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丨让每一个残疾人“健康不掉队”

黄若玉 曹茜茜

8月8日,是我国第15个“全民健身日”,第13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也正在开展。体育对于残疾人来说,是康复健身的一种方式,也是融入社会的一种媒介。让更多残疾人有条件、有机会进行体育活动,从运动中享受快乐、体会激情,是全民健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多年来,我国对残疾人体育工作的重视和研究大多侧重在残疾人竞技体育上,而对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开展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加上残疾人受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生理缺陷等因素制约,在各个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残疾人健身状况并不乐观。要真正做到全民动起来,还需要切实了解残疾人群体的实际需求,构筑“残疾人走入社会,健全人认识残疾人”的平台,努力将体育变成残疾人的“日常”。比如河北残联通过继承北京冬残奥会遗产,全力推动残疾人冰雪运动普及和发展,为他们营造了健身机会和氛围。

为残疾人量身打造健身方式,体现社会的温度。这意味着,残疾人完全可以和健全人一样,按照自己的所能和兴趣广泛地参与体育运动,享受运动的快乐和成就感。28岁残疾人运动员孔健焜患有先天性白发病和视力障碍,然而他多次在国家、省级跑步赛事中斩获冠军,诠释了“微光”也能跑出“超速度”的真谛。

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意识,在出行、教育、医疗等各方面不断完善措施,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和生活,“全民健身”的口号将更加可知可感,将加速由梦想照进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残疾人   残联   微光   河北   先天性   全社会   重视   青年   方式   社会   体育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