自己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高通在2019下半年的收入同比下滑17%,英特尔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也下降了7%,中国市场对它们来说不可或缺。

2020年8月,为打击华为,特朗普政府还发布了夺取其芯片供应链的行政令,这进一步加剧了对整个产业链的冲击,据统计,短短一年时间,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值就蒸发了近5万亿美元。

拜登政府上台后,没有因为政党轮替而放松对华为的管制,反而将打压继续升级,今年10月,美国商务部又将中国的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在此背景下,高通、英特尔等美国芯片巨头被迫站出来,公开呼吁美政府应采取更为谨慎的做法,而不是全面管制芯片出口。

无独有偶,就在前不久,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紧急发布声明,警告称如果禁止向中国出口芯片,将严重损害美国半导体公司,并最终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

可见,美国政府的打压行为,表面上是针对中国企业,但实际效果是阻碍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正常发展。

为此,人民日报发声:“不要寄希望于美国企业能够劝阻美国的制裁行为,而是应该将希望寄托在自身。”

那么面对美国如此做法,我方的又该如何应对?

中国的应对措施

2010年,美国以安全为由,对中兴通讯实施出口禁运,这是中国芯片产业受到“卡脖子”威胁的典型案例。

随后,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美国频频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技术封锁,这无疑给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与挑战。

面对困境,中国企业和科技工作者并没有退缩和停滞,他们充满斗志,争取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

华为自主研发的“鲲鹏”处理器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它不断升级迭代,性能已经可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此外,中芯国际、长江存储、SMIC等民企也在加大投入,努力掌握更多芯片制造的核心技术。

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芯片产业发展,仅在长三角一地,就规划投资上千亿元,吸引了百余个芯片项目入驻芯片园区。

在园区内,上中下游企业紧密配合,正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科研机构也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关键技术的支持。

在各方努力之下,中国企业已在存储器、工艺技术等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产品。

在中国内力提升的同时,美国的封锁也造成了严重后果,以美光公司为例,由于无法向中国出口芯片,其2021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0%,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美国企业也在积极寻求解封之道。

尽管道路艰难,但中国科技工作者始终怀揣梦想,不放弃任何一个自主创新的机会,他们深知,核心技术不能依靠购买,只有自力更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保障。

中国拥有最广大的人才资源和市场需求,一定能在这场科技竞赛中扭转被动局面,赢得主动权,未来,中国芯片产业必将在自主创新道路上,取得更加璀璨的成就。

事实上,中国芯片产业并非一日之间才崛起,而是经过了长期的积淀和努力,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启动了龙芯等国产处理器的研发,并在操作系统和软件平台等方面进行布局。

中国“芯”的发展历程

进入21世纪,中国逐步加大了对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院所,都在这一时期积极开展芯片相关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

尽管起步较晚,但中国芯片人始终保持着求索创新的精神,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战略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芯片产业快速成长。

既有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也有巨头态势的国企崛起,中国的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一大批芯片高层次人才涌现,为产业注入了持续动力,可以说,经过长期培育,中国芯片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正在成为支撑国家信息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芯片成为主要战场。

尽管还存在差距,但中国企业和科技工作者已经具备迎战的勇气与实力,他们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聚焦自主创新,不断提升芯片技术水平,我们坚信,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中国芯片产业必将实现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历史跨越。

国产芯片制造业突飞猛进,刻蚀机领跑实现重大突破,经过多年艰苦攀登,中国芯片产业终于迎来重大突破的曙光。

在芯片制造业的多个环节中,刻蚀机的发展最为突出,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成功研制出5纳米芯片刻蚀机,实现量产准备,预计很快将交付给台积电使用,这标志着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取得新的里程碑,为实现芯片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与光刻机等环节相比,刻蚀机的进展可谓异军突起,根据业内专家介绍,刻蚀机作为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技术难度并不亚于光刻机。

刻蚀机需要精确控制各种化学反应,对设备精密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中国企业能在该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证明其具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在光刻机技术上仅达到28纳米水平,而刻蚀机已经实现了7纳米甚至5纳米的突破,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企业“聚焦主攻”的发展策略,在刻蚀机等非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

尽管如此,中国芯片企业仍以满足国内市场为主,现阶段,14纳米工艺已经可以满足约七成的国内需求。

考虑到成本控制,许多厂商也选择继续使用成熟可靠的28纳米工艺,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成本控制策略非常合理。

一方面确保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带来可观收益,这使中国的三大代工厂业绩增长迅速,充分体现了成本控制与市场应变的能力。

在CPU领域,龙芯3A6000四核心CPU的性能已接近英特尔,全部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完全摆脱对英特尔指令集的依赖,可谓一次重大技术突破。

专家认为,这充分证明中国有能力在该领域实现根本性突破,未来CPU技术将取得更大进步。

这些进展引起美国的高度警觉,过去中国高度依赖美国的芯片技术和市场,现在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刻蚀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CPU性能大幅提升,中国快速实现芯片技术自给自足,使美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应对中国的挑战,美国可能会加大限制措施,中国企业需要做好应对准备。

结语

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之路艰辛,但自主创新精神令人钦佩,产业链尚未完整,仍需攻克难关,外界态度复杂,中国应坚持独立自主,芯片制造难题未解,刻蚀机突破唤醒希望,产业领先否由中国主导,历史将给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中美   美国政府   芯片   华为   英特尔   人民日报   中国企业   美国   中国   纳米   巨头   困境   领域   幻想   正式   产业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