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86个小时!Z180次列车“英雄班组”返回乌鲁木齐 每人获10000元奖励

“欢迎回家!”

8月7日

乌鲁木齐站16号站台充满鲜花与掌声

Z180次列车

42名班组人员乘坐

返回乌鲁木齐

17时许

列车缓缓驶入乌鲁木齐站

手捧鲜花,整齐列队

迎接“英雄班组”的人群

早已等候在16号站台

“欢迎你们回家!辛苦了!”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

授予Z180次列车乘务组

“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并为Z180次列车工作人员

给予每人10000元的奖励

这是一个英雄的集体

他们的故事要从7月28日讲起

视频加载中...

7月28日19时许

乌鲁木齐开往北京的Z180次列车

缓缓驶出

当时车厢里气氛不错,

下大家说说笑笑

一起分享零食

车上的平静一直延续到30日清晨

当列车到达张家口站

大雨

洪水侵袭安家庄站附近村庄的画面。库德来提·吾斯曼提供

按计划

列车本应在3个多小时后

的9时55分抵达北京西站

但列车在张家口一停就是两个小时

之后列车限速前行

10时左右到达宣化站

再次出发后速度依然缓慢

12时50分

列车因前方水害停靠位于北京市

门头沟区的安家庄站附近铁路上避险

列车员告诉乘客要停下等待的时候

乘客们都还没太当回事

想着等一会就能继续走了

但看着窗外河水一路暴涨

山上的泥浆翻滚而下

部分乘客开始有点担心了

一位旅客回忆

她的铺位正对着山

她眼看着山上往下流的水

从一指宽细流变成一米宽再到两米宽。

“大雨像瀑布一样!

只要是没房子的地方,条条都是河。”

而此时列车上的补给并不多了

厨师长和炊事员把所有的餐料都拿了出来

下挂面、煮鸡蛋优先分发给老人和孩子

再将火腿肠和方便面清点出来分给部分旅客

洪水越来越大

据气象部门统计,7月29日20时至31日12时,北京地区全市平均降雨量为170.9毫米,城区平均186.3毫米,房山平均346.6毫米,门头沟平均320.8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门头沟高山玫瑰园,为580.9毫米。可资对比的是:乌鲁木齐市年均降水量约236毫米。

雨越来越大,车厢里的旅客毫无睡意,大家聚在一起聊天,互相安慰。

列车从上午停到晚上,又到深夜,再到天亮。这一夜列车上没水没电……

旅客们靠着中午分发的餐食将就着撑到了深夜,他们有些在黑暗中入睡,但更多的人无心睡眠,蜷在自己的铺位或者座位上,看着窗外,希望天亮的时候雨能小一点,再小一点。

Z180次列车全程3353公里,遇险停车时距离终点站北京西站仅剩不到50公里。

有着10年工作经验的列车长金琳第一时间带着列车员赶往各个车厢安抚旅客的情绪。

金琳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西车务段调度中心、安家庄站联系补充餐料,请安家庄站协助购买方便面、八宝粥、火腿肠、面包等物资。

7月30日14时,安家庄站站长告知车队,第一批物资已运输到村口。由于交通受阻,需工作人员前来协助搬运,金琳带着4名工作人员冲进雨里。但这次物资供给只满足了车上一半人所需,没办法,她再次拨通了安家庄站孙站长的电话:“我们真的特别需要物资,能不能再运点?”

22时左右,第二批物资运到,因为洪水侵袭,物资只能放在两公里外。得知这一消息,前一秒还说着“从没见过这么大雨”“我们都不会游泳”的列车工作人员,积极响应,主动要求去搬运物资。车上的乘务员,最小的只有19岁,大一点的,也就29岁。

大雨滂沱,水已经涨起来了。考虑打伞不便,8名工作人员披着黑色大垃圾袋,蹚着没过膝盖的水,走了两公里,来回七八趟,终于将物资搬运到车上。

7月31日10时许,列车开始动了,但却是后退。

此时的驾驶室里,列车司机李铁民和赵冬磊一刻都不敢松懈。

他们突然看到对面山上有洪水倾泻而下,在几秒钟内立即做出列车退行的决定。

李铁民回忆:“洪水一下就把远处的铁栅栏全冲开了,看着水带着泥巴就开始往列车方向流。当时很紧急了,有一车旅客,我们不可能让水淹到列车上。因为车辆乘务员在列车尾部,我们联系车辆乘务员帮忙看着,用电台联系,相互配合往后倒退了几百米,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7月31日上午,安家庄站附近的电网被冲毁,手机网络信号中断,Z180次列车彻底成了一座“孤岛”。

因为有媒体报道了Z180次列车“失联”,这让“Z180”的编号传遍全国,成为此次北京暴雨救援中最知名的符号之一。但乘客们并不知道自己已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

14时,车队接到通知,将乘客转移到附近的安家庄村,但顺铁路步行过去,需要约40分钟。

此时也有一些乘客开始担心:“有别的车来接我们吗?安全吗?”

转移旅客前往安家庄村安置点

一名旅客清楚地记得,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听到列车员的大声安抚:“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保证大家的安全,撑过这段时间,救援部队就会来救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一起走出去!

人群逐渐安静下来,“当时心里就不慌张了,觉得有他们在,我们放心。”这名旅客说。

雨下得很大,下车前列车员把列车上的黑色垃圾袋优先分给老人和小孩,供他们挡雨。大的垃圾袋给小孩套在身上,小的垃圾袋给老人套在头上。垃圾袋数量有限,大部分列车员自己淋雨,把垃圾袋全部分给乘客。

有一位行动不便的七旬老奶奶和一位五六岁的小孩子,男列车员轮流背她们步行到安家庄村。其中一位男列车员蔺晟超,24岁身材高大魁梧,到达安家庄村后,因体力不支累得虚脱,半天都没有缓过来。

列车员冒雨背孩子前往安置点

40分钟的路程对900多名旅客和列车工作人员来说十分漫长,沿着高低不平的铁轨,冒着瓢泼大雨,这条长长的队伍没有被冲散,井然有序地向前移动。

转移到安家庄村后,列车员们将老人和小孩还有妇女优先安排在了村中的民宿、大礼堂等地方,其余人员安排在了学校、社区和村民家中。

工作人员在村里分发物资。图由刘振华提供

这期间列车员们没有换过衣服,衣服干了湿湿了干,成功脱离危险后他们才发现,自己的衣服都臭了。

“我们不能脱制服,当时旅客只有通过衣服能找到我们,我们要第一时间帮他们解决问题,给他们安全感。”金琳说。

7月31日晚,刚刚到达安置点安家庄村。

为了确保转移旅客的安全,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张威和辅警刘振华不断在旅客队伍里穿梭,一边指引着大家前进,一边维持着秩序。

大体安顿好之后,一位大姐找到张威,边哭边说,下午她去排队领鸡蛋,让12岁的女儿在原地等她,但她回来时,孩子就不见人影了。得知情况后,张威和刘振华挨家挨户寻找,2个小时以后,终于在一个老乡家找到了。原来,老乡看女孩跟家人走散了,一个人在淋雨太可怜,就把女孩叫家里避雨。

8月1日清晨,由于实在太冷,很多老人和小孩出现了感冒的症状,张威和乘务员们,冒着暴雨返回列车取毛毯。

“当时有很多路段都有积水,我们也没有多想,就想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到了以后我们人均背了15个左右,一共200多个毯子,全部给了旅客,后来去探路的时候发现,当时走的积水路段有的地方已经齐腰,现在想起来确实有些后怕。”张威说。

这时候不少旅客申请成为志愿者,每个人都在忙,都在互相帮助。

没人退缩,无论多累,大家都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当我们转移到村里后,发现这里依然没有信号。”金琳说,旅客里有老人也有孩子,长时间的失联,不敢想象他们的家人有多担心。

而村子里一下子多了近千人,吃饭再次成了最大的问题,村民家中的食物有限,都拿出来给大家,可依然紧张。

大家在村民家借来可以做饭的炊具,做饭、分发物资,忙碌中,大家仿佛是共渡难关的战友。

8月1日,来自空投的食品和山外的援助也不断抵达安家庄村。

8月2日早晨,有一部分身体强健的旅客跟随救援部队沿公路转移,最后还剩下一百多名旅客由车队工作人员负责转运。

当天中午,救援力量到达,行动不便的旅客由武警担架抬出去,大多是老人和小孩。

列车员们和剩下的旅客在武警的带领下沿铁轨前往救援站点,暮色降临时,天空终于放晴,繁星在头顶闪烁。这一瞬间,连星光似乎也变得温暖起来。

8月3日凌晨,徒步走了5个多小时的旅客们终于见到了救援列车,大家一起欢呼鼓掌。

2时10分左右,所有旅客安全转运至北京市区,旅客们挥手跟列车员告别,金琳站在站台上,看着逐渐消失的人影松了一口气。

这时,从7月30日上午12时许列车被困,到8月3日凌晨2时许大家获救,已经过去了86个小时。

旅客安全到站。图来自人民铁道微信公众号

因为铁道线路损坏,Z180次列车目前处于停运状态,金琳和同事们休息了几天,于8月6日乘坐Z69次列车返回乌鲁木齐。

8月7日16时许,Z69次列车已经驶入新疆,窗外没有暴雨,只有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家,已经越来越近了。

这趟漫长曲折的旅程终于告一段落,但无论是Z180次列车乘务组,还是九百余名旅客,团结一致并肩作战的那几天,成为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之一。

......................... END ............................

来源:玉和有话说(和田地委网信办)/ “新疆我的家”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乌鲁木齐   次列车   列车员   班组   垃圾袋   惊心动魄   旅客   乘客   列车   车上   工作人员   物资   小时   英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