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40亿建造!我国“最失败”的水利工程,为什么至今都没被拆除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雪儿

编辑| 小江


三门峡大坝建成于1961年,这座耗资40亿所建造的大坝,更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之一。

但如今,却有人称它是我国“最失败”的水利工程,甚至还有人提议要拆了它。

那么问题来了,三门峡大坝为什么会被称为“最失败”的水利工程?它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图1

当初为何要建三门峡大坝?

在了解三门峡大坝为何至今尚未拆除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我国当初为什么要建造三门峡大坝?

可以说,三门峡大坝也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了,当时国家建设三门峡大坝的初衷便是为了解决我国黄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毕竟,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我国的黄河流域总是频繁的发生洪涝灾害,给当地的居民生命财产都带来了巨大损失,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我们国家在了解和看到此情此景的时候,下定决心,在黄河流域的上游,兴建三门峡大坝。

但大坝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建设整个三门峡大坝期间遇到的困难更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

图2

建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三门峡大坝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筹备以来,历经了十几年才得以建成。

由于当时的地理环境复杂和气候恶劣,加上技术并没有我们现在先进,有许多诸如土质疏松、大坝如何抗洪,如何抗震的各种技术难题都亟待解决。

毕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三门峡大坝,它其实所处地理环境是十分复杂的。

与此同时,我国河南的三门峡地区,气候寒冷,冬天的时间格外长,建设大坝的位置,又时常会受到黄河的洪水冲击。

这些恶劣的施工条件,都给当时的施工队,造成了巨大的难题和挑战。

为此,当时建设大坝的相关人员,在设计和施工的阶段都采用了一系列的创新型措施。

图3

比如,面对当时三门峡地区复杂的地势,在施工之前,大家先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详细的地质勘探和分析。

针对建设的三门峡大坝的地理环境和需要满足抗洪、抗震的各种要求,设计了一系列的结构方案。

与此同时,面对恶劣的施工条件,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等。

最后,终于在政府的支持和工程师的努力下,成功地建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三门峡大坝。

可以说,三门峡大坝的建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它也不可避免的给一些人群带来了困扰。

带来了哪些好处和坏处?

好处便是:首先它不仅积极地发挥着水能发电、灌溉和防洪等功能,还对改善我国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调控和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图4

河南山东两地,因为三门峡大坝的建成,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粮仓”,每年的粮食产量都在稳步提升当中。

同时,三门峡大坝也算是我国在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代表了我国在水利工程领域的技术和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进步。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三门峡大坝的建成,一定程度上也给居住在黄河流域中下游的陕西人民带来了困扰。

原本会因黄河带来的洪涝灾害,似乎转移到了陕西,导致了一些居住在当地的陕西居民流离失所,被迫离开自己原本的家园。

与此同时,大坝的建设和运行对黄河流域的蓄水也造成了一些湿地和生态环境的损失,影响了部分鱼类的迁徙,甚至破坏了一些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

因此大家也曾一度认为,它是一个“最失败”的水利工程,甚至要求将其拆除。

图5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三门峡大坝拆除呢?

为何没有拆除?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何时“拆除”三门峡大坝,三门峡大坝究竟应不应该拆除,已经成为许多人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拆除”仍然存在很多未知数和困难。

毕竟拆除一座大坝,是一项你我都很难想象的极其复杂的工程任务。

如果没有一个精确而有效的拆除计划和工程方案,很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危害。

与此同时,大坝的拆除还可能要涉及到爆破、挖掘、拆除结构等多个步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这些都不是张嘴就能完成的。

当然,三门峡大坝作为我国黄河流域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再没有找到合理的能够替代它的存在的方案,所以是不能随意拆除的。

图6

老话儿常说:“两害相权取其轻”。

三门峡水利工程可以说是利大于弊的,从长远角度看,“拆除”或者“保留”并不是我们应该关注或者争论的。

相反地,“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并减少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探索解决方案。

目前,“拆除”还只是一个理念或者说是一个讨论话题,并没有具体可行性计划出台。

同时,在公众舆论方面也存在着分歧与争议。因此,在未来实践操作层面上还需要进行更深入广泛探讨与协商。

结语

这座我们曾经耗资40亿所建造的,如今在你们眼中可能是我国“最失败”的水利工程———三门峡大坝。

是我国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标志,直到今天,它依旧在发挥和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图7

我们在单一地去看它的不好的一面的同时,希望也能注意和记住它曾经的辉煌。

在日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努力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平衡两者兼具,为推动我国未来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水利工程   黄河流域   洪涝灾害   我国   黄河   地理环境   陕西   河南   大坝   水资源   恶劣   难题   好处   方案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