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丈夫64年,她穿红嫁衣下葬;死后15年,孙子揭开爷爷失踪真相

1996年,河北省行唐县的一户人家遭逢大火,使得年愈八旬的老妪被困火场,最终不幸身亡。在她临终之前,老妇人嘱咐家里人她下葬的时候一定不要穿寿衣,而要将自己梳妆得跟新娘子一样穿红嫁衣入葬
当时其他人都不知道老妪为何要做出如此吓人的决定,直到15年后,老妪的孙子才揭开了谜底,也终于找到了他爷爷为何会离家不归的原因。

这名老妪名叫付三妮(又名付香玉而他苦等64年的丈夫就是崔致尧。


1914年,崔志尧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他们家在当地是颇有几分脸面的书香世家爷爷是清末秀才,是当时整个县城都少有的文化人。与同村的人家比起来,崔家有着自己的房屋、田地、骡子、板车。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起码一家人衣食无忧。

在爷爷的熏陶下,崔志尧从小就饱读诗书,接受到了良好的私塾教育,也为他的知识储备打下了基础。

他14岁就进入了保定第二师范学校读书,接受了很多新式思想教育。看不惯官商勾结的奸恶嘴脸,竟然组织一帮进步学生上街游行,还号召围观群众一起打砸奸商店铺。

事情闹大之后,当地政府就将这一帮闹事的学生抓了起来。家长要想领回家的话,得先交高额保释金。

在崔致尧进入监狱之后,这可把崔志尧的家人吓坏了,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崔致尧的父亲突发急病,从此就失去了劳动能力,崔志尧的母亲因为刚刚生了孩子,身体较为虚弱,如今又受了惊吓,得了一场大病,不久便去世了。

当时家里人为了将崔致尧救出不惜借下高利贷。

为了救崔志尧,崔家已经搭上了的所有财产,崔家再也经不起一点打击了。

崔志尧出狱后仍然不肯放弃抗争,参与学生游行,抵制各种苛捐杂税,结果再次被当局通缉。

无奈之下,哥哥崔喜尧在爷爷的催促下,回家撑起家族。看着残破不堪的家,崔喜尧一夜愁白头。然而,祸不单行。家里唯一的骡子被淹死了,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承受不住压力的崔喜尧上吊自杀了。

爷爷在得到了崔志尧的保证撑起这个家后,也撒手人寰了。

崔志尧在从保定二师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一所学校担任老师他们的家庭条件也会逐渐改善。就在这段时间中崔致尧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随后他就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党员。

家里的长辈便托人给他说媒,想着娶了媳妇,崔志尧或许能彻底安生下来。

崔志尧和付三妮(付香玉,就这样认识了。

刚满17岁的付三妮穿上了父母为她准备的红色嫁衣,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花轿嫁进了崔家。

新婚之夜,崔志尧看着一袭红衣美艳动人的付三妮,悄悄地对她说:“三妮,你真好看,你穿上这身衣服,更好看。

这句略显青涩的情话,付三妮记了六十多年。

婚后,付三妮完成了从小女孩到家庭主妇的转变,不仅能下地干活,还把一家老小照顾得井井有条。而此时的崔家除了崔志尧,还有五个弟弟妹妹,奶奶瘫痪,父亲生病,一大家子人的劳动力只有丈夫崔志尧和他的年仅15岁的三弟。而全家的收入也只有崔志尧那点微薄的工资。

崔志尧默默地叹了口气:“嫁给我,你受委屈了,以后这个家要辛苦你了。”

听着丈夫有些歉意的语气,付三妮心中的不快烟消云散。她心里想,虽然未来日子会过得很苦,但是丈夫如此体贴明事理,自己应该知足。

从此之后,付三妮为这一家人默默操劳,毫无怨言。崔志尧也继续在村子里教书。

结婚几个月后付三妮怀孕了,这让崔家又燃起了新的希望,崔志尧对三妮更是百般的呵护。

但崔志尧还是保持着对革命的热情,回到家乡后,他以教书的名义不断扩大革命队伍。

得知了丈夫的正在做的事,付三妮并没有反对,而是非常支持。之后,每次崔志尧以“读书会”的名义,召集同志们在家秘密开会时,付三妮都会主动担起放哨的职责。

崔志尧教她读书识字,教她唱自己编的歌谣:“穷人苦,穷人苦,穷人起来斗地主……”

付三妮不懂国事,不懂革命,不懂真理,可是她知道,丈夫在拼了命地让像她这样的穷人过上好日子。

然而,就在不久后,不幸的事发生了,崔志尧在本地辛苦建立起来的根据地暴露了,国民党疯狂地抓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崔志尧等人必须要转移。

看着逐渐大起来的肚子,小两口非常开心,但是就在付香玉怀孕三个月后,在外教书的丈夫火急火燎地跑回家,对付三妮说:

“烧毁所有的机密文件!你安心待在家里,我出去几天。”

意思很明显,崔志尧肯定是出了事,不得不到外面暂避风头。

丈夫离去时,身上穿着付香玉亲手为他缝制的蓝色衣服。看着他的背影,付三妮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也没有想到,夫妻二人的这次分别,竟成了永别!

崔志尧走后第三天,付香玉将他留下的书和资料分批烧掉。

崔志尧走后5个多月,付香玉生下了两人唯一的女儿——忙妮儿。

崔志尧走后第4年,小忙妮因出荨麻疹加上痢疾,不治夭折。孩子临走之前,一直念叨着“爸爸”,付香玉哭得泣不成声,只能一遍遍安慰:“再等等,爸爸很快就回来了。”

付香玉痛失爱女,伤心之下病倒了,娘家人接她回家:“如今孩子也没了,你这么还年轻,要等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不如趁年轻替自己找条后路吧。”

付香玉却亲手把自己的“后路”堵死了,她不会再嫁,无论再过多少年,都要等丈夫回来。

就这样,付香玉又开始默默地守护起了这个家,而这一年付香玉才23岁。

后来的很多年里,付香玉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国难,总算把崔家的孩子们拉扯大了。

这个时候,公公和奶奶看到孩子们渐渐能自己照顾自己了,便告诉付香玉,如果想改嫁他们会支持。

他们猜想崔志尧应该是不会回来了,总不能把付香玉一直捆在这个家里。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

付三妮为小叔子和小姑子都成了家,还送走了公公和奶奶。

她终于兑现了对丈夫的承诺。

多年后,她又把外甥女嫁给侄子崔老五,长子崔大平和她一起生活。

夫妇俩生下儿子崔建时非常头疼,因为他不会哭不会动。

她知道后直接把崔建强接过来说“你不用管,我养着,就算是个傻孩子,也是一条命。”

于是把崔建强过继到她的名下。在奶奶的精心呵护下,崔建强不仅没变傻,而且一双巧手很会干活。

崔建强与奶奶相处的过程中,他也逐渐知道了一些关于爷爷的故事,他非常的希望爷爷能够回来找奶奶,但是也不知道自己的爷爷究竟在哪,还是已经不在人世了。

崔家人都知道,付香玉苦苦等待了64年,一直想跟崔志尧团圆。

1996年的一天,家里小娃娃不慎尿布弄湿,付香玉想着用火烘干,不幸家里密不透风,让屋里燃起大火,付香玉第一时间想的也是别人,先救娃娃,等她再想出去的时候,大火已经遍布了整个屋子。

村民发现抓紧把她送到医院抢救,可是已经治疗无果了,可是在医生保守估计挺不过3天的话语下,她却挺过了7天。

家人都知道,付香玉这是不愿意离开,弥留之际始终不肯闭上眼睛。在医生处确定回天乏术之后,家人们没能忍住,决定圆满了付香玉最后的心愿。

崔建强知道这是奶奶在等爷爷,他只能想了一个办法他们找到一块砖,并在砖上写着“崔志尧一股灵位”几个字,打磨出旧痕迹之后,再把捧来一个骨灰盒,告诉奶奶说,他们找到爷爷了,但爷爷已经去世了,这是爷爷的骨灰。

付香玉听了这个消息,又一次哭了出来,但是她的痛苦仿佛消失了,她如释重负地看了看家里的蓝色包袱,吃力地动了动手指。

包袱里面装着付香玉当年穿的红嫁衣,她曾跟崔家晚辈们说,等我临终时,你们帮我把嫁衣穿上。跟你们爷爷分开时,我只有18岁。他说,我穿嫁衣的样子很美。这么多年过去了,恐怕他只认得我穿嫁衣的样子。

就这样,付香玉在亲人们的服侍下,穿着那身正红色嫁衣,安详的闭上了眼睛。

那一年,她81岁;在这场无望的等待中,她已经苦等了丈夫整整64年。

在处理完付香玉的丧事之后,崔建强决意要将未曾谋面的爷爷崔志尧找回来。崔建强在完成学业后,带着奶奶的遗愿,找了15年,走遍了大江南北。

长期的奔波与风餐露宿,让崔建强的身体吃不消。过度的劳累让他病倒入院,但出院后继续寻找爷爷的消息。

2011年,崔建强跋山涉水来到江西,遍查各个县的党史馆,终于找到了崔志尧的下落。

原来,崔志尧在1939年参加某次反扫荡的任务的时候,为掩护老乡撤退,被日军杀害,终年25岁。他的遗骸在建国后被迁移到烈士陵园中。

在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后,付香玉的孙辈将崔志尧的遗骸带回家,与付香玉合葬在一起

付香玉在等候64年后,终于可以和她分开了78年的丈夫崔志尧合葬在一起。也算是圆了付香玉的梦,这段旷世恋情就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用生命保家卫国的革命先烈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嫁衣   爷爷   丈夫   保定   孙子   老妪   大火   穷人   奶奶   真相   家人   家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