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在东北“无人敢惹”,背后靠山曝光,离不开这三位贵人帮助

文 | SHY

编辑 | 趣史研社

●○前言○●

199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个叫做赵本山的小品演员终于如愿以偿登上了央视的舞台。

在《相亲》小品的精彩演绎下,赵本山一举斩获了当届春晚电视小品类节目的一等奖,这对于一个来自东北小城的赵本山来说,无疑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但其实在这一刻之前的赵本山,并不为大众所熟知,而他之所以能成长到现在的地步,还要归功于他遇到的三个贵人

●○让赵本山走向成功的贵人○●

1987年,赵本山还只是东北一家小剧团的演员,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和表演风格在本地小有名气。

那一年,全国知名的演员姜昆巡演到了赵本山所在的城市,本想凭借自身的号召力取悦当地观众的姜昆,却意外的发现在本地人心中,自己的表演竟完全不是对手,“你比我们铁岭的本山差老远了!”台下有人这样评价道。

被一个陌生的名字惊呆的姜昆,主动找到了赵本山,当他亲眼看到赵本山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时,姜昆意识到两人之间的实力差距,一种念头萌生在他心中:这个有天赋的表演者不应该被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他需要站上更广阔的舞台。

于是,姜昆开始为赵本山铺路,他将赵本山的表演录像带拿给中央电视台的导演袁德旺观看,希望能让他进入春晚。

结果袁德旺确实看中了赵本山,把他叫到北京参加了春晚节目的录制,但是在春晚正式播出时,赵本山的小品却意外被“腰斩”了。

这对赵本山的打击很大,不过姜昆没有放弃,第二年又将赵本山的录像带交给导演,直到第三年,也就是1990年,赵本山终于如愿登上春晚的舞台,完成了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的华丽转身。

对于赵本山的成功,姜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看中了赵本山,并为他铺路打开春晚的大门,尽管中间经历了错过与磨难,但姜昆仍然一次又一次地给予赵本山机会。

正是他这种坚定的选择,最终改变了赵本山的命运,对赵本山来说,姜昆不仅是发现自己的伯乐,更是一个关键的贵人。

一个导演的一次选择,就此改变了一位喜剧演员的人生,而这种致力于发现并培养优秀艺人的精神,也让中国的春晚之路因此绽放出无数艺术巨星。

对于姜昆来说,他眼光独到地发现了赵本山这颗璀璨的明珠,并为他在春晚这个舞台上闪耀献上自己的心血和努力。

尽管过程曲折,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判断,正是这种坚持和培养之爱,才让他的“门生”赵本山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巨星。

对于赵本山来说,能被姜昆重点照拂,正是他演艺人生路上的一大幸运,如果没有姜昆看中自己、不断为自己争取机会,今天的他也许仍然只是一个地方的小喜剧演员。

从姜昆这里,他不仅得到了登上更大舞台的机会,还学会了坚持梦想、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这些都成为他在春晚长期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石。

人生的奇妙之处,常常来自于某个偶然的相遇或选择,姜昆与赵本山的邂逅,改变了后者的命运轨迹,也丰富了春晚的表演生态。

有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成为别人人生中的姜昆,改变一个陌生人的命运。 唯有抱着发现和培养的热忱之心,我们才能让更多默默无闻的才华获得被世人认可和珍视的机会。

而在姜昆出现之前,赵本山在东北其实就已经小有名气,这里面也有一位贵人帮助赵本山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

●○让赵本山迈出第一步的贵人○●

1982年,时任铁岭艺术馆馆长的李忠堂正在创作一出以“生育迷信”为题的话剧《摔三弦》但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出演盲人张志这个核心角色。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文艺汇演上看到了赵本山的表演,当时的赵本山表演的正是日后让他红遍东北的《瞎子观灯》,他出色的演技让李忠堂眼前一亮,随即决定让他来试一试张志这个角色,于是李忠堂主动联系到赵本山所在剧团的团长,经过介绍,两人见了第一次面。

对于当时毫无名气的赵本山来说,李忠堂是可望不可及的大人物,他没想到这样一位大人物竟然会关注到自己,让赵本山有点不敢相信。

为了让赵本山在三天内学会这个角色,李忠堂下了死命令,尽管时间紧迫,但赵本山凭借以往演绎盲人的经验,成功完美演绎了张志这个角色。

首演时,台下观众报以热烈掌声,甚至误以为赵本山真的是盲人,这场话剧为赵本山在东北剧坛打开了知名度,也让他有了“天下第一瞎”的外号。

观众的反响非常强烈,不仅掌声如雷,还纷纷讨论赵本山的精彩演绎,一时间“张志”这个角色在东北拥有了不小的名气。

之后,赵本山便开始在东北各处表演,继续提升自己的演技,直到4年后,赵本山再次与潘长江合作演出话剧《瞎子观灯》,这出融合东北秧歌和多种表演形式的二人转再次取得巨大成功,全省上演超过500场,场场爆满。

赵本山的名声彻底响遍东北三省,这场话剧每场都座无虚席,观众络绎不绝,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赵本山和潘长江的默契合作更是把话剧带上一个高峰,两人经典的台词被观众热烈讨论。

赵本山之所以在东北能有那样的名气,都离不开一位重要人物——李忠堂,他见证并推动了赵本山从小演员到东北喜剧界扛把子的蜕变。

当时赵本山的儿子患重病,没日没夜地演出来赚治病费,生活拮据,是李忠堂给了他机会,让他提升了收入。

赵本山日夜奔波,只为多挣点钱治病,但收入始终杯水车薪,正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李忠堂出现,给了赵本山转机,不仅帮他赚足了医药费,还让儿子喘过这口气,后来,李忠堂还正式收了赵本山为义子。

可以说,没有李忠堂的知遇之恩,就不会有后来赵本山的辉煌,在赵本山心中,李忠堂是再生父母,对他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尽管后来赵本山南下发展,但他永远不会忘记东北的根和这个给予他转机的恩人,赵本山至今还会去看望义父李忠堂,虽然南北分居,但二人情比金坚。

但如果说李忠堂,给了赵本山人生转机,让一位小演员能够迈出成功的第一步,那下面这位贵人就是赵本山成功的基础。

●○赵本山最大的贵人○●

赵本山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的母亲在他三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父亲也抛弃了他去了别的地方生活。

小小年纪的赵本山一夜之间就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为了能够生存下去,赵本山被自己的二叔收留,二叔靠在村口拉二胡为生,但收入很微薄。

从小赵本山就要照顾自己还有看不见东西的二叔,但好在有邻居老乡们的帮助,才让两人的生活没那么难过,村里有位老大娘经常会送些吃的给他们。

虽然二叔看不见,但他会拉二胡,所以多少也能赚钱养活两人,为了谋生,二叔得天天拉着赵本山在村子里卖艺。

等赵本山大一些,二叔就教他拉二胡吹唢呐,让他也能有个手艺,以后可以养活自己,二叔耐心地传授本领,而赵本山的学习能力也强,所以很快就掌握了。

赵本山天资聪明,学什么都快,在村里小有名气,村民听说他的本事,经常请他在庆典上表演。

17岁的时候,他凭借一身本领加入了文艺宣传队,宣传队里的工作对赵本山来说既辛苦又欢乐。

后来,赵本山在一个剧团里表演二人转,他的幽默搞笑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赵本山凭借逗哏本领在剧团也拥有了一点名气。

虽然挣的钱不多,但赵本山在剧团里面学习了很多本事,大家相互切磋技艺,为赵本山以后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奠定了基础,也让他的喜剧能力得到了锻炼。

20岁时,村里人都急着给赵本山找对象成家,可他自己都难养活自己,又拿什么去养活别人,所以他拒绝了,但亲戚们还是坚持不懈地介绍,无奈之下,赵本山只能欣然接受。

在亲戚的介绍下,赵本山认识了妻子葛玉珍,两人经过一番了解后结了婚。

新婚不久,妻子先后给他生下了大女儿赵玉芳和大儿子赵铁蛋,虽然一双儿女的到来让赵本山非常开心,但是他的大儿子赵铁蛋却患有先天心脏病和耳聋。

为了治病,赵本山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家里本就不富裕,儿子的病让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赵本山为了挣钱,经常要外出表演一个月才回家一次。

为了给儿子治病挣钱,赵本山只能天天跑场表演赚医药费,赵本山奔波在外,但收入仍然捉襟见肘,但就是在那时,他遇到了义父李忠堂。

李忠堂看中了赵本山的喜剧天赋,从此大力提拔他,也许是天意,赵本山不仅成功拖住了儿子的病情,自己的喜剧事业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所以,赵本山的一切都要感谢二叔,如果没有二叔的教导,赵本山今天也不会有这样的成就,也正是二叔悉心栽培,赵本山才走上了喜剧之路,才能成为日后红遍全国的喜剧演员。


●○结语○●

纵观赵本山这一生,从无家可归的孤儿到如日中天的喜剧演员,他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人生也并非幸福美满。

但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全凭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在舞台上挥洒汗水走出自己的道路,也希望他的晚年生活能够幸福美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贵人   剧团   靠山   话剧   喜剧   观众   演员   角色   儿子   机会   人生   赵本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