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委原书记,46岁英年早逝,儿子官至国级

回想起那位亲密的朋友,他是三个孩子的爸爸,在面临全国人民对他的指责和批评时,他仍然选择了冒着政治风险,向毛主席请求帮助黄敬的情感,这样具有深情和义气的男子汉确实不多见。他就是当时担任天津市委书记和市长的黄敬。

他向毛主席请求帮助的对象是当时的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然而,刘青山触犯了国家法律,涉及贪污腐败和吸食毒品的罪名,他的行为必须得到惩罚,毛主席无法顾及黄敬的情感,因此最终决定对刘青山处罚。

除了担任天津市委书记和市长,黄敬还是江青的前夫。在1931年,他进入国立青岛大学学习物理。在这里,他认识了当时叫做李云鹤的江青。江青是山东人,她以地主的热情款待黄敬,加上她活泼外向的性格,黄敬逐渐对她产生了情感。黄敬明白江青想成为一名演员,他非常支持她的梦想,这可能也是江青后来决定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动力之一。黄敬年轻的时候也对戏剧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经参加过上海的“南国社”,并与洪深、田汉、田洪等人有过接触。

因此,戏剧成为了黄敬和江青共同的话题,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媒人。在黄敬加入共产党后,他一直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学生活动,并引导江青也加入了党,这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关系,最终他们成为了夫妻。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陷入日本侵略者的统治,然而国民党政府却选择了不抵抗的政策,这使青岛大学的学生群体愤怒。他们不顾青岛当局的禁令,主动南下南京请愿,黄敬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

1932年,他创办了海鸥剧社,成员有王林、崔嵬、王东升、张福华、江青等人,并让该剧社成为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的青岛分支。海鸥剧社在青岛大学的小礼堂上演出了两部戏剧,分别为充满爱国主义和反抗精神的《月亮上升》和《工厂夜景》。这两部剧目引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并最终导致了青岛大学的第三次全校性爱国罢课运动。《文艺新闻》甚至将该剧社誉为是“预报暴风雨的海鸥”。

1933年,黄敬的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当局察觉,他被投入监狱。为了保护江青,他否认了她的党员身份,使她得以躲过一劫。这就足以看出黄敬的义气和情感,他不愿意拖累江青,但这也意味着他们从此被牢门永久地隔离开来。在监狱中,黄敬经受了各种酷刑,而江青则被迫在上海、北京等地奔波,他们失去了联系。

之后,他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黄敬出狱后,他不甘自己的学业就此打住,他重新振作精神并考入了北京大学,而江青在上海实现了她成为演员的梦想,参演了大导演的电影。革命事业 1935年,黄敬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此后的革命经历更是传奇,与黄火青、黄克诚三人并称为“三黄”。在考入北大之后,黄敬接到了上级领导的指示,继续进行地下革命工作,于是他召集了更多优秀的志愿青年加入到革命的浪潮中来。因为在地下革命活动中的出色表现,黄敬在1937年被任命为北平市委书记,主要负责华北地区抗战后方的统筹工作。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还接过晋察冀根据地的部长和政委等要职。

在他的领导下,解放区的经济迎来了显著的增长。这也奠定了他日后受到毛主席之认可的基石,让他有机会担任天津市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黄敬被正式选拔进入中央工作,担任了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以及中央委员等职务。他对自身的标准极其严格,经常熬夜工作,这使得他在1958年前往广州出差期间,突然离世,享年46岁。黄敬出生于浙江绍兴的显赫家族,祖父俞明震是清朝重臣和著名教育家。他从小就承载着家人对他的期望,希望他能取得非凡成就。然而,时代的变迁推动了黄敬最终选择投身革命事业。他拥有一颗忧国忧民的良心,对那些深受战争摧残的普通人民深感痛心,这也是他在有部下出现困难时,选择亲自向毛主席提出请求的原因。

当然,黄敬能够投身革命事业,他的姐姐俞姗的引导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俞姗出生于名门世家,并在日本长大,因此很早就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她热爱艺术演出,在天津读书期间,就开始了对话剧演出的研习。后来,她考入了南京中央大学的艺术系,并参与了大量的话剧筹备和演出工作。在她在上海的时期,她结识了著名剧作家田汉,并在他的剧中担任女主角。俞姗加入南国社结识了许多共产主义者,常出席他们的会议。她的影响渐渐使黄敬也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并与俞姗分享所学的知识。黄敬受此深刻影响,种下了革命的种子。当他被国民党逮捕并入狱时,黄敬的决心坚如磐石。他坚韧地承受着肉体的痛苦,选择与党、国家、和人民共存亡。

面对敌人的逼问,他咬紧牙关,拒绝泄露任何关于我党的信息,甚至因此险些丧命。然而,国民党并未对他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因为他参与过的地下活动众多,知名度颇高。他们担心如果伤及黄敬,可能会引发民众的愤慨,激起的民怨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结果。我党得知革命者黄敬落入敌手的消息时,迅速地展开了营救计划。

经过几个月的周密策划和稳妥的部署,黄敬最终在我党的努力下被成功解救。走出牢狱的黄敬已是伤痕累累,身体状况极其糟糕,甚至需要立即入院接受治疗。医生们对他的伤势深感震惊,他们预测,即使他的身体能够慢慢恢复,他的生活也将长期受到严重的后遗症的困扰。当人们得知黄敬的出身情况后,都感到非常惋惜。他原本可以继承家业,过上平稳的生活,不必卷入这场革命斗争,也就不会如此早地离世。然而,黄敬有着他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目标。他无法忍受看到人民承受苦难,他更无法忍受看到国家遭受敌人的侵略。他选择积极宣传抗日,壮大革命力量,他的选择让人深感敬仰和感动。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有无数的年轻人像黄敬一样,选择了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去挽救国家的命运,为新中国的美好未来付出了他们的一切,为广大的劳动人民争取到了光明的未来。虽然黄敬早年离世,但他的儿子俞正声却非常出色。他曾担任过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和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位列国家级领导。在他之前,全国政协主席的位子只有八位杰出的人物坐过,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李瑞环和贾庆林。俞正声是黄敬和第二任妻子范瑾的儿子,他是一位真正的专家级的干部。他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大学,主修弹道式导弹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做了长达十六年的技术工作,并曾任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青岛市委书记、市长、上海市委书记等职。

尽管他的父亲黄敬英年早逝,但俞正声始终怀念父亲,牢记其遗教,决心做一个与民众同行,不追求特权,能够持正的人。

他对父母的深深怀念与尊重体现在他将父母的骨灰合葬在一个普通的公墓中,墓碑上并没有展示他们的官职和生平信息,只是简单的记录他们的名字。黄敬的第二任妻子范瑾在2014年初去世,生前她曾担任北京市政协主席、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虽然俞正声出生于一个高官家庭,但他却一直接受的是平民教育,没有进入高干子弟的学校,而是去了胡同里的普通小学。

俞正声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他从不乘坐特殊牌照的车辆,没有人为他开道,他愿意做一个真正的公仆。他善于与人交流,会主动与路上的游客和环卫工人交谈。他还热爱阅读,经常去书店或书摊逛逛,或者上网浏览新闻。在日常生活中,他也会去菜市场买菜,亲自下厨烹饪。在工作中,俞正声总是强调实事求是。他喜欢不拘于固定的稿件,善于深入调查,关注基层民众和具体工作,不喜欢听空洞的报告,而是喜欢直接提出问题,让实际工作的人给出答案。对于信访部门收到的信件,他也非常重视,要求部门秘书将反映尖锐问题的群众信件交给他看。这种务实的工作风格,无疑是黄敬的继任者,使黄敬的革命精神在他身上得以延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中央政治局常委   青岛大学   我党   可能会   英年早逝   青岛   天津   海鸥   国民党   上海   民众   市长   戏剧   书记   儿子   事业   天津市委   情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