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主动变轨,两次危及空间站,数量将达4万颗,中国如何反制?

在2021年,我们中国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一份外交照会,照会中提到了,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里,星链卫星两次危险接近我国的空间站导致我国空间站引发两次紧急避让机动,对于如此恶劣的事件,到底出于什么目的,我们又该如何反制呢?

星链危及中国空间站事件始末

我国早在2021年的时候,我国连续向太空发射了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天舟一号、二号航天飞船,神州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并在太空中完成了合体,并稳定在轨道倾角41.5°,距地面390千米高度的近圆轨道。

就在我们的发射期间,美国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分别于2021先后两次无限接近我们的空间站运行轨道,我们出于对空间站的保护,我们的空间站做出了对星链卫星的预防性碰撞规避控制

第一次紧急避碰事件,发生在2021年7月1日,这次的主角是编号为星链-1095的卫星,该卫星自2020年发射到预定轨道后,一直平稳运行在平均高度555千米的轨道上,在5月16日至6月24日运行期间,持续降轨到382千米并保持高速运行,到了7月1日,该星链已经无限接近咱们的空间站,出于对宇航员的保护,中国主动进行了紧急避碰,规避了风险。

第二次紧急避碰事件,发生在同年的10月21日,这次换成了星链-2305卫星与中国空间站发生了近距离的接近事件,我们鉴于该卫星处于连续轨道机动状态,机动策略并不清楚且无法预测其运行轨道与我国空间站的轨道的误差,同时也为了保护在太空里的宇航员,中国再次采取了紧急避碰,规避了碰撞风险。

星链是什么?

星链是SpaceX在2015年提出的太空高速网络计划,星链计划最早提出的目的就是组成一个超大规模的卫星网络,为偏远地区和航行中的船舶提供网络服务。

星链最开始的宣传是,用户购买一个SpaceX公司生产的信号接收器,就能够使用100兆到200兆的卫星网络。这个计划的出发点还是很好的,要知道世界上除了我们国家别的国家的基建还是很落后的。

比如英国,大家印象里他是一个发达国家,但是他的通信网络确实是很落后的,之前有个梗,说英国人都喜欢读书,就连在地铁上的时间都不放过,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当时的英国,还没有4g网络,所以在地铁里根本没有信号,从这里可以看出网络的普及比大家想象中的要差得多。

当然要实现星链覆盖全球的计划,还需要覆盖更多的星链卫星才能实现,其实最早的星链,大部分都在距离地面1150公里的轨道上,后来马斯克的Space X以减少太空垃圾为由,把星链的轨道降到了距离地面550公里,再后来又降到了距离地面350公里轨道上。

大家都知道,卫星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越高,覆盖的范围就越广,所以降低轨道就需要更多的卫星才能完成覆盖整个地球,所以星链计划由最初的一万颗增加到了四万颗,这在大家看来是不可能的。

对于星链的频繁变轨,中国该如何反制?

如果说出现一次意外情况还可以解释为偶然,那么第二次其背后的阴谋就不言而喻了,SpaceX在星链计划开始的时候,一直在宣扬其自身的独立性以及中立性,并对外宣称不会破坏太空秩序,但是现在看其种种做法真的让人很难信服。

在早期NASA国际空间站与星链也存在碰撞问题,并就碰撞问题进行了协商,最终SpaceX决定让星链主动规避国际空间站,并且此后相关的碰撞问题双方都会协商让星链提前变轨,但是很显然中国的空间站没能得到相同的待遇

除此之外,星链在美国军事上的使用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早在2019年美国军方就表示了对星链计划的支持,并使用军用飞机进行通过星链进行了加密互联网通信测试, 2020年星链又与美国陆军签署了协议,星链将被用于跨军事网络的数据传输,同时美国军方还为SpaceX提供了一份1.5亿美元报价的合同,用于开发军用卫星。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星链计划背后的军事色彩都是让人无法忽视的,一旦星链大规模应用到军事上,将会对我们的航天器造成严重的威胁,那么我们有没有反对的手段呢?答案肯定是有。

第一抢占轨道资源,掌握话语权,太空中的轨道资源是有限且宝贵的,美国推出了星链计划无非就是跑马圈地,我们自然也要有相对应的项目来进行反制,2020年国家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计划,相继提出了红云、红叶天链卫星计划来构建我们的低轨卫星网络,有了类似的低轨卫星,我们就有了反对的权利就相当于也拿到了话语权。

第二个就是提高我们重要航天器的机动性能,比如我们的卫星和空间站都应该搭载感应和推进系统,具有轨道机动能力,能够像天空空间站一样提前感应,并且进行规避,降低被碰撞的风险,然而这两个手段都属于防御性质难免有些被动那么我们有没有更加主动的反制手段呢?当然也有。

美国的一家机构报告了一则太空事件,是关于我国的实践21号卫星,我国的实践21号卫星将地球同步轨道上一颗失效的北斗导航卫星,脱离了原本的轨道,实践21号卫星将这一颗报废的卫星,扔到了比之前轨道高1.5万千米的坟墓轨道中,并且还自己独立返回了原本的轨道。

对于这篇报道是来自美国的报告,咱们并没有大规模的宣传,有可能过于先进不易展示,但是咱们具备清理太空垃圾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一旦有了敌对目标对我们的航天器造成威胁,我们可以使用实践21号这样的卫星将其扔到更远的高空轨道。

当然这些反制手段都是逼不得已的反击手段,我们依然呼吁国际社会应该对星链计划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和限制。

中国会有自己的“星链”计划吗?

在2023年7月13日中国的星链计划超低轨道星座建设正式宣布启动,空间分辨率达到0.5米,空间信息五分钟内可直达用户,计划在今年完成首颗卫星发射,预计到2030年完成三百颗卫星组网运行。

我们这次的超低轨道通遥一体星座建设,是在马斯克星链的下面更低的空间进行组网,在500公里到2000公里的范围内被称为低轨卫星,距离地面三百公里以下这个属于超低轨卫星。

虽然这个距离技术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我们的优势也更大,我们的卫星是集通信和观测一体的不仅具备星链的通信能力,还可以对地表进行观测,拥有合成孔径雷达灯红外高光谱成像设备,由于是在超级轨道运行,所需电磁传输的功率就更低,观测距离也更近,看着就越清晰。

预计在2030年可以达到15分钟完成全球响应能力,届时在全球的任何位置只要是需要卫星通信保障或者说需要卫星进行追踪锁定,我们都可以在15分钟内做到卫星过顶观测和提供通信保障,2030年之后我们将进一步补网可以缩短到十分钟,这个能力是当今除了我国以外任何国家都做不到的。

简单的来说,假如世界上某一个飞机或船舶失踪十分钟内我们就可以在失联附近区域进行搜索并建立通信。在军事领域方面还可以跟踪航母的航行轨迹、飞机的飞行轨迹,还可以通过密集组网达到卫星之间接力跟踪效果。当然超低轨卫星不仅仅只用来监测还可以在战场上保障通信,使战场透明化。

结语

对于星链计划,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御,我们应该主动出击,发展完善我们的超低轨卫星只有我们更强大了,挑衅我们的敌人才会变得惧怕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反制   空间站   中国   航天器   千米   美国   轨道   太空   地面   手段   主动   数量   距离   事件   通信   我国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