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生育率冲击来袭,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携程董事长梁建章再次发文,呼吁大家关注低生育率问题。

梁老板认为,“孩子荒”是中国经济的“长期隐患”,会打击企业家的投资信心。

不少行业已经遭受低生育率的冲击,以房地产最为突出。

比如某中型房地产公司位于人口大省,最近几年出现了新生人口减半的状况,这对于本就身处寒冬中的房地产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以后盖的楼没人买了,这可怎么办?

同样的道理,生育率降低对汽车、装修、家电、乃至教育行业的支出都会产生影响,这些行业迟早会面临天花板。

如果房地产不发展了,政府对基建投资的需求也会降低,未来中国的城市化步伐可能会放缓,还可能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最后也是梁老板最心心念念的,生育率低会导致创新能力下降。因为一旦中国年轻人的数量锐减,会造成创新所需的人口严重不足,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人口关乎百年大计。如今举国上下,对持续的低生育率有着普遍的焦虑。那我们是否该谴责年轻人不讲武德,“恶意”不生娃呢?

其实大可不必。

回顾历史,所有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生育率下降。

经济上升期,主要靠工业化与房地产实现高速增长,背后的推动力来自技术进步与人口红利。

而一旦告别了高增长时代,经济进入新常态,出生率就会普遍下降。

为什么会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医疗水平和生产力有关。

传统社会婴幼儿死亡率高,迫使人们通过多生娃来对冲夭折的风险。而且在农村地区,子女就是种田的壮丁,养儿育女就是家庭生产力的延续。

在农村,如果你孑然一身,或者没有子女,往往会被人瞧不起,因为这意味着你老了没人庇护,没有经济地位,更谈不上社会地位。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妇女作为养娃的主力军,以前都是没工作的,她们可以全职带娃,男人出去赚钱养家。

但在现代社会,夫妻双方都有收入来源,但是对妇女来说,生孩子将会打乱她们的工作节奏,影响她们的升迁甚至就业,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

以日本为例,日本有一半的女员工会因为怀孕主动辞职或者被辞退。日本职场对怀孕女性有很严重的偏见,我们国内就相对要好一些。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也导致了婚姻观念的改变。

以前男女结婚是为了传宗接代。但是当一个人实现经济独立,摆脱了对家族的依赖,家庭角色也就大不如前,于是就渴望远离羁绊,过更加自由的生活。

我认识一些高收入的朋友,他们有的单身,有的结婚也宁愿做丁克,他们早早就想通了,养了孩子活受罪,如今过得也挺快活。

当然,严重的社会内卷也是大家不肯要孩子的重要原因。从小拼命读书考高分,长大之后每天996,月薪两三万只能住七八十平米的房子,车贷房贷压得喘不过气,过了35岁就可能丢了工作,这样的生活,谁还敢生孩子呢?

心理学有一种现象被称为“适应性偏好”,当你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就不如满足现状。很多人生不起娃,就觉得不生娃也挺好,自由自在,没有负担,看着别人家天天鸡娃鸡出焦虑症,你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

但无论如何,生育率下降是经济增长的普遍现象,要么因为成本太高生不起,要么因为观念原因不想生。说到底,越穷的地方人越不值钱,所以大家拼命生。越富裕的地方人就越值钱,多生一个的成本也就越大

那么,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没有好坏之分。人天生向往自由,无论你是出于个人选择还是社会压力,让生活减少负担,总能给你一定的幸福感。

当然,缺点就是你老了会感到孤独,无依无靠,年轻时的一切逍遥快活,届时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至于有人担心未来劳动力可能不够,我觉得是这样的,首先是劳动力的减少会提高个人的工资,对于打工者,尤其是基层工人是一件好事。

有个开装修公司的朋友上回跟我聊天,说这几年新招的木工和瓦匠越来越少,最年轻的也是70后,几乎找不到一个八零九零后,哪怕给他们开一万元月薪,照样没人干。

如今的欧美国家,类似泥瓦匠、水管工这种行当的工资,已经比白领还要高了,以后我们也是这个趋势,普通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技术工种会成为香饽饽,当然,前提是社会保障和福利必须完善。

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增加,企业家用技术替代人力的步伐也会加快,未来更多工作将被AI取代,中高端岗位的数量有望扩大,人均生产率也将获得飞跃。

发达国家已经走在这条路上,它们的人口都不多,世界人口前十名的国家里头,除美国以外,其余皆为发展中国家。即便是美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人口数也只有中国人口的23.46%,

至于梁建章所说的,生育率下降不利于创新,我觉得这个观点不能成立。

如果按照梁老板的逻辑,那么世界人口前十名的国家,早该是发达国家了。

更重要的是,创新和人口规模没有必然联系。

有人可能会反驳,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怎么和人口无关呢?

不错,但最根本的原因不是人多,而是我们过去几十年大量引进了先进技术,加上国内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外国技术经过本土化的改造之后,能够获得广泛的运用。

我们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有大量“低垂的果实”现成给到你,中国人以特有的勤劳和智慧拼命吸收,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仔细一看不难发现,大多数东西都不是咱们的原创。无论空调、智能手机、无人机还是电动车,我们可以在规模上做到世界第一,但也仅仅是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改进,最多是做到成本领先。

当然,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但我们离真正的颠覆式创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颠覆式创新并不依靠所谓的“大干快上”,人海战术也催生不出伟大的发明。相比于“大力出奇迹”,颠覆式创新更需要宽松而多样化的环境。

就拿当前最火的公司OpenAI来说,公司的四位创始人,两个没有大学学位,两个是外国移民。当初创建这家公司的时候,硅谷巨头们都不看好他们,没有人觉得这个项目靠谱,结果正是这群年轻人,搞出了震惊世界的ChatGPT。

还有个例子是以色列。这个国家的人口只有955.1万人,却是全世界科研人员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在信息、计算机、半导体、高端装备、军工、生物医药等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并诞生了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以色列拥有超过6000家创业公司和超过300家风险投资机构,每年有1000家新公司诞生,年投资金额超过60亿美元。

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机和反导系统、最强的纤维、最轻的金属,包括第一台现代计算机WEIZAC,我们熟悉的语音信箱、防火墙、USB闪存等等,都是以色列人的发明。

小国以色列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创新成果?根本原因在于,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建国时就吸收了世界各地拥有技术背景的犹太人,另外,以色列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创业环境,鼓励企业家一展身手。

伟大的创新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源于冒险、企业家精神与多元的交流。以色列之所以成为世界级创新强国,不是因为人口众多,而是其独特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再加上公平的市场竞争,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创新更不是卷出来的,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我们今天之所以还在拼996,是因为陷入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中国人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最长,工资却不到美国人的20%。

过去数十年我们处于高速追赶期,造就了无数勤劳致富的神话。我们有人口红利、规模红利、全球化红利,有付出就能有回报。

但现在整体经济减速了,“低垂的果实”也摘得差不多了。依靠996和大干快上不仅难有成效,甚至会适得其反。

人海战术的边际收益会越来越低,周边国家比我们拥有更廉价的劳动力。即便继续仰赖成本优势,也得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与更高效的生产率基础上。

所谓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摆脱对人口规模和内卷的过度依赖,处处皆红海的竞争环境。

新生儿数量减少,意味着未来的升学压力也会降低,孩子们不必再做考试分数的奴隶,将有更多的时间有精力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

难道这些无助于创新吗?非得让每个人往死里卷社会才有希望吗?

最后想对我们普通人说几句。

经济起伏是一种自然现象,就像多变的天气一样,没有任何经济体能够保持永远的高速增长,无论经济、收入还是人口,都是如此。

经济增长的时候,每个人都会陷入亢奋的状态,以至于有各种“想当然”,房价会一直涨、工资会一直涨,资产会一直涨。

然而这是一种幻觉,高速增长本质上是一个奇迹,它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人类社会过去一百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大于过去两千年的总和,本质上也是一个奇迹,是各种偶然因素的叠加。

如果你正好赶上了这辆高铁列车,那么恭喜你。但是你得认识到列车总会有开得慢的时候,收入下跌,资产贬值,甚至丢掉工作,这都是迟早付出的代价。

正如战略学家大前研一所说的:中产阶级得摒弃各种理所当然。

经济下行一定很糟糕吗?取决于你怎么看。

速度放缓,也可视为一种休养生息,正好借此机会看清自己,调整未来的预期,人也说不定可以变得豁达一些。

如今年轻人提倡的“反向消费”,其实就是休养生息的体现,东西能用就好,手机和汽车没必要三天两头地换。幸福不靠买买买,而来自于你是否懂得取舍。

倘若一个人经历了万米长跑,现在体力不支,马上想通过兴奋剂继续往下跑,你觉着这个人有没有病?

是的,拼命消费,拼命赚钱,担心钱永远花不掉,就像担心钱永远赚不够一样,是一种病。

经济是为人服务的,人不是为经济服务的。

人就是人,而不是任何宏大叙事的助燃剂。

终有一天,我们都会明白这个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生育率   以色列   都会   日本   红利   劳动力   人口   工资   成本   原因   未来   国家   经济   工作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