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将军”孙元良活到103岁,2个老婆11个孩子,其中一个是明星

前言

1937年,全线溃败情况下,下令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孙元良晚年活到了103岁,生了个儿子如今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他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历史罪人?

孙元良

生于战乱年代的孙元良家世不简单,其父亲孙延荣是清朝知县,老来得子,67岁才有了孙元良这么一个儿子,晚年辛亥革命时加到中落,孙元良的叔父是高级军官,官至国民党中将。

1924年,孙中山一手建立了黄埔军校,政法大学毕业的孙元良在李大钊的推荐下,通过一路考试,正式进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生。

孙元良得蒋介石赏识在前线领兵打仗,却因临时逃跑三战成名,成为有名的“飞将军”。

第一次北伐时期

1926年,孙元良担任担任国民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负责执行警戒任务。

当时一天夜里由于缺乏警戒,被北伐军孙传芳夜袭,孙元良预感大事不好开始自乱阵脚,最后舍弃了自己的兵临阵脱逃,足足消失了一个月。

没了头指挥的部队就是一盘散沙,被打的节节败退丢了很多重要军事领地。

孙元良的逃跑破坏了蒋介石的计划,导致国民军在南昌战役上节节败退,第一团的损失极为严重。

蒋介石找不到人问责心中大为恼,火亲自跑到前线在整个师团面前大骂孙元良,扬言一定要毙了孙元良以示军纪。

孙元良也清楚此时回去肯定会撞蒋介石枪口上,直到事情过去很久,蒋介石气消了才回去。

加上有老同学为他求情,蒋介石念及他还算忠心加上初上战场,最后也只是小惩大诫保住了孙元良一条命。

后来蒋介石送孙元良去了日本陆军学校进修,有了“海龟”身份的孙元良,晋升之路从逃兵团长摇身一变成了88的师长。

第二次淞沪会战

孙元良虽然胆小怕死,但爱国精神还是有的,不然也不会费劲心思进黄埔军校,视孙中山为自己的偶像。

淞沪会战时,初期孙元良还会上前线卖力指挥厮杀,到了后期战事僵持,孙元良开始肆意敛财。

百姓捐赠的战时军需和国防工程费用都收入囊中,建造在南京的别墅。

除此之外,孙元良还哄骗女学生留在部队对其预谋不轨。

淞沪会战时,大量民众自发到前线慰劳士兵,给他们送去紧缺的物资。

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大学生引起孙元良的注意,为了将其哄骗到手,孙元良打着抗日的理由连哄带骗的让女生进了他的办公室。

随后孙元良就对女大学生动手动脚,摸来摸去的占便宜。

女大学生本以为他是要抗日作战的故事,不成想在杀日寇的紧要关头还能做出如此不要脸之事,受到惊吓的女大学生拼命的叫,引得副师长冯胜法直接破门而入。

扫兴的孙元良见被人撞见了,只好停止动作,不以为然的说“哪个英雄不爱美人,我也不例外!我在前线为他们流血流汗,找个女学生犒劳一下不行么,你们真是小题大做!”

淞沪战役在死守闸北战地76天时间里,见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可怕,孙元良叮嘱88师524团的团长谢晋元,一定要死守上海最后战地,争取最大程度掩护大部队撤离。

随后黄成自己重病就走了,只留下第一营的400多名战士驻守四行仓库。

这400多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百战士”。

战后,死守四行仓库的第一营有功,但让人愤懑的是只有早早溜之大吉的孙元良升了官。

战事结束后,孙元良带着88师来到南京,放着军务不处理,整日带着手下的兵到处寻花问柳,留恋于烟花之地。

淞沪战役失利后,日军向南京发起猛攻,国民军的殊死抵抗也难以挽回颓势。

第三次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日军兵分三路进攻,孙元良指挥的88师主要负责守卫南京制高点雨花台和城南。

淤血奋战几天后,眼看南京城就要守不住了,孙元良毫不意外的展现他会“飞”的本事。

12月12日,南京雨花台沦陷,日军获取有利位置居高临下攻打其他阵地,88师一部分士兵严守阵地为后方部队争取时间。

此时的孙元良准备带着嫡系部队和士兵撤离,结果被宋希濂用机枪“劝返”,无奈继续作战。

孙元良逃跑是没成功,但也让88师军心散了,没多长时间死守的中华门被攻破。

这一次孙元良逃跑谁都没带,换上便装抱着自己的小金库混入青楼,为保住一命他还给老鸨塞了一个金条认对方当干妈,愣是躲了大半个月然后化作农民,辗转一个月之后终于回到武汉。

他走了88师彻底丧失了作战能力,甚至都无法有序撤离撤退。

南京制高点雨花台和中华门双双沦陷,日军肆无忌惮的长驱直入南京城,城中的百姓以及滞留的将士们无疑都会成为日军的刀下亡魂。

三次逃跑经历逢战必跑,曾经的同僚宋希濂这样评价孙元良:“必胜的决心没有,逃跑的技能必成功。”

第四次淮海战役陈官庄之战

1948年,蒋介石任命孙元良为第16兵团司令,在淮海战役驻守蚌埠。

战役后期,我军团团包围下,孙元良和他几万名士兵,隔断电话先,关掉电台,突破了封锁成功的逃了出去。

路上,孙元朗一分钟都不敢歇息,一路跑到萧县。

眼瞅着已经刨出来了,估计解放军不会再追了,孙原来带着自己的人马倒在路边就开始呼呼大睡。

等解放军赶到萧县,眼前的孙元良和他的几万大军横七竖八的睡在地上。

孙元良等人被射击声吓醒四散而逃,有的拿枪准备射击但分不清是敌是友胡乱开枪,最终仅在一个小时内就被集体歼灭。

晚年的孙元良接采访时曾有自己的说法:“我统帅由于政治关系,没勇气面对现实,认为三个兵团可以顺利撤出徐州,解救黄维兵团之围。三兵团被围后,统帅仍下令坚守代援助,不知道援军在何处?我为了十六兵团八万兄弟着想,才果断突围,保留了一条命,如今却把所有责任都退给我了!”

第五次解放大西南

1949年4月,我军百万雄狮浩浩荡荡横渡长江,蒋介石一位凭借西南地区崇山峻岭的天然屏障可以阻挡住解放军,他任命孙元良带领川军部队,分路严防死守万县和忠县一带,驻守重庆东大门。

1949年11月底,解放军二野部队发起进攻,直逼重庆。

此时的孙元良直接率领部队撤退到川西绵阳一带。

12月中旬,胡宗南下令要求孙元良在德阳和广汉一带,阻击解放军前进,收到命令第三天,孙元良就搭乘成都最后一架飞机飞去了台湾。

此时国军内外很多谴责孙元良的声音铺天盖地,蒋介石对他也是大为恼火,一纸电报,直接让孙元良退出现役。

褒贬不一的孙跑跑

可以说孙元良是民国第一逃跑将军,但是他对蒋介石的绝对忠诚,都能够让其对他网开一面。

但作为同一期的黄埔同学对他很是看不上,宋希濂就曾公开说道:“孙元良我是熟悉了解的,他是一个把个人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人,我无法与他公事。”

作战时期被逃跑的孙元良坑害的王敬久也深有体会表示:“淞沪会战选择和孙元良合作,是我做过最大的错误!”

甚至有人会在孙元良面前讽刺他“战事成功无把握,逃跑却有决心。”

尽管孙元良战士不利经常逃脱之外,也有可圈可点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的。

东征时是是第一个将旗帜插在惠州城楼上的。

淞沪战役,孙元良任88师旅长,与日军第9师血战6天,粉碎了日军猛烈进攻,成了当时震惊全国的庙行大捷,同时也是最早参战,最晚撤退的部队。

南京保卫战中,孙元良的88师在雨花台和中华元气大伤,击毙敌军死伤无数。

为表示强烈的爱国心,918事变之后,孙元良将其四个子女的名字改为思辽(辽宁),思吉(吉林),思黑(黑龙江),思热(热河)。

孙元良的一生都在饱受争议,作为将领他指挥不利,不少士兵因他丧命,同时他也做过正确的选择。

1985年,国际法庭上日军对南京大屠杀的事情矢口否认,阔别部队多年的孙元良作为见证人站在台上发出抗议,证实日军种种滔天恶行。

儿子名声大过爹

好色享乐的孙元良一生娶过两个老婆,养育了11个孩子,其中最出名的要属第五个儿子孙祥钟,艺名秦汉,著名琼瑶剧里的熟面孔,在国内获得多项影视大奖,也曾与林青霞想恋过。

平淡晚年

一直到抗战胜利,孙元良跟随国民军残余部队移居台湾,身负骂名的他最终选择退役从商。

20实际70年代初,孙元良在日本旅居多年,做了生意赚到钱后便携家人定居台湾。

结语

晚年的孙元良生活安逸,很少提及抗战的事情,生平注重养生得以活到103岁,

最终在2007年病逝,他的离世,带走了黄埔军校最后一位学员,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黄埔军校   雨花台   国民军   作战   南京   日军   兵团   蒋介石   晚年   将军   部队   老婆   孩子   明星   孙元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