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中俄,把美当成第三邻国,蒙古要开放天空,美飞机可直达蒙古

那个被我国和俄罗斯夹在中间的,贫穷小蒙古的总理,直接带人,去美国访问,还和美国佬,签了一堆合作协议,简直是翻天覆地啊!

一向只能缩在大邻居怀里受气的蒙古,这次总算找到个美国爹,一下子翻身做主。

具体来看,蒙古国总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个叫奥云额尔登的蒙古总理,带着一帮人,直奔美国白宫,还亲自向美国佬提出了“第三邻国”计划。

意思是,以后把美国,也当自家邻居,和中俄一个待遇。

美国佬彻底被蒙古的大手笔打动了,开心得立刻接待了额尔登,双方还签订了一系列合作项目。

蒙古国对美接触的诱因

第一个合作项目,直接就让美国飞机,可以直飞蒙古,还给开放了领空通行权,这个还用说,多方便呀!美国佬去蒙古明显近了,可以经常去串门子了。

第二个合作项目,简直更劲爆,直接卖了几万吨稀土给美国佬!

你看,开放领空,卖资源,这俨然就是铁杆盟友了?简直就是在中、俄面前秀恩爱!

别说,一个蒙古刚翻身,就敢和我们最大对头,美国搞好关系?这不是当头一棒么!

俄二话不说,立刻就对蒙古进行了严厉惩罚,直接禁止领空通行,再停止投资援助,把蒙古置于水深火热之中。

没想到,才翻身一天的蒙古,立马就被打回原形,国内急得直求美国爹救命!

美国顶多就给了点,过过日子的钱,才够蒙古苟延残喘那么一小段时间,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抛弃了!

这下总理也清醒了,知道有美国爹也不行,立马飞去俄罗斯。

真是过猛了这阵风,弱小的蒙古,还没尝到翻身的滋味,就被俄打得落花流水。

这次外交活动,已经在区域内,造成了一定影响,引发了新的外交风波。

中俄两大邻国,对蒙古与自己的大敌美国,突然关系亲近,立刻就产生了应有的警觉。

给两个大邻国制造些外交麻烦,甚至影响本地区力量平衡,恐怕正是美国高层隐藏的真正目的。

而蒙古也希望增加自己的谈判资本,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话语权。

话说回来,蒙古国总理,为啥突然闹这出,私奔美国的大戏呢?这其中又有哪些隐情,我们得瞅瞅。

首先,老祖宗留下的山头,让蒙古处在两个大邻居之间很尴尬。

你说,一个国家只有两个邻居,还都军事力量强劲经济体量大,这日子能好过吗?

在中俄两个大哥面前,蒙古只能老老实实、唯唯诺诺,一些民族自豪感,和对外独立的心理,也无处释放。

其次,蒙古老百姓都穷得叮当响,国家这么大,地广人稀的,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

这也怪不得人家,一方面自然条件太恶劣,干旱少雨,不利于发展工商业农业或旅游业。

另一方面,资源太好,所以一直依赖本国的资源,这么多年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不起来,蒙古的国力积累,都慢如蜗牛,总理也郁闷啊。

最后,蒙古渴望改变现状,但拿中俄没办法,只能向第三方寻求帮助。

美国这个世界老大,能力强资金足,自然成了对象。

双方合作达成开放天空和稀土协议

在这次会晤中,美蒙双方,果然是达成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

第一个协议是开放领空。

蒙古同意美国民航客机,不再需要在第三国中转,这无疑提高了美国访问蒙古的便利性。

并且,两国高层表示,2024年,还会建立直飞的航班。

直航带来的交通便利影响重大,最显然的,蒙古的旅游业,将会大大受益,带动经济增长。

第二个协议是稀土贸易,美国与蒙古签署了大量稀土的购买协议。

这有助于缓解,美国长期以来的稀土短缺问题,而稀土出口,也可以为资源依赖的蒙古,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其实,这些协议能否真正落实,并产生实质效果,其实,还存在不小的疑问

首先是开放领空,美国飞机前往蒙古,仍需要飞越中俄领空,而两国对领空管控,非常严格,如果美机不能得到我国和俄罗斯的许可通行权,这个协议就很难实现。

其次是稀土贸易,虽说签约量大,但运输这种超重物资,需要可用的港口和航线。

考虑到蒙古内陆处境,运输上肯定会成问题,海运必须要依托于中俄。

再者,提炼稀土的技术,也只有像中俄这样的大国才有,即使美取得稀土,美国的加工和应用能力,其实也非常有限,所以,真正落地并不容易。

所以,奥云额尔登和美国的这些战略,都有些理想化了,真正落实下来,是需要时间的。

这些经济合作,最终能否形成实实在在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美国接受蒙古的算盘

美国为啥也乐意接待蒙古总理,和对方搞好关系呢?其实,美国人也是另有所图。

在拉拢新盟友这个事上,美国一向积极主动,多一个朋友,总比少一个好。

近年来,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美国亟需在亚太地区,多谋点战略利益,遏制我国的影响力扩大。

作为处在中俄之间的蒙古,正好可以成为美国插手这个地区的棋子,他的地位位置对于美国来说,太合美国人的心意了。

再者,美国获取稀土资源的途径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导致美国陷入短缺,如今矿产资源丰富的蒙古,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所以说,美国也是觊觎蒙古的资源,和地缘位置很久了,这次总理访美,正中下怀。

事件继续发酵,强硬回击

就在外界讨论纷纷的时候,这场外交风波还在继续发酵。

俄罗斯这边,不仅正式禁止美国飞机,进入俄罗斯领空,还对蒙古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

所有投资援助计划,全面叫停,两国贸易往来,也受到重创。

与此同时,我国也采取了类似措施,切断了多条贸易通道,两大市场的突然关闭,让本就捉襟见肘的蒙古经济,雪上加霜。

正式向两国道歉认错,也无济于事。

眼见国内早已一团糟的局势,雪上加霜,急得直冒冷汗的蒙古总理,只能再次飞往俄罗斯,希望能扭转局面。

然而这一次,面色不善的普京,直接冷落了客人。

让人着急的是,见蒙古代表团也没见着我国领导的面。

无计可施的蒙古总理,只能空手而归,于是,局势继续恶化,蒙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混乱之中。

这场闹剧,让所有人看清大国博弈的残酷,小国很难驾驭复杂局面。

蒙古又处在中俄之间,万一真与美国建立稳固同盟,势必会带来极大的危险。

再者,一旦协议达成,美国势必会通过蒙古,向我国境内,渗透影响力,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战略安全。

蒙古国内已产生巨大分歧

这起外交风波,不仅影响了蒙古,与周边大国的关系,也导致国内出现了激烈的争论,与分歧。

由于这起外交事件,直接影响到蒙古各方面战略,国内对此,也是意见分歧激烈。

亲美派与反美派大打出手。

部分蒙古精英和民众,支持总理的美国靠拢策略,认为这是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唯一出路。

他们不满目前过度依赖中俄的现状,渴望更多选择。

但另一些人,则强烈反对过分亲近美国。

他们认为,必须优先维护与邻国的关系,否则,蒙古的经济将难以为继,也有人担心,国家会沦为美国的“代理人”。

这两派人马,你来我往、互相攻讦,国内舆论场,充满火药味和仇恨言辞,甚至,出现了几起街头冲突。

严重的两极化现象,也让蒙古更加难以应对外交危机。

“亲美派”群体群情激奋,他们认为,这是摆脱中俄控制、真正实现独立的大好时机,要抓住美国这根救命稻草翻身,无视反对,继续推进才是上策。

而“反美派”则力主退回老路,他们说与中俄翻脸,会让蒙古经济崩溃,必须低头认错、修复关系,美国人靠不住,亲近他们会被反咬一口。

为此,已经出现了多起激烈肢体冲突,互相指责对方,会害死蒙古。

亲美派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号召民众游行示威,场面已然一触即发,能否抑制民众情绪,防止事态升级,已成为蒙古当前的严峻课题,内部不团结,也会使外交处境,雪上加霜。

被打回原形的蒙古,国际地位何去何从?

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是,蒙古不仅没能通过亲近美国,获得外交突破,反而伤害了与老邻居的关系,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望,也毁于一旦。

而美国,只是口头支持,没有给予任何实际援助,再度证明,其“朋友”虚伪本质。

这严重打击了蒙古精英,对美国和西方价值观的认同感,也让老百姓对政府信心暴跌。

一时间,闹独立和亲美的呼声大减,改革派也失去了话语权。

外交失败,让蒙古在地区事务中,话语权下降,也被其他小国,当成了不近大国的反面教材。

要恢复国际影响,至少需十年功夫,前景堪忧,希望蒙古能汲取教训,今后在国际事务中,行事更加审慎,才能左右逢源,稳固自身发展。

考虑到困难局面,蒙古想要发展且保持独立,就必须在大国博弈中,与所有大国,保持友好往来,不过分偏向任何一方。

只有做到兼顾各方,稳扎稳打,蒙古才能在大国博弈中,安然度日。

结语

蒙古国总理的访美活动,及双边达成的协议,从根本上看,是出于各自的政治和经济考量。

但受限于国力及地理位置,过分亲近美国,也会适得其反,引火烧身。

而且,合作的实际效果,还存在不确定性,也可能引发地区关系的连锁反应。

无论美蒙双方有何目的,地区的长治久安,还是首要之务,外交活动,终究需要回归客观实际,而非过度理想化。

各国还需互相理解信任,不能被某种势力,利用或蒙蔽了判断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推进地区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不知道这场风波,还会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蒙古   邻国   领空   美国佬   俄罗斯   稀土   美国   大国   亲近   外交   总理   飞机   协议   关系   我国   天空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